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照顾视角下的儿童短时托管需求调查及研究

2020-05-11 06:00朱婧
知识文库 2020年6期
关键词:被访者志愿者居民

朱婧

1 绪论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实行、家庭规模小型化、双职工家庭工作繁忙等诸多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导致儿童人数占比不断加大、双职工家庭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正是由于此种现象托管市场应运而生,托管需求大。

托管已成为家长的刚性需求,但托管市场相对混乱。基于社会对儿童托管的强烈需求,本文提出在社区建立一种新型的非营利性居民互助组织——儿童短时托管互助中心的可能性,为儿童托管提供多一种选择,更好地解决儿童托管问题。结合社区照顾模式,分析其可行性以及在社区打造社区儿童短时服务机构的问题及对策,最终拓展其覆盖范围,形成可推广的模式。

2 研究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儿童短时托管服务需求及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框架:

在此框架下,本文选取了F市J社区作为研究调查的地点。该社区居民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即一对夫妇和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孩子共同生活)居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向该社区居民发放问卷50份,选取访谈对象7名。

3 研究分析

3.1 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问卷的回收情况,对被访者的年龄、家中实际居住人口数量和其中孩子的数量、孩子年龄、被访者和孩子的关系进行了调查,被访者年龄段在31-40岁之间所占比例最大,其他年龄段也有涉及。短时托管组织针对孩子的年龄段主要是在2-10岁,被访者孩子的年龄在2-10岁的孩子占了86.11%,因此调查问卷相对具有针对性。在被访者中,现在家庭孩子的数量绝大部分是1-2个,家中实际居住的人口数量大部分是4-5人,这也反映了J社区大部分家庭的基本情况。

3.2 居民需求类分析

在被访者中双职工家庭占了70%,孩子有专人照看的比例占了72%,结合笔者在小区发放问卷过程中的调查了解,现在家庭父母上班时间,孩子大多都由祖辈帮忙照看,照看的专人也多为祖辈或孩子母亲。周末收集问卷时,带孩子的多为父母,基本是双职工家庭。工作日时,带孩子的多为祖辈,如若是带孩子的父母,则多为非双职工家庭。

被訪者中,独生子女家庭27户,其中88.9%的被访者愿意将儿童寄放在短时托管组织。多子女家庭22户,其中77.27%的被访者愿意将儿童寄放在短时托管组织。双职工家庭35户,其中82.86%的被访者愿意将儿童寄放在短时托管组织。非双职工家庭15户,其中86.67%的被访者愿意将儿童寄放在短时托管组织。

短时托管组织与其他托管的区别除了在托管时长上短外,短时托管组织还同时担负促进社区居民、儿童互动沟通的职能。被访者希望孩子在组织能得到的服务前三项是书籍阅读、同伴玩耍、兴趣培养。

3.3 居民参与意愿及信任度调查

根据调查,愿意参与社区儿童短时托管组织的被访者占到84%。临时需要出门时,36%选择将孩子交由亲朋好友照看,30%选择把孩子一起带出门,被访者认为这两种方式是比较令自己放心的。仅有12%的被访者会把孩子送去托管组织,短时托管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了解的居民少,尚未成为居民一种好的选择方式。

3.4 托管意义类分析

48%的被访者希望短时托管时长在2-3小时。社区能成立短时托管组织,便能解决孩子短时安置的问题。老龄化的加剧给祖辈照料孩子的家庭增加了困难,社区短时托管组织能提供儿童短时的照料服务,也能给照料孩子的祖辈、父母一段休息的时间。同时,社区短时托管能将有儿童短时照料需求的家庭集结起来,互相帮助、学习提升,也给社区儿童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3.5 组织发展类分析

在访谈时,短时托管组织负责人表示,互助组织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利用居民的力量,解决社区儿童托管的问题。另外,通过这种形式来打造少儿空间,使更多交流项目得以启动,为社区空间创造更多活动经费。

在组织运营的方面,引入时间银行机制,时间银行机制是引入存取钱的概念,将时间看做一种“货币”,志愿者在中心参与志愿服务,不领取任何补贴,就可以将服务时间存入时间存折;在需要帮助时,将时间取出来置换相应的服务,或者物品。来这里短时托管的人,有两种获取服务形式,一种是以志愿时间换服务。如若没有时间,则采用另一种以小时为单位购买服务,付费给中心,中心对费用统一管理。

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即对在社区建立短时托管组织所存在的顾虑或意见,最多的顾虑都是孩子在短时托管的安全问题,其他还有志愿者责任界定问题、志愿者能否具备照看孩子能力的问题等。在意见方面,居民们也积极建言献策,例如在托管安装摄像头与家长手机互联、购买保险、场地布置参照早教中心等有用的建议。

4 问题与对策

4.1 问题

基于对J社区的调查数据,对于社区儿童短时托管组织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4.1.1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可分为场地软硬件设施类、托管服务人员资质类、安全责任界定等。2-10岁的孩子是多动爱玩的,场地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在软硬件设施上充分考虑孩子的安全性,才能将意外发生时对儿童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目前市场托管服务人员资质层次不齐,暴力虐待儿童的新闻频发,居民对安全性问题顾虑较多,对服务人员的资质要求增高。虽然利用社区居民资源照看孩子节省了人力支出,又促进了居民感情,但社区居民毕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一定具备照看孩子的能力。所以对居民志愿者的岗前、定期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再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及早教师,在用人审核上需要牢牢把关。

在安全责任界定上,分为儿童与儿童、组织与儿童的关系。儿童在托管相处,玩耍打闹,磕碰时有发生,不能任何责任都怪组织,服务监督人员是否起到作用,可根据可学校的流程规范进行评定。组织有义务有责任尽最大努力保证孩子的安全,通过树立规范,对志愿者的严格审核、培训,在消防、用水、监控等各方面严格把关,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4.1.2 商业化问题

社区短时托管是基于社区孩子照料需求而组成的纯公益性质的家长互助组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孩子短时托管问题、提升社区居民互动沟通能力,趋别于盈利性质的托管。在可持续发展,资金是维持组织日常运营的同时,避免商业化,不被利益所趋导,在活动开展和组织愿景上要做到不忘初心。

4.1.3 合作化问题

目前F市大部分社区已配有社区综合服务站,其现有场地和人力等资源如若依托社区服务站的联结建立儿童短时托管,将提高居民对短时托管的信任度,同時节约了场地软硬件设施成本,但存在责任归属不清、短时托管组织与社区服务站职能不同等矛盾。

4.2 对策

对打造社区儿童短时托管遇到的这些问题,针对提高社区短时托管组织的实施可能性,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4.2.1 在场地软硬件设施上,可采取“公办民营”的模式,由政府给与场地和硬件设施上的支持,参照早教中心等相关幼儿机构进行布置,避免场地设计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安装摄像头,可与家长手机互联,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4.2.2 在托管服务人员资质上,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服务承接给专业的社会力量,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由组织发起,再链接社会资源如社区居民志愿者、早教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

4.2.3 在安全责任界定上,制定场地管理办法、志愿者管理办法、参照医院、学校等机构实行统一服务流程,编制孩子身体突发不适的应对规范、家长的联系制度、签订免责声明等,同时考虑购买场地险或儿童短时保险。

4.2.4 在人力资源上,充分利用社区居民力量,以居民志愿者为主要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招募居民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及定期培训,提升居民照看孩子的能力和社区短时托管组织服务水平。

4.2.5 在组织运营上,引入时间银行机制,选择短时托管的人可以有两种获取服务的方式:一种是以志愿时间换服务,如若没有时间,则采用另一种以小时为单位购买服务的形式,付费给托管组织,托管组织的管理者对费用统一管理。

4.2.6 在组织监管上,定期公开财务,邀请第三方公益组织进行监督审查,加强监管制度,设置符合公益标准的组织愿景,传播理念和愿景,吸引更多人的加入,并为营造信任、互助、共享的社区一起努力。

4.2.7 明确负责牵头托管的单位,确定相关标准。这是目前市场上托管管理缺失的重要原因。明确牵头单位及相关协同单位的职责,共同推动公共托育政策与标准的制定,规范管理托管市场。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应充分利用社区的便利条件,为居民提供更多样的便民服务,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基于当下社区的资源还未被充分利用和居民链接少等问题,在社区打造儿童短时托管组织,不仅能提供市场稀缺的托管服务,更能链接居民资源,打造社区居民互动沟通的平台,开拓社区照顾的服务形式,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提供社区社会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机遇。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

猜你喜欢
被访者志愿者居民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石器时代的居民
志愿者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北京近八成公众支持补贴换购政策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
八城市调查显示百姓对改革成果评价较高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