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云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碗清汤荞麦面》。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习目标、说学法和教法设计、说学习过程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要掌握“概括和提要”的读书方法。这篇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作者的笔墨在母子三人吃面的场景,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构成了场面的核心。按照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章中作用,注重阅读中的自我体验,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服装展示与礼仪表演专业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如下:
第一,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分析,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学习基础参差
不齐,适合开展小组学习、合作学习。
第二,从学生的心理情况分析,学生们喜欢形象思维,对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感兴趣。如果教师能抓住文体特点,设计一份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能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从学生的思想状况上分析,多数学生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缺失人际交往中的关爱、善良、尊重等优秀品质,更不知如何在逆境中崛起、奋斗,所以还应同时对学生渗透艰苦创业、亲情、友爱和人性美的教育。
三、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学习概括和提要的读书方法;对小说中刻画人物、描写场面的文字进行筛选、提炼,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旨。
(2)技能目标:
能够按照小说情节、人物、环境要素复述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情感目标:
对坚韧与团结,不屈与奋斗,善良、尊重、关爱等人类美好优秀品质有认同感。
(4)学习重点:
进一步学习概括和提要的读书方法;对小说中刻画人物、描写场面的文字进行筛选、提炼,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学习难点:
理解小说在构思情节时的悬念设置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说学法、教法设计
(一)学法
尝试通过学案引导,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抓手。这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比较详细阐述。角色朗读展示.
(二)教法
在导学案中,通过案例启发学生预习课文:这个案例则是通过数字故事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展示朗读,这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深入研究课文提供了依据。
五、说学习过程
(一)入“情”:数字故事导入
将导学案中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案例制作成声情并茂的数字故事,进入新课。
(二)述“情”:复述故事,理清结构
课堂上,找1-2名学生复述、再现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复述表达能力。
学案导读中有复述知识、小说文体知识的提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在分析场面描写时,学生忽略一个场面,就是“2号桌”的等待。
启发学生重温重点段落,最后明确全文共五个场面:母子三人四次吃面的场景和“2号桌”等待。为什么一定要这个场面,因为这是小说一波三折的原因,这里有悬念,为后面解决难点埋下了伏笔。
(三)析“情”:重点解析,挖掘主题
学案中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筛选、提炼,明确小说中母子三人吃面的次数、时间、碗数,母亲点面时的语言,人物的衣着、动作等。为分析人物形象作铺垫。
接下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片段,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细心揣摩人物心理,目的是挖掘小说主题,从而明确了文章的主题一方面来自母子三人的奋斗,另一方面来自面馆夫妇的同情、尊重和关爱。突破了本课的重点。此环节是本堂课的亮点,我会在教学反思中重点阐述。
(四)悟“情”:深入阅读,畅谈感悟:说出让你感动的一段,有感情地朗读并说出理由。
引领学生继续深入文本学习,倾听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表达的能力。
有的学生说,最喜欢第二次吃面时老板娘和老板的对话,觉得他们特别尊重和理解母子三人的处境,特别善解人意。有的说,特别感动母子三人第三次吃面时的对话,一家人面对困难那么坚强、团结、和睦。
在阅读中,如果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思想、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有所感悟和思考的话,就能够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五)品“情”:品读质疑,探究写法,
在理清结构时,有“2号桌”的等待这一环节,我问学生:可以删去吗?学生热烈讨论并交换意见,最后明确“2号桌”的等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塑造了人物的形象,不能删掉。至此也总结出本文的情节特点——十分讲究悬念的设置,学生以后写文章时完全可以借鉴。讨论质疑之中,难点水到渠成的解决了。
(六)移“情”:迁移训练,升华主题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我设计了两道训练题,检验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把握:
1、请为感动你的人物写一段话,以“我想对你说,”(可以是母亲、儿子,面馆夫妇等)。100字左右。
2、把这几次吃面的场景制成表格,要求越全越好。
六、教学反思
在“析情”环节,我围绕学案中的表格启发学生,“母亲四次点面时的语言有什么不同?”有同学说母亲话中的省略号太多了,有的说母亲没钱……我继续追问:“省略号对描写母亲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清汤荞麦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母子三人為什么在同一家面馆吃面呢?”的设疑,又引发了学生对面馆夫妇的注意。至此,文章主题被完整的挖掘出来。我趁热打铁激励学生:如果你们能再现当时吃面的场景那就更好了。接下来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侧重对学生模仿母亲点面时的语气语调给予指导。
本堂课师生互动,围绕导学案,通过动口、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完成了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