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戏剧表演是与小学生的天性十分匹配的教学活动。戏剧教学活动的推广应用,改变了小学语文课堂静态化、填鸭式的传统模式,让语文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真正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融合起来。肌体语言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在戏剧表演中,学生的肌体语言水平反映了学生对所扮演角色的情感体验、理解状态,折射出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基于此,如何通过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肌体语言水平,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课题。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做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戏剧表演提高学生肢体语言水平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要准确理解角色和剧本主旨。在戏剧表演中学生作为角色扮演者,认真阅读剧本,把握角色的形象特点是基础。否则,就会为表演而表演,肌体语言也不能得体地运用。
2.准备工作要充足。在戏剧表演前一定要精心准备,否则就会徒有形式,难以发挥出表演应有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戏剧表演的准备工作有对角色形象的体验,对其肌体语言的设计,对剧情的熟悉,台词的背诵等,有的角色表演还需要加以合理的想象,或者对角色作再创造。
3.要重视采用分组轮流表演模式。在课堂表演中,应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表演,并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表演完成后,还应推选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主角、最佳配角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让各个小组取长补短,起到进一步提升表演水平的效果。
4.教师要给予学生表演的自主权。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完成角色形象的肌体语言设计。如果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肌体语言表达不当,教师可以巧妙地启发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表演中的不足,积极地進行完善,使肌体语言更准确、更合理地表现出角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表演课本剧时,教师要甘当“配角”。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先让学生精读课文,然后分配角色,去想象陶罐的谦虚、友善应该用什么样的眼神、姿态来表现;铁罐的傲慢、无礼用什么神情、举止来表现等,策划课本剧的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表演完成后,组织所有小组共同评选最佳角色,然后再听取所有小观众的点评,对这些演员的表演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5.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做出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表演评价时,要特别关注肌体语言,对于表达水平高的学生给予充分法肯定。比如,学生在表演《自相矛盾》后,教师对扮演楚国人的学生在吹嘘自己的盾是天下第一盾时,满脸堆笑,翘起大拇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半圆的动作给予了表扬。教师认为这个动作很确切地表现了楚国人吹牛时内心虚无、摇摆的心态。
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肢体语言水平的实践
1.多元融合,自主创编,提升语言表达水平。戏剧表演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是融合了多学科、多元素的舞台表演艺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开放、多元,从而也使他们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形象思维得以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戏剧表演活动中,学生更是主角。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戏剧表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来做戏剧的创编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化的体验来设计剧本,使剧本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所教学的课文内容。这样的剧本才能使学生在表演中自然而然地应用肌体语言来表达,通过肌体语言准确地传递出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角色的塑造更成功。
比如,我们班在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戏剧节”活动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编。他们选择了《曹冲称象》之后,有的同学感到对其中的科学道理理解得不够准确,于是,他们请科学老师用一些实验器材模拟了曹冲称象的过程,然后胸有成竹地进行了剧本创编。剧本创编完成后,大家又推选出了派头十足的曹操、聪明伶俐的曹冲、精明的侍卫、爱搞怪的使者。由于他们每个人都参与了实验、台词的编写等,在让他们“试戏”的时候,每个演员的表情、动作和语言都很到位,同学们为他们准确的肌体语言表达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创编活动通过学科融合,加深了学生对所要创编内容的理解,不仅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在戏剧表演中肌体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
2.通过戏剧角色扮演,学习肌体语言表达。统编版教材中的课文为读者呈现了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是以生活为原型的艺术典型塑造,生活中也处处折射着他们的影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编剧本,采用不同角色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角色。通过肌体语言的辅助,生动、准确地再现出这些艺术形象。
比如,在《扁鹊治病》的编排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时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应该有怎样的眼神,什么样的动作?当看到蔡桓公皮肤上有病的时候,扁鹊又是什么表情?受到蔡桓公呵斥的时候他会有什么表现?扁鹊又会通过什么样的肌体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无奈?他什么时候摇头,什么时候皱眉?蔡桓公讳疾忌医的微妙的情绪变化,通过什么样的肌体语言来表现呢?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通过肌体语言表现出来,无疑需要下一番功夫去琢磨、领会。
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来表演,锻炼学生的肌体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劝告”的内容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劝告和同学吵架的同桌”的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使用了肌体语言,教师在评价中表扬了注意使用肌体语言表演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肌体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丰富的素材,创设简单情景让学生表演。学生在表演中对所要扮演的角色的神态、举止等认真揣摩,将角色形象解读透彻才能内化于心,并能通过恰当的肌体语言外化于形,达到锻炼肌体语言的目的。
3.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强化戏剧表演活动。通过角色表演来提高学生的肌体语言表达水平,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并以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我们主要从如下几方面作出了有益实践。
(1)创设恰当的戏剧情境。学生置身在戏剧情境之中时,探究的兴趣得到激发。通过一定的视觉、感觉刺激,才能增强他们的感受,产生同理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汲取多样化的戏剧元素,为学生构建戏剧情境,让学生产生通过肌体来表达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荆条,让学生来表演负荆请罪。学生们认真揣摩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表情、动作后,表演得声情并茂。学生肌体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对人物的理解也更加准确。
(2)应用音乐渲染教学情境。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将恰当的音乐融入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肌体表演的激情,使戏剧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给课文配乐并表演。学生们很快给课文配了《悲歌》《梦幻曲》《祝你圣诞快乐》三段音乐。当音乐响起时,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角色表演,通过自己的肌体语言表现着小女孩的寒冷、饥饿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新课改背景下,丰富多彩的戏剧表演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肌体语言作为角色扮演的重要手段,表现了学生对角色的理解、体验等,通过戏剧表演提升学生的肌体语言水平,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结合文本内容,组织并开展好戏剧教学活动,将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同时,也使学生拥有更好的锻炼自己肌体语言能力和张扬个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