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爱霞
在语文学科中,很多语文能力的发展和积累都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程度,也与学生养成的阅读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个层面来讲,教师也要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走进文本、体悟结构、模仿描写、补充空白的针对性训练中,让学生学会去积累写作的素材,借鉴巧妙的构思,使学生在追求阅读的宽度和广度中进一步拓展写作的深度,从而真正实现以读促写,提升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走进文本,积累素材
走进文本实质上强调的就是文本的细读和精读,教师要带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遣词造句、精华段落等进行细致地研读。当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就可以从文本中积累可用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吸收、消化这些素材,使学生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增加积累,发展语感。
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了很多优美的表达为读者描绘了春天的景物和意境。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带领学生重点研读文章中的经典表达,如在描写春天的小草时,作者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引导学生从句式、语序、动词、修辞、叠词等角度去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的很多词语都使用得非常准确,值得学生涵泳体味,很多拟人、比喻、博喻、联想等的手法都极为传神,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这部分的内容摘录或者背诵下来,这可以说是对学生写景、写情、情景交融类的写作很好的素材。
对于写作而言,积累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树立起加强素材积累的意识,从阅读中,从观察中,从记录中,把对自己有所触动的文字、故事、感受等积累下来,这些在写作时都是学生可以调用起来的“素材库”“思想库”,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
二、体悟结构,借鉴迁移
如果说我们走进文本,积累写作素材是去填充和丰富一篇优秀文章的材料,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我们需要让学生体悟并能灵活地运用素材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理解和归纳,让学生从体悟结构中学会去借鉴迁移优秀文章的段落和结构层次的安排,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
还是从朱自清的《春》来说,这篇文章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写的是盼春。第二部分(2—7)写的是绘春,描写了春天来了的各种表现,万物复苏,春草勃发、春花争妍、春风和煦、春雨润泽、春早人勤等等。第三部分(8—10)的内容则是颂春。在这篇仅仅只有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作者以“春”贯穿全篇,在文章的结构上可以说是逐级深入,环环相扣。开篇点题、中间部分丰富、结尾简洁有力,升华主题,文章结构严谨而整饬。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出发,选取相似的描写对象,如以“你喜爱的季节”为主题,让学生根据《春》的文章结构进行写作训练,以盼、绘、颂的结构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季节,进而让学生借鉴作者的结构框架,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和运用程度。
文章的结果总的来说不外乎四种,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结构以及对照式结构,每一种结构都有其一定的呈现方式,也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但同时,它们也需要遵循共同的原则,要正确反映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聯系,要为表现主题服务,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和特点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去深入学习和应用,使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掌控能达到既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又周严缜密,自然和谐的目标。
三、模仿描写,赋予血肉
学生在写作时常犯的错误就是以叙事来代替描写,这会使得文章刻画的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读者很难有具体、形象的感受;要么是用笔墨去围绕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往往会由于没能把握主要特征,描述过于单一,也不能给人留下深切的感受。因此,教师不妨从模仿描写开始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去逐步地去赋予和充实文章的“血肉”。
例如,以《变色龙》这篇文章来讲,作者巧妙的运用了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在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精彩的对话的设计下,作者通过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走来断案。在断案过程中,他根据狗是或不是将军家的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的情节,生动的刻画了专横粗暴、厚颜无耻、见风使舵、奴性十足的奥楚蔑洛夫这个沙俄统治代表人物的形象,借此揭露和讥刺了腐朽黑暗的沙俄专制统治。在掌握了文章的思路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创造或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主题,让学生们模仿《变色龙》中以对话描写为主的写作手法,结合小说的三要素: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人物,刻画出一个生动的、深刻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可以是学生自己想象创造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人物,进而让学生们通过模仿这篇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在语文教科书的设计中,可以说我们阅读教学的文本都是文学库中的经典作品,去模仿哪些文本?怎么去模仿?这都需要教师要做好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既要选择适合的可模仿对象,又要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保证写作训练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将模仿描写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而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
四、补充空白,发散思维
这里的空白指的是作者在文本中留给读者的“留白处”,留白有很多种,比如结局可以留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给人以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之感;情节也可以留白,可以让读者凭自己的想象去充实情节,丰富内容等。作为教师,我们要利用好这些留白处作为学生的思维发散点的作用,让学生在补充空白的过程中练习写作,激活思维。
还是从契科夫的《变色龙》这篇小说来说,作者在最后写道:“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对他威胁说,然后把身上的大衣裹一裹紧,继续在市集的广场上巡视。”似乎后面还有很长的故事,这就是作者留给读者的“留白”,在已经熟悉了文章内容和角色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练笔的方式让学生们把这个结尾延续下去,故事后来的发展是怎样的?奥楚蔑洛夫在广场上巡视又会遇到什么事情?这个故事后面还会有反转吗?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会改变吗?他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续写的方向和思路可以有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小说的情节,不跳脱出小说揭露腐朽黑暗的沙俄专制统治的小说主题,不违和于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在已有的故事背景的基础上让小说情节继续发展下去,通过情节的进一步丰满继续深入的刻画人物的形象,促使学生激活想象、锻炼写作、发散思维。
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走进文本、体悟结构、模仿描写、补充空白的方法外,教师还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采取更加多元、更加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积累、多练习、多思考,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技巧。
总而言之,读和写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以读可以促写,以写可以促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读写整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让学生在阅读中读透文本,再迁移到写作中去,进而帮助学生利用阅读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累语言素材,培养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水平。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