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20-05-11 06:04张志敏
教育界·A 2020年3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张志敏

【摘要】职业院校一直都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而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实现校企共同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則及发展困境,并提出转变校企双方合作理念、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内容、注重政府主导监管作用以及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等解决策略,以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解决路径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职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这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它的可行性,让其发挥出真正效用,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人才。

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职业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服务性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才技能及素质方面可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以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所以,在实施校企合作之前,职业院校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经济状况及发展方向,并切实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所需人才要求相契合,这样才能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并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其创造更大财富,体现出人才为企业服务的价值。

2.互惠性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保障人才未来发展有所依据,而企业也能据此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在相互合作之前都应当对人才培养目标给出明确的标准,以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效果,进而实现校企互惠互利。

3.同管性

校企合作要想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目的,就必须秉承同管原则,在对学生的管理问题上,职业院校与企业需要明确知晓双方各自需要承担的职责,进而让学生在相应的培训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另外,校企还需要建立一个可供双方相互交流的平台,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可让任课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行的培养计划,保证教学理念与企业文化相匹配,从而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

1.校企双方利益关系不均衡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职业院校与企业相互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在互动关系中提高双方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双赢局面。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职业院校与企业无法实现均衡的利益关系且均无法找准自身利益点,造成人才培养模式失去了一定的实践价值。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可为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从而突显出教学优势。而企业在商业经营及实践操作方面的竞争优势较强。若想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应用,职业院校与企业需要全面了解自身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及获利目标,避免校企合作陷入发展困境。

2.校企双方价值文化不统一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会进入发展困境阶段,是因为校企双方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不统一。一般而言,职业院校重点在于育才,而企业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但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都会选择固定的企业作为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基地,却未能充分考虑企业利益问题,甚至不去思考毕业生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卓越成就。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企业失去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从而限制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1]。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急于用人,需要学校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太过于关注学生实习期间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有一些企业很想学生留下来就业,但不能为学生提供长远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也会导致一些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实习,影响到校企合作。

3.政府主导监管力度不到位

在校企合作期间,主要参与者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但要想获得校企合作的真正实践成果,就少不了政府的监管与主导。若没有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一定的指导与监督,很容易发生各种合作风险,比如在学生研究科技成果时无法保证它的真实性,甚至会发生知识产权纠纷,造成企业与职业院校双方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影响自身发展。所以,在实施校企合作时,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与监管作用,为校企合作提供重要保障。

4.校企双方无法实现资源互补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其中以校企双方无法实现资源互补为主。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常处于主动地位,甚至由于校企合作趋于形式化,致使校企合作出现发展困境。这是因为当前职业院校所表现出来的科技能力不足,并且校内研发设施严重缺乏,在人才培养方面并未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在企业中无法占据重要地位,从而破坏了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无法实现共同发展。

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路径

1.转变校企双方合作理念

在实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期间需要校企双方转变合作理念,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精准确定各自利益点。众所周知,校企合作若无利益作为驱动力就很难获得良好的实践成果。所以,职业院校可以在开展人才培养计划时树立“入学即创业、创业即挣钱”的教学理念。

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的作业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大量的人才从事内业数据处理。所以,职业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重点关注当前测绘技术领域的发展动向,可以让企业在学校建立工作室,校企双方共建数据处理中心,将企业真实的数据处理业务搬到学校,使学生参与企业真正的生产项目,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他们在校期间就成为“职业人”,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2.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内容

在职业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想取得良好的雙赢效果,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充分融入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等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也能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从而让其在有效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为职业院校提供的人才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

首先,职业院校需要做好服务工作,需要派遣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深入了解,对企业发展方向及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进行充分学习,并正确传达给任课教师,让其在培养人才时能够潜移默化融入相关内容。其次,职业院校需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既要保证在企业开启新科技研究项目时能够得到职业院校的支持与认可,又要确保职业院校在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时获得企业的指导。再次,职业院校需要按照企业的价值文化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其价值观与职业观都能符合企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3.注重政府主导监管作用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无论对职业院校来说还是企业而言,都需要高度重视政府力量,为校企合作提供重大助力。其中,政府需要发挥出自身主导与监管作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政府在校企合作工作中需要保证校企合作渠道的畅通,确保供求相当,从而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比如政府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让其积极搜集企业信息,并建立相应的人才信息库,同时需在各个省市设置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机构,促使职业院校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2)政府需始终维持校企合作的相关秩序,避免合作内容出现混乱,影响双方的发展。比如政府可根据当地校企合作现状设立激励制,并适当给予职业院校一定的资金补助,或者对实施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这样可提高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活动的积极性,并且需要保证职业院校实习生在进入合作企业后享有一定的薪酬及保险保障,从而深化双方的合作效果。以贵阳职业院校为例,政府在2019年9月份开始实施为期两个月的清理规范作业,在此期间对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进行了严格的执法检查,同时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实打实的解决,从而确保贵阳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趋于正规化发展。

4.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需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及市场主导目标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切勿按照固有思维限制自身发展。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及专业科目时应注重它的实践性,同时应当适当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教学内容,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帮助学生正确审视自身的优势。职业院校需做好岗位交接工作,若学生技能等方面与之不符,需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以石家庄专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据教育部下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在工程系主任的带领下创办了“校企共建研发平台”,以此实现了工程建筑专业的教育改革。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充分结合企业资源,让人才发展方向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对于企业与学生个人而言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所以,职业院校需要重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内容,进而真正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黄嘉佳.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合作与教育项目有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9(26):159.

臧良运,李直蓉,邹瑜,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08):9-12.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