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婉文
2019年7月,浙江女孩章××失联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因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这一特殊群体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缺失父母亲陪伴的特殊成长环境里,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留守问题儿童。
一、现状
1.学习状况
儿童生性好动,普遍缺乏自制力。在实地家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临时监护人存在着重监护轻教育的普遍现象。亲朋好友作为临时监护人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和繁琐的家务劳动,因此,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他们学习成绩普遍低下。除此之外,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封闭和陈旧,对孩子明显存在着放任溺爱的倾向。这些孩子由于祖辈等临时监护人骄纵,往往学习观念淡薄。据有关调查,有47%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41%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两者合并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占学困生的比例偏大,而只有10%的学习成绩较好,学习成绩优秀更是凤毛麟角,比例只占到2%左右。
2.品行狀况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明显的不如非留守儿童,如情感冷漠、自暴自弃、自卑软弱,喜欢哗众取宠故意捣蛋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等等。 监管缺失,行为失守。 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放任自流 不服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的管教;目无法纪,违反学校纪律是家常便饭,例如,晚上偷偷外出上网,彻夜不归,通宵达旦地看手机、玩游戏等; 留守儿童一般自控力较差,如果临时监护人监管不力的话,学习行为和日常行为比父母在家时表现明显变差。
3.人身安全状况
留守儿童人身安全近来也引起大众的注意。“章子欣们”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章子欣事件”也不会消失。临时监护人如果安全监护责任不到位,缺乏防范意识,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受到溺水、车祸、触电等意外事件的伤害。有的留守儿童则成为不法分子或者同龄人欺负和侵害的对象。例如,某校的四位留守学生在炎炎酷暑私自到水库泄洪河道游泳,险些发生溺水事件,出动公安消防营救;某女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独自一人居住,无人监管,在周末的晚上经常出入娱乐场所; 在路边小巷,我们经常看到满载着小伙伴的小司机开着摩托车飞驰而过……中秋佳节, 一名初一学生趁探亲访友之际私自骑摩托车发生车祸造成悲剧,至今还躺在医院。 该校一学期就发生因两起留守儿童骑摩托车造成的车祸意外。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都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留守儿童并不安全。
4.性心理发展状况
爱与归属感是人类的第三层次需要。由于留守儿童在父爱或母爱或父母双重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对异性充满幻想或者心目中已有特别喜欢的异性,性意识萌动普遍早于非留守儿童1-2岁,留守儿童恋爱需求和性需求的程度普遍强于其他儿童。这是由于留守儿童常年缺乏父母陪伴,在情感心理上产生了真空;他们无可避免地把爱与被爱的需要转向了异性。据观察,有部分留守儿童会私下传播黄色视频,会私下议论或利用微信与心仪异性私聊、约会。留守儿童正常的需要如果没有被正确地加以引导和疏通,将会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了对性更加强烈的渴望和兴趣。由于他们无法正确看待自己青春期的欲望和冲动,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在心理上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冲突和矛盾,在行为上也更加容易酿成严重的过失。
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可避免问题,而且将长期存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系统工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下面仅从学校教育层面谈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一)学校层面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系统工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因人施策,通力合作。下面仅从学校教育层面谈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1.学校提供寄宿,统一管理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实行寄宿制,即将他们统一安排在学校住读,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的介入和纠偏。学校寄宿的集体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削弱留守家庭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对于他们的成长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校已经将寄宿制度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计划投入2000万在2022年将本校建成全寄宿制学校,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在现阶段,本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提供床位462张,共462人在校住宿。学校提供太阳能热水,二十四小时饮用水,安全卫生的餐饮,专职的生活老师,专门的领导和部门管辖内宿。如此一来,寄宿生活有效的解决了留守儿童生活无人照顾、学习无人辅导、情感无人陪伴、安全无法保障的困境。寄宿生活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有正面的影响。
2.学校建立系统的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项档案管理。每学期开学报名之初,学校德育处会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进行登记,详细记载留守儿童个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通过问卷调查和询问他人的方式摸清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随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更新补充档案内容,便于实践跟踪管理。学校应为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办理贫困生补助或帮助其获得其他方面的资助。学校还应和村委会、妇联等建立联系,便于在留守儿童发生意外的紧急情况下调动各方力量帮助他们。平时学校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偏爱,以达到教育管理好这类学生的目的,防微杜渐,严格日常行为管理,
3.学校开展各种教育帮扶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
学校不应停留在片面强调教学成绩的低级层面,而应该对留守儿童要在班会课、校会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使他们自尊、自立、自强,帮助他们做到知法、守法,引导他们安全、平稳地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校在2018年的5月与广州市的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开展了城乡学生研学社会实践活动,而在2019年的十月本校将带领18名留守儿童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学生结对子交流。本校还积极每年开展研学活动,让留守儿童自己去观察世界、感受世界,也深深领悟到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进而体谅父母,树立学习的目标。每年本校都举办英语节、体艺节、读书节、科技节、红色文化教育、禁毒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展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个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有事可干,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师层面
1.教师加强心理學方面的学习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亲,而跟更上一辈的爷爷奶奶又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和关爱。因此,我们应优先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支撑,而心理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强。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配备1-2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作为农村学校暂时不具备这个条件,因此,教师本身只能努力成长成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加有上级部门组织的专项培训、自学、网络学习(讲座、案例)等方式不断武装自己,才能在工作中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遇到难题也可以在教师之间彼此交流、学习,促进共同成长。
2.教师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工具共建家校儿童沟通新模式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双方缺乏沟通,出现了教育的真空地带。如何消除真空地带?“微时代”的来临——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手段就表现出了它们存在的积极意义。教师应分别建立专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班级公众号和微信群,让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关注公众号和进入微信群。教师精心打理班级公众号和微信群,定期推送育儿文章,推送学校、班级活动的文章;推送反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的图片、视频。这些推送内容既有文字又有图像,让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们及时了解自己孩子情况,实现家校共同教育。
微信、抖音、QQ等社交平台的普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外务工的父母及时地将自己的心情、感悟和工作生活细节发布到朋友圈,并配以优美的文字说明;可以把孩子的照片保存在手机中,把自己对孩子的思念和关心配上相应的图片发布,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的点滴拍成抖音或快手视频发布。当孩子看到这些图片、文字和视频,对父母在外工作的生活会有所了解,体会父母的不易,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心理距离。
3.教师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留守儿童是“缺爱一族”,教师要给他们“补爱”。教师爱学生越深,学生就越容易接受你的教育。教师在自己领导的班级里营造和谐有爱的氛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留守儿童留恋自己所在的班级和学校,愿意和教师倾诉烦恼,消除留守儿童因家庭不完整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教师对留守儿童的爱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进行指导:对情感缺失的进行心理关怀;对学习差的进行辅导等等。
教师是留守儿童的最好的倾诉对象。定期找留守儿童谈心——可以是面谈也可以是QQ、微信聊天。尽可能消除留守儿童的戒备心理,让“留守学生”有可以沟通和倾诉的对象,排查和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有问题从中调解,让父母和孩子无障碍交流。
留守儿童作为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而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中小学校现阶段能做的就是关爱留守儿童,把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给这些孩子,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努力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营造出浓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最终实现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不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潜在问题。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
[2]潘李春.浅谈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J].青春岁月,2013(24).
[3]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