周佳蓉
【摘要】家长工作是一项重要但很难做好的工作。文章针对现今家校沟通的价值取向在于“孩子问题取向”而非“家长主体成长取向”的问题,展开了实践研究,提出了“家园教研”概念以及实施策略,为提升家长工作质量提出了有益的参考与意见。
【关键词】家园教研;家长主体成长取向;解读《指南》
家长工作是一项重要但很难做好的工作。传统的家长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内容基本围绕着“家长如何解决子女问题”展开,但缺乏“为什么这样解决”的思想引领方式,导致指导与实践“隔着一层皮”,家长依旧无从下“手”。2.活动形式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导致家长成为活动的“旁观者”而非“主体”。
基于上述问题,我园对“家长会”开展了如何从“孩子问题取向”向“家长主体成长取向”转变的研究实践,探寻到一种基于助力家长获得专业理念、专业技能和教育资源的途径——“家园教研”。家园教研是在传统的学校活动基础上脱胎换骨后形成的,它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问题与改进家庭教育为目的,关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让家长从“旁观者”向“主体”转变,实现了从“独白”到“对话”的根本性转变。下面以“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园教研活动为例来一一阐述。
一、教研开场要温情,有主题有氛围创设
我园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份教育指导性文本的东风,开展了一系列“学《指南》、用《指南》”的家园教研活动,采取“温情式开场-案例式解读-任务式跟进”的策略,给家庭教育带去教研服务,从而满足家长渴望新理念指引的诉求。
家园教研活动一般在晚上,家长们经过一天的工作,多少有点倦怠,为了激发家长们的热情,我们必须“煽”点情,只有真正抵及心灵,才会有效。
活动前,设置鲜明的教研主题。从家长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教研主题,主题名称很关键,要从“我们”的角度出发,不仅是尊重家长,更是拉近家长与教育的关系。比如“我们一起来等待孩子”“大班,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主题名称,就能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参与活动的重要性。其次,要创设一种学习、温情的研讨氛围,人在被感动的时候是最脆弱的,甚至会丧失判断力,有此作为情感铺垫,后面的教研活动未开展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教研现场要“开放”,有案例有互动
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孩子的要求以及评价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引领家长学习《指南》是有挑战的。在教研活动中,只有让家长知道已有理念与《指南》精神的吻合点和冲突点,教研才能以一种互动的形式开展。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新闻事件、动画视频、调查数据和案例对比等策略来支持家长的学习。
1.新闻事件
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特殊性,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理清问题的根源。比如在解读《指南》背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如果简单地宣读就很容易忘记,但是联系一个新闻事件,家长不仅能理解,还能深入剖析。
2.调查数据
真实的数据能说服人,分析数据易于寻找到规律。我们借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在20053年就“新入小学儿童问题”在全国各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出当前幼儿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小学化倾向”。“小学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利用新闻视频《小女孩学背乘法口诀》进行直观解读。这一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妈妈要求宝宝背乘法口诀,但是宝宝在背三五一十五时总是出错,她的表现让现场的家长捧腹大笑,同时又有所思考:让孩子背诵很多“结果”或知道很多“结果”,是有害而无利的,这些行为是“拔苗助长”的方式。
3.案例对比
为帮助家长理解“年龄特征”这个概念,采取案例对比的方式。事先拍摄了关于数概念守恒的两段视频,被测试的男孩年龄分别是三岁半和六岁半。孩子的实验现场带给家长最直接的刺激,感知到三岁半的孩子是无法分辨饼干分开两半后和原来的一块饼干一样多,而六岁半男孩就能理解和运用。年龄特征就是这么奇妙,家长不仅要会解读孩子的行为,更要在孩子的关键期给予关键帮助。
没有实践,没有见证,信服度总是大打折扣的。孩子的故事远比道理有效,孩子的表现不仅是佐证与支持,而且是让家长了解他的线索。将视线聚焦于孩子,放对重点的同时还能规避掉一些无关的问题。当然,也要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表现,把孩子的案例看成捣乱,把孩子的反复操作练习看作无意义的重复,那就又偏离了。
4.热门话题
热门话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极易引发大家的讨论。比如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5个台前光芒耀眼的明星爸爸,却被自家孩子的哭声折腾得手足无措。我们选择播放郭涛的儿子石头拿勺子挖老乡家的山墙,然后被郭涛狠批的情节。随后,老师抛出话题:“你认为郭涛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此话题一出,就有八成以上的家长表态:郭涛的做法是对的。教师追问:“孩子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大多数家长无法解读,只有个别说到这也许是孩子探究的方式。从而,下一个论点转移为讨论孩子的学习方式特点。
5.动画视频
视频把多个媒体要素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极强的表现力,大大提高了教研的效果。比如在领悟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精神时,播放动画视频《阿虎开窍了》后,一位家长自告奋勇,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就是阿虎,與其他的孩子没法比,比一次伤我一次心,我又伤孩子一次心。看了这个视频,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会像阿虎妈妈一样豁然,相信宝宝只是开窍晚了一点,总有一天会开窍的。”家长的一席话不仅点出了《指南》精神,而且引发了其他家长的思考。
6.交流讨论
教研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思维的冲突点,只有通过交流讨论才能不断解决冲突点。也正是有了这么多的不确定因子,教研才充满了挑战,让所有的参与者充满了激情。当在研讨中碰到难题时,各个小组的家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逐条记录,再选派代表进行发布。这样才能让教研活动真正互动起来。
7.美文欣赏
有时阅读美文能感动心灵,能够看到最真实的自己。比如散文诗《让我们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不同的花期》等美文都是不错的选择。
扎实的案例,为家园教研带来了许多小而真实的问题生长点,激发了家长们的思考。家长们的智慧之光在“你听我讲”的一言堂中容易偏离。家园教研活动时间短,研讨内容多源于育儿案例中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更要求围绕核心,释疑解惑。家长们需要的不是终极的答案,而是思考的方向和落脚点。
三、教研活动后要“跟踪”,有任务有分享
家园教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文化背景、家庭、社会、环境的不同,家长在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家长领悟《指南》精神的能力是不同的。为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家长采取不同的“任务跟进式”关注,让每位家长看到自己的教育盲点,清楚自己的教育现状,认识需要学习与改善的地方。
首先,在班级家园栏里创设“育儿问题清单栏”,这一栏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家长育儿的真正困惑所在,提供有效策略帮助,而且是一个“问题收集版”,寻找出共性问题,为下一次家园教研活动提供研讨支点。其次,设置“不定期任务单”,有家庭合作任务和个人任务,如“陪孩子一起听听雨声和踩水花”“开展亲子户外体育比赛”等任务。
任务跟进式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会听故事,而且要会记录,做好专业的分析,这些事项的描述背后,还蕴含着孩子发展的轨迹与特点。在家园教研的指导过程中,教师有时提供的是现象里的剖析点,有时提供的是联结“所得”与“所做”之间的快速通道,缩短家长漫长而无头绪的思考过程。这些与家长间的互动,会带着彼此,越来越犀利地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行为看心智。
四、家园教研——从 “独白”走向“对话”
1.实现了家长活动价值“家长主体成长取向”的回归
实践证明,家园教研能真正引领家长走近《指南》,走入《指南》,从而理解和内化《指南》的基本理念。它是一种从家长立场出发,应家长所需,为家长所用,引领家长成长的教研活动。改变家长会“问题取向”的活动定位,实现了从以“家庭如何解决子女问题”为主,到以“提升家长自身素质”和实现亲子共同成长为主的转变。家长活动的价值取向实现了从“孩子问题取向”到“家庭资源取向”的转变,最终回归到了“家长主体成长取向”的家园共育的价值回归。
2.实现了家长活动组织方式的转变
家园教研活动实现一次次家与园的成功对接过程中,利用“开场温情-现场开放-任务跟踪”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多向度的交互,改善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关联结构。从传统的老师讲、家长听为主转变为家长主体、多元互动,促进家长的自我觉察,实现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层参与。
总之,“家园教研”是一次成功的教研改革,活动中家长參与度高,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有引领性,实现了家园沟通的根本性改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