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管理路径探索

2020-05-11 05:58刘大琳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高校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况,分析了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根源,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管理路径。要树立信息化发展理念,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图书情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图书借阅个性化服务机制;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营造图书借阅系统安全运行环境。

【关键词】 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路径

一、引言

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图书是面向教师、学生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总量也得到了迅猛增长。传统的图书借阅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师生的实际需求,改革图书借阅模式,提高图书借阅效率,全面实现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管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对各高校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二、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况

目前,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一些高等学校已经在探索实践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进程应当与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保持同步,部分高校主动在借阅模式方面进行创新,已经初步达到了信息化借阅的基本水平。尤其是在软、硬件资源,基础设施,馆员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在图书借阅工作管理中仍然存在观念更新不及时、制度建设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到位、教育培训不专业等问题,亟需改革与完善。

三、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根源分析

1、图书借阅信息化“科学发展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高校要实现图书借阅的信息化,学校的管理层必须要树立起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图书是解决师生信息资源需求的根本路径,只有不断提高图书借阅效率,才能实现信息传播功能的最大化。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对图书的借阅管理认识不够,安于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现状导致制度化建设滞后。进入新时期,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必然趋势,高校管理者只有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起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推进图书借阅的信息化进程。

2、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积累、整合信息资源的主要有资源采购和自主开发两种方式。图书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积累,是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基础打不好,提高图书借阅效率就会沦为一句空话。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凸显出以下问题:一是图书文献资源采购缺少长远的规划性,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图书资源整合不能与自身专业设置及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三是图书电子资源信息大都来源于普通学术性成品数据库,没有形成自身特色与规模;四是学校图书资源的自主开发能力低下,导致文献利用率低,存在“需要查阅的查不到,能查到的价值低”的两层皮现象。

3、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人才队伍短缺

要想实现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是关键。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的状况,很多高校都会将接近退休者或者教师家属等安排到图书馆工作,这类管理者有关情报学、图书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缺乏,计算机、移动设备操作等技能应用水平较差,无法适应新时期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以及现代化的管理需要。信息化专业人才配备短缺,管理团队年龄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图书借阅模式的改革创新,同时也导致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严重受阻。

四、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管理路径探索与实践

1、树立信息化发展理念,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

高校管理者必须要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努力提高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管理者必须要树立信息化发展的新理念,进一步增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电子图书馆建设方面,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提高图书馆新技术、新资源的利用率提供有效支持,真正打造出科学化、数字化的新型图书馆。高校在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时,应当保证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应用相适应。二是要注重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庫的建设,将数字资源建设作为信息化资源发展的核心内容。高校在这种信息化的发展理念下,应当专门针对图书借阅开发软件系统,利用微信、电脑客户端、移动APP软件等实现线上自主借阅功能,方便师生高效率借阅图书。

2、加强图书情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图书借阅个性化服务机制

高校管理者应当积极组建专业化的信息建设人才队伍,尤其多选用图书情报专业方面的专门人才。要依据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特点,确保人才技能与岗位所需相匹配。要加强图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更新图书管理者的观念,摒弃传统、陈旧的管理理念,努力提升网络信息应用技能;二是要加大对图书管理者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切实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专业程度;三是举办多元化、多层面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图书管理者的信息化素质,创新培训的内容形式及手段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三是不断建立完善图书管理人才的综合考评机制,在做好基础性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加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形成良性的人才培育循环机制,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此外,高校图书借阅还应当建立健全针对师生的个性化服务体制。一是要积极健全图书借阅的宏观调控机制,设置专门的馆藏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打造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中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提高图书借阅的个性化服务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开展信息化背景下的馆际共享,既要实现纸质图书文献资源的信息共享,也要实现网络与电子信息资源的共享。馆际共享,促使不同图书馆处于共同的信息资源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为师生员工及科研工作者提供高效、便捷、及时的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健全图书借阅的运行保障体系,图书借阅模式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新环境。图书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图书借阅管理方式、方法,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图书借阅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加强馆员的专业服务与技能培训,促进图书管理服务的个性化水准。三是将科学研究与技能提高融为一体,敦促图书管理者对广大师生及用户的实际信息资源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用户需求”的角度为图书借阅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思路,以切实增强“用户体验”。

3、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营造图书借阅系统安全运行环境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很多高校已经逐渐将大数据技术蕴含的价值挖掘出来,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数据资源的存储与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迎来了新的挑战。数据分析只有在充分的硬件设施的保障前提下,才能体现出数据的可靠性和规范性。因此,高校图书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图书查询、借阅与管理的联系,开发出专业的图书借阅、管理软件与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中尤其要注意营造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切实保障师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一是不断优化用户认证系统和用户授权的登录方式,以确保师生用户获取信息的安全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关于用户数据的加密系统,杜绝师生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三是要尽量限制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公开度,开启个人信息保护程序,真正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四是积极开展安全信息的科学普及教育,增加师生用户在图书借阅中对图书管理的信赖度。

五、结语

高校图书借阅的信息化建设是复杂、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高校管理者高度重视、转变思想,依托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需要图书管理者提升网络信息应用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唯有此,才能走出一条个性化、优质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莎莎.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 15)41-42.

[2] 杨薇.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7)26-27.

[3] 刘旭晖.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1)59-61.

[4] 宋杨.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1).93-96.

[5] 金妍.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7(13).

【作者简介】

刘大琳(1985.10—)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高校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