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手段 辩证使用 效益优先

2020-05-11 06:19张震霄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高中

张震霄

[摘要]教育信息化作为时代的呼唤,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行政管理、教育资源、教学互动和后勤保障方面的信息化,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新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问题与困惑,积极培养种子教师,深化教室变革,推动课程建设,完善评价系统,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是学校应对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70-02

教育信息化,狭义指“教育+互联网”,按照任友群教授的说法,就是指“按照传统教育基本的流程、基本的逻辑做事情,然后用互联网的技术去优化、简化线程、减少步骤、提升效率”。2016年,教育部公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了信息化在今后五年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智慧校园的创建,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一、目前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尝试

管理系统方面。传统学校的公文基本上是纸质的,且多靠手工流转。目前,数字化办公平台(OA系统)的开通,使得文件的传输签发、通知的流转及存根、教师的考勤记录、问卷调查、请假手续办理和物品保修登记、用车登记及部门通讯录创建等,都能在网络上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有时出差休假在外,依然能处理公务,这大大方便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普通教师的工作。

教学资源方面。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目前,学校可以使用的有中华资源库、中学学科网等教育资源平台。平台所提供的资料的范围覆盖了高中所有的学科,为教师的备课、出卷、组卷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引进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科教学进行个性、细致、科学的评价。

教学互动方面。为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校可以搭建基于网络的教学和互动学习平台。这样的平台具有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实时考试和练习、远程协同工作、课件制作及教学教务管理等功能,使教学变得更为便捷,同时也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条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以及一个全新的学习与活动的数字化空间。这样的平台是一个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关联的教、学、管平台,有利于教师更加高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

后勤保障方面。很多学校开始整合搭建智慧校园系统。学校在重新设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优化原来的课务考务调配系统,引入校本课程选课系统、分数查询系统和其他特殊系统。学校通过升级原来的官网,构建学校的网上电子阅览系统、食堂打卡系统、教室使用系统、体育锻炼系统等,并将所有的系统全部捆绑为一体。

二、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开展了很多年,但因为种种主客观因素,在“深度应用、融合创新”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学科界限壁垒分明的一线教师,他们很多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科技信息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思想认识亟须进一步深化;而不少学校,则缺少激励体制机制。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对于课堂预设与生成的研究日益引起教育学者的关注。不少走在信息化建设前列的教师对“动态生成”教学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节奏在一步步加快。交互式电子双板的使用在增强互动的同时,也使得课堂生成变得更为多样和复杂。

教育信息化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访谈,对教师将信息技术融人课堂教学的情况以及对其的看法等加以了解;而通过访谈学生,则主要了解到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悉程度以及将网络应用于学科学习的状况。

信息技术融合下的课堂预设是以学生为本的预设,是人性化的预设,更是富有弹性的预设。进行这种预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以及交互平台创造的无限可能,由此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让自己能够有把握地接受、面对课堂生成。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预设,预想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最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还要在备课过程中积极寻找兴趣点,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度。

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使教学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学校可以采取的对策

组建“种子”团队。目前,教育信息化手段层出不穷。作为一线教师,肯定希望了解到便捷的操作方式,实现上手即可操作。在目前人机互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情况下,学校着手培养一批“我要学”的教育信息骨干,借此带动一大批教师是较为可行的方法。例如,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学校可以公开招募“骨干教师”,明确任务、考核内容,奖惩措施等。通过真实课堂教学案例结合零起点实战培训,培养这些教师;通过线下实训结合线上指导,发挥这些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教育与学校常规教学的融合,实现多层次渗透。

改革教学方式。学校可以引入作业辅导系统和智慧课堂系统,在APP和PC端上开展教学。不管是购买信息化系统,还是引入各类学习APP,都要基于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基础薄弱、自主性不强,学校可先引入作业辅导系统,辅导学生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学生可以在APP里随时听讲解,这样APP便与学生的实际日常学习产生深度关联。另外,学校也可以请技术公司为学校开发适合的系统和软件,关联学校课程,让学生能真正用起来。学校可以通过实证对比研究,探索一条符合高中教育信息化的道路。

推动课程建设。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来源途径十分丰富,这便使得教学案例的更新更加迅速。教学案例会随时更新,各种创意层出不穷,这便要求教师要能够紧随最新潮流。信息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缩短了国内课程教育与全球课程教育的距离。基于生源特点,学校可以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特色课程的教学模式逐渐得以完善。

完善評价系统。加强两大评价制度(绿色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建设。

目前,大数据、云技术已逐渐被投放到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应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情况,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的、健康的绿色质量指标体系已经处于进行模式。在这种情形下,各校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打造学业质量评价平台,就显得很有意义。为实现绿色评价,各学校可以建设一个学生数据库。通过数据比对,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学校可以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开展学生生涯规划,发挥长处,不断提升办学综合实力。

教师的水平与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更体现在他们平时的工作表现上。学校可以参照学生综合评价系统,设计教师评价系统,进而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实现对教师的综合性评价。学校可以根据教师评价系统反馈出来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今后几年,各学校将努力创建智慧校园,营造“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氛围,按照“融合创新、深化应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数据化的各项工作,以更好地服务师生,推动学生的全面立体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高中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