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0-05-11 06:00段兴桥谢昊
知识文库 2020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过程

段兴桥 谢昊

1 引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于2019年9月24日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审议并颁布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在新时期内,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便为在普通高等学校内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宏观指导和改革思路。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其精神层面的发展对国家未来走向和发展空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像部,在网络技术飞速普及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青年,在眼界得以开阔的同时,也会接触到大量纷繁复杂信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输出,容易对青年尚未塑造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各级学校便更应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其思想层面的塑造,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借助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等方式培育学生深沉的爱国情感。

2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全球化迅猛发展,民族意识削弱

当前,在国际形势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其中,霸权主义并不仅仅包含不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军事霸权,同样包含对外输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文化霸权主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部分西方国家依凭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宣传手段强势在青年群体中传播本国文化,这一行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大势,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技术、人才资源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配置和交换。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由某一国经济的衰退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也会在较短时间内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意识,青年由于辨别力和自我判断力较低,因此,其全球意识在思想观念中占据主要地位,很容易在别有用心的诱导下相信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同,不再注重本民族经济与文化的独立、繁荣发展,民族意识淡薄。

2.2 不注重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团结和鼓舞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积极投身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提出,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因此,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文化等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构建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形式。但是,在如今的教育过程之中,教师普遍不注重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而言,思政课属于公共课程,相比以起难度较大、在考试中所占成绩比重较大的专业课程来说,难以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大量精力的投入。另一方面,大部分思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利用渲染性较强的语句激发和熏陶学生的情感 ,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为学生呈现出爱国主义精神具体体现的相关事例,并未形成带领学生冲破空洞言语桎梏、以真诚的心灵和情感在仁人志士、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中寻找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与痕迹。

2.3 优秀民族文化未有效渗透入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风霜摧折、艰险考验,与其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对祖国忠诚的传统和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笔者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高校学生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即使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我国优秀的历史及演化出的文明也只是略知皮毛,并未悉心钻研,探索出其文化内涵并借助其完善自身精神境界。由此可见,新形势下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未注重将优秀民族文化及其发展过程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之中,未曾将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作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標。

3 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3.1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科学认识世界发展

了解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对国家文明、历史选择和新时期发展脉络的认同,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方式。因此,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灿烂文化等相关知识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使学生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而振奋、为部分传统文艺形式的衰落消亡而神伤。进而使其树立起传承中华文脉的多样化文化形式的自觉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形成科学的、成熟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另一方面,在科学、系统的文化观念指导下,当代青年投身于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潮流,站在新时代发展路口,应当在未来成长过程中秉持在保持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独立发展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平等交流,在和谐竞争与发展的环境中谋求各国发展路途上的共赢,以自身理念和行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是我国对青年科学认识世界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态势。因此,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在弘扬民族文化精华、培育青年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怀的基础上塑造其国际意识,培养青年从不同角度辩证看待国际情势和问题的能力,使其得以良好有效地解读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中国的繁荣发展与世界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包容意识,鼓励青年以鲜明的民族意识拥抱世界发展格局,拓宽爱国主义的精神意义与价值。

3.2 培育集体价值观念,体现中国精神内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其中的重要自称部分,这一观念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还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在新的时代形势下,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加剧,西方文化不断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化,这些社会要素投射到青年思想领域,特别是对国家的认同和理解方面,因此,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便是教育和引导青年达成价值共识,促进青年理性爱国。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当培育学生的集体价值观念,教育青年一代要以自身实际行动为公共事业作出贡献,树立起学生为集体服务的精神,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3.3 创新思政教育渠道,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在思政课堂上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渠道是将其作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有效措施,而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的基于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倾向,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是,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建构中国发挥重要作用,只有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感悟到知识的真谛、激发起自身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使“爱国主义”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之上,而是使学生真正将爱国主义价值观的理念内化为自身精神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并体现在具体的报国行动上。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展开与“爱国”主题相关的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们得以了解社会大众对“爱国”二字的界定和行为彰显方式,感悟到革命先辈以人生经历,乃至鲜血、生命所书写的拳拳爱国之心,进一步促进爱国主义在当代青年中由情感熏陶转向理念升华。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年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对青年的爱国教育,使其清晰地认识到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理论知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引导下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切实行动,为民族振兴贡献出自身的智慧和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民族过程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MINORITY REPORT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民族万花筒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