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2020-05-11 06:01刘富娟
农家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规划者城乡规划城乡

摘 要:城乡统筹是新时代下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关键途径,能够有效地破解“二元结构”对城乡建设的制约,缩减城乡建设的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发展。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然而由于制度性问题,导致城市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忽视了农村发展的基本诉求,进而导致三农问题的加剧,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而基于GIS技术的统筹规划机制,能够帮助规划者全面统筹城乡间的地理差异,明确农村发展的时代诉求,进而推动城乡建设的协同发展。本文结合GIS技术与城乡规划的理论内涵,探析我国城乡规划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GIS技术;城乡统筹

我国的城乡规划不仅需要注重文化、经济、教育等层面的发展与建设,更需要关注城乡的地理结构、用地性质、地形地貌、建筑物、空间位置等特征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工具、数学模型及统计学原理,明确城镇化建设目标,城乡规划要点及内容,从而确定各项建设工作的发展方向及要点。而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规划者,从空间位置、地形地貌、地质特征等层面,分析乡村发展诉求及城市发展进程,构建出体系全面的规划机制,推动城乡规划工作的长远发展。

一、GIS技术与城乡规划的理论内涵

(一)GIS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GIS技术也称为地理数据系统,是普遍应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的空间数据平台,同时也是在软硬件帮助下,对部分或整体地质地表的相关分布信息进行数据采集、管理、存储、分析、运算、描述及现实的数据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处理与编辑、信息采集及分析、数据管理与存储功能、数据输出及空间分析等功能。能够帮助规划者从地形、地质等空间数据层面,分析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渊源及趋势,确定相应的规划手段及內容。在城镇化建设中,GIS技术能够有效分析城镇化构建问题及发展机理,并帮助规划者进行决策、规划、评估、预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城镇化所涉及的相数据,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二)城乡规划的理论内涵

在新时期背景下,城乡协调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模式,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城乡对立”问题的根本途径。在理论层面,城乡规划是将城市与农村统筹起来,把破解三农问题作为规划的重心,从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明确城乡发展现状,将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作为系统的整体来对待,进而综合分析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居民、农业与工业的发展问题,探索出全新的城乡发展途径,破解二元结构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制约与影响。

二、我国城市与乡村的规划现状

(一)轻农村、重城市思想严重

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规划理念的影响,导致相关负责人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视,虽然城市建设及规划工作拥有较为连续、较为完整的数据支撑,然而由于乡村在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历史“债务”,数据系统较为陈旧、不完整。因此为有效推进城乡规划工作的有序发展,必须提升对农村历史数据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城市与农村在基础数据数量与质量层面上的差异性,给规划战略的制定与落实,带来严峻的阻碍。

(二)城乡规划缺乏功能机制

在城乡统筹规划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工作,致使城乡规划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通常来讲,城乡规划是根据农村与城市反馈的数据信息,进行反复调试与规划的过程,与此同时城乡规划的结果也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整体,信息间拥有着较为紧密的逻辑关系,如果对任何信息进行修改,都将导致整体数据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与变化,不利于城乡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根本原因在于呈现规划缺乏较为系统、完整的功能机制,无法根据数据的动态变化,进行及时地进行调整。

(三)城乡规划数据较为庞大

城乡规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使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较为庞大,既涉及乡村与城市的地质、地貌、地形、建筑物、用地性质及地理位置等数据,还涉及城市与农村的经济、人口、历史及文化等非实体数据。因此,城乡规划的目的不仅包括研究并分析城乡的空间与非实体信息,还需要分析城市和农村与非实体及空间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我国传统的规划体系,难以应对体系庞大的数据集合进行处理,难以满足城乡规划在农村布局、体系规划、专项规划等方面的需求,无法从地形、地质等层面,推动城乡规划的快速发展。

三、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一)归纳并分析城乡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GIS结构主要包括表格数据与空间数据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城乡规划中,GIS技术能够对镇级、村级的调研资料实现表格化处理,使镇边界或村边界的图形数据科学地联系起来,从而在结合图形工具与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图面处理的前提下,归纳出城乡规划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在技术应用中,GIS技术能够通过空间分析功能,总结城乡数据及信息的分布特征,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目标,使乡村数据成为空间规划的决策基础。弥补我国传统呈现规划所存在的定量与定性相脱离、文字与图形相脱节的问题。

(二)分析并明确城乡规划的种类与内容

GIS系统的空间要素分析、缓冲区分析及计算功能能够对城乡规划范畴内诸多设施的地理位置、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归纳出对空间构建程度、服务效率的评价路径。除此之外,缓冲区分析能够有效获得城乡规划内各种积极要素与限制因素的影响范畴,并通过叠加分析的方式,为村庄类型的划分,提供不同的策略。而通过叠置分析的手段,所获得的聚集程度信息,能够帮助规划者规划出相应的发展分区,使城乡发展更具实效性。

(三)构建并制定自动“出图”功能

GIS技术通过对城乡数据和图像的特征及特点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城乡规划的质量。譬如在农村规划中,规划者通常需要为农村聚落制定相应的发展体系。然而在发展机制的数据库构建层面,GIS能够利用出图系统获得村庄所有的“规划图则”,规划者在后期调试与修改中,只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改,便能够自动地生成相关的规划图纸,完全破解了城乡规划数据因逻辑紧密,所存在的重复性规划问题。

四、结束语

城乡规划是推动城镇化发展,构建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是我国经济腾飞、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然而在传统的统筹规划中,规划者往往面临着数据量庞大、数据逻辑紧密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而GIS技术的引入,能够使城乡规划更加智能化、现代化及自动化,提升城乡规划的质量,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苗裔,王鹏.数据驱动的城市规划新技术:从GIS到大数据[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06):58-65.

[2]王雷,张伟一,梁玮男.面向城乡规划专业的GIS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华中建筑,2016,34(04):160-163.

作者简介:刘富娟(1990-09),女,民族:汉族,河南开封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动物医学、水生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猜你喜欢
规划者城乡规划城乡
浅谈中小学财务人员角色转换的紧迫性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90后:精致的自我规划者
庄稼人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