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运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分组教育,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进行对教材的分析,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营造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满足教学的要求,很多时候教师都需要进行对具体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适应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对学生的语文指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开展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各种特点和作用,并根据教学需要,实施语文合作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太过单一陈旧,难以高效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而利用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就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自发表自身意见,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形成对课程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取得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有独立的学习和思考空间,也可以根据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互动,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对各种知识的学习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3、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本身就是要让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针对语文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互动能力,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合作学习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也不能仅仅总是关注对学生的文化教育,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各种素质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语文教学的需要,创新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组,安排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互动交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有效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质量的提高。
2、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策略,就可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其中的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冀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中《這条小鱼在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然后对学生提问相关的问题,如“在乎”是什么意思?“这条小鱼”指的是哪条小鱼?小鱼在乎什么?这句话是谁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先进行课文阅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互动,各自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看法,并积极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展开研读,由人物行为和语言体会人物心理,感悟人物的品质,从而深入感受小男孩的天真善良,唤起学生内心的善良和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欲望。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独特合作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创造独特的合作氛围,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探究。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冀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中《会变色的报春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对报春花的有效展示,让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进行细心观看,结合独特语境,揣摩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深入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互动,针对各种语言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潘娣,王雪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9 (02)
[2]贾丽红.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46)
[3]吴寿英.试析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