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晗婷
【摘要】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教育教学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门学科的每一堂课。使用相应的工具软件及数据库系统,可极大丰富小学音乐课堂的现场感,在弥补传统音乐课堂效果和环境营造手段不足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课堂代入感。课堂实践表明,相较于传统音乐课堂,应用多种信息技术的音乐课堂在教学效率、环境情境,创造力培养等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工具软件;数据库;音乐;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毫无疑问,现如今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进行整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已然成为发展趋势。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例如, 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空间概念。如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优化整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更好地增添音乐课堂的各种趣味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最终取得更优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将小學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信息化的音乐课堂,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效果,构建以小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认知工具,和其它海量的教学资源,大力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
一、音乐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架构设计
相较于传统音乐课堂,在音乐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质特征:首先是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的应用,要想将信息技术有机地和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整合,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配置基础设备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电脑、白板、投影仪等信息化设备应当是教学中必备的教具,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校园网络的建设,应该具备方便快捷的教学资源平台,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其次是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音乐教师的使用与投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要想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运用到课堂中,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使用和操作课件,而是应该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以及使用水平,能够有效地借助互联网络资源,将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如名家上课、歌曲、微视频等有效地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节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所搜集准备的材料,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适合学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是音乐课堂上相关音乐软件的应用,包括乐器演奏软件、曲谱创编软件、音频编辑软件、效果合成软件等等,利用上述软件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实现学生听音、识谱、编曲、创作、表演等能力的提升,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最后是音乐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室通过数据库系统整合音乐教学资源,结合音乐教学内容,下载或编辑制作不同风格的音、视频资料,运用数据库系统对他们进行归类、排序和索引,使数据库系统储备海量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拓宽他们的音乐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掌握更多丰富的音乐技能,构建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
信息化的音乐课堂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图1 信息化音乐课堂架构
二、音乐软件的应用
(一) 乐器演奏软件Overture的应用
在准备一节五年级的欣赏课中,我尝试首次把乐器演奏软件带进课堂。本节欣赏课主要是为学生介绍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它主要有小号、长号、大号、圆号组成。本节课的难点是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目前,在许多搜索网站如百度、搜狐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示范曲,但由于乐曲音域和风格的不同,就不能在音色上做出准确的对比。这时,笔者想到了一款乐器演奏软件Overture,利用软件的音轨属性选择功能把同样的旋律通过不同的音色一一播放给学生,再来对他们分析对比,对其他的乐器听辨和认识,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效果十分明显。
(二)曲谱创编软件Cubase的应用
曲谱创编软件Cubase可以做一些简单音乐曲谱的编辑,根据不同歌曲的风格,为他们配上合适的伴奏,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就引导他们自己去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然后配上伴奏。通过对音符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带给他们的是五彩斑斓的听觉享受,同时也实现学生的创作愿望,并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基础能力等各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好曲谱创编工具软件,对学生音乐创造性教育起到很大的培养作用。
(三)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的应用
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的功能非常强大,运用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知识与实际音乐效果紧密联系起来,使音乐理论知识不再遥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进一步加深,解决许多平时枯燥乏味的乐理常识。音乐教师在平时教唱歌曲时,会有很多不同音乐符号的认识。例如,在教授滑音音乐知识的时候,因为钢琴无法演奏出效果直观的滑音,音乐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编辑与制作,在电脑中通过音、视频软件控制器制作出滑音播放出来,使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从理论到真实进行了系统、统一的认识。还有波音、颤音、反复记号等其他音乐乐理知识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效果非常明显。
(四)效果合成软件AudioMulch的应用
音乐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学生表演和展示的环节,为了使这个环节的教学更具舞台效果,在不购买价格昂贵的硬件器材前提下,利用效果合成软件事先做一些录音、配乐、伴奏,为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演唱能力,就要为伴奏制作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升降调技术处理,如果排练合唱,就要提前录音,从而保证合唱歌曲中各声部的清晰,这些效果合成软件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进行展示表演的兴趣,让他们更投入地进行舞台表演,十分有利于锻炼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以及他们的气场胆量的提高。
三、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數据库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通过定制开发一些基于网络的音乐数据库系统,可对小学音乐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可以结合音乐教学实际内容,制作编辑出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视频课件,通过在网络上索引,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按需进行灵活的调取、播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运用这些优质的资源。同时,基于数据库系统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可融入在线学习和在线评估和考试功能,将来我们还可以通过搭建音乐大数据平台,为音乐教师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检索,以及丰富的信息挖掘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思考及展望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往往更多取决于教师能够给予的环境刺激大小与多寡。信息技术在营造环境方面有着其他手段不可比拟、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绚丽的图片、震撼的音响和精彩的视频,信息技术带给学生的是新奇的感受、立体的信息和亲切的知识。课堂实践证实,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相关工具、系统来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爱学。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微课、精品课等各种教学手段的兴起,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利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务必要把握好原则,一定要适度,莫因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反而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不切实际。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切忌盲目“跟风”、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如果只是一味摈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得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仍然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会适得其反。
为了配合高效课堂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我们还应该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学生使用资源、教师使用资源相辅相成;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时效性以及交互性;注重资源内容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务必要满足易操作、数字化、可共享等要求。
参考文献:
[1]郑素月,袁欣悦.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
[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卜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30.
[3]马武.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