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彬
位于叙永县赤水河畔的石厢子(今石坝彝族乡石厢子场居委会所在地),因几块形似行李箱的巨石矗立场头而得名。穿过场镇狭长的街道,就能见到几间很显眼的老房子,这就是有名的“鸡鸣三省”(叙永县与贵州省毕节市大渡乡和云南省威信县水田寨接壤,雄鸡报晓,三省可闻,故名)石厢子会议旧址。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一渡赤水后到达石厢子,在这里度过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春节,进行了遵义会议以来最长时间的一次休整。经过这里的中央红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中央红军在石厢子驻扎期间发生的“三枚铜板”故事,至今都还被津津乐道,成为当地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
当时的石厢子还是一个小村庄,居住着汉、彝、苗等各族人民,共计75户居民400多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只有一条短短的街道,经济社会基本没有什么发展,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1935年2月3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石厢子的人家都在忙着准备迎接新年。下午时分,人们惊讶地发现,山口阳坡地上一支扛着“镰刀斧头”红旗、穿着灰布军装的队伍向着村子蜿蜒而来。一开始老百姓不知道是红军,也不了解红军,都跑进周围的山里躲了起来。
最先到达的红军,进村发现这一情况后,为了让老百姓了解自己,便迅速在村里开展宣传,书写标语,向山里喊话。在将士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些老百姓慢慢地从山里走了出来回到自己家里。
而真正让当地老百姓认识红军这支队伍的,是红军将士站立在雪地里的场景。当天下午5时许,红军大队伍陆续到达石厢子,沿街的屋檐下、院坝里……到处都是红军。当时,红军将士有的光着脚丫,有的穿着草鞋,有的用破布包住脚板,但是他们就在雪地中站着,没有一个人去打扰老百姓,更没有去强占强要老百姓的东西。老百姓感受到这支队伍和国民党军队大不一样,纷纷开始打开自家的大门,迎接红军到堂屋里面休息,并燃起熊熊的大火,供红军战士取暖。当晚,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就住在场镇的肖家大院。大院的主人肖有恩只知道红军的几个大官住在自己家里,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很快,红军就与当地老百姓建立起了感情。当晚,当地老百姓热情地邀请红军战士一起吃年夜饭,大家还一起开了个联欢会。第二天,农历大年初一,红军将当地两大地主的粮食、衣服没收以后分给了各族百姓,还做好“红烧肉”,煮好“全猪汤”,与他们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过年饭”,度过了长征途中一个开心的新年。
红军在石厢子只停留了短短的两三天,2月5日即正月初二,红军陆续撤离石厢子。虽然停留时间短暂,但在此期间,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石厢子万寿宫军委总部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出席了会议,史称“鸡鸣三省”会议。会议研究决定了三件大事:一是根据遵义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了分工,决定由洛甫(张闻天)接替博古(秦邦宪)在中央负总责,毛泽东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二是讨论苏区中央分局今后的行动方针等,决定坚持游击战争和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苏区分会;三是研究中央红军新的进军方向,决定向云南扎西集结。
“鸡鸣三省”会议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它完成了遵义会议未来得及完成的中央领导权的交接,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重新确定了红军的行动方针,在中共党史、军史上都具有历史转折性的重要意义。
红军撤离当天上午,毛主席向房东肖有恩道别。为了感谢肖有恩提供食宿,毛主席从兜里摸出了三枚铜板,送给了他。当时肖有恩一再拒绝,但毛主席说吃了老百姓的饭、住了老百姓的屋,坚决要留下铜板。毛主席走后,肖有恩觉得这三枚铜板是红军大官送的,很有纪念意义,便悄悄地把三枚铜板塞在家中一道房柱的裂缝里珍藏起来,还在裂缝处抹了一些与房柱颜色相同的泥巴。
新中国成立后,肖有恩的家人买了一张毛主席的像挂在家里,他才知道当年送给他三枚铜板的竟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就把这个经历讲给后人听,但直到他去世都始终没有告诉儿女三枚铜板的去向。
这个故事流传了几十年,但人们一直都没能找到铜板。直到2014年,泸州筹办“鸡鸣三省”会议暨川南游击纵队的历史影响专题研讨会,将居住在“鸡鸣三省”会议旧址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住过的房子里的居民迁出,作为革命遗址遗迹加以保护、修缮时,工匠用锉子给一根柱子翻新,无意中发现了深深嵌入房柱中的三枚铜板。“三枚铜板”的故事再次被广为传颂,并成为了当地流传的关于红军的经典故事之一。
2020年1月21日上午,石厢子几辈人盼望建设的鸡鸣三省大桥建成通车,以前过河几个小时的路程变成几分钟,区域交通格局从相互隔离变成跨省融合。站在鸡鸣三省大峡谷四川一侧,对岸两省近在咫尺,脚下壁立千仞、赤水滔滔。谷底的古渡口旁,崖壁上拴船的石孔早已被磨得透亮,见证了当地数辈人的艰难出行,也诉说着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至此的军民佳话。大桥的通车,不仅“盘活”了“死角”,还凝聚了民心,大大激发了当地的发展潜能,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乌蒙山区“鸡鸣三省”一带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横空跨越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鸡鸣三省大桥,恰似烏蒙山区老百姓脱贫奔康的坚强脊梁!(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责编/杨浈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