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1 引言
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因材施教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理论知识和一些实践的经验,也具备了比较明确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和共同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与其相适宜的教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動性与对学习的热情,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本文对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这在追求教育公平上迈出了相当关键的一步。然而,与此同时,教育均衡又面临着一个问题:教育均衡是指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接受相同的教育,还是意味着满足社会上不同教育的需要。即怎么处理教育均衡与教育差异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找到解决教育均衡与差异的源泉。教育均衡是人们期望的以及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而教育差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均衡教育中要实施因材施教。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有必要在各个方面考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人格的多样性,所处的家庭环境等方面。教师应注意上述的因素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受教育者的独特性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2 教育均衡的几个特征
要找到教育均衡与教育差异的平衡,我们有必要深入认识教育均衡的特征。我认为需要突出教育均衡的以下两个特征:
一是社会公众所要求的教育均衡,应该是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均衡,而不是具体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均衡。每个人的潜质、天赋、兴趣等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接受相同的教育方式。托尔斯顿.胡森也指出,真正的公平应该使每个儿童都有相同的机会得到不同的对待。
二是社会公众所要求的教育均衡,应该是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而不是全部教育资源的均衡。从权利的角度上来说,社会公众只能有权利要求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而无权要求非公共资源的分配模式。托尔斯顿.胡森也认为,教育平等就是能够使得每个人都享有可以入学接受政府办学的教育机会,可以对每个人进行教育进而使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更加平等。其中的政府办学,也仅限于公共教育资源。对于私有的教育资源,民办教育资源,是不应该被要求均衡分配的。
3 小学语文均衡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策略
3.1 根据年龄段实施针对性辅导
教师针对性辅导的成功与否,与低、中、高层次学生的不同程度的提高密切相关。有针对的心理咨询应该从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开始。例如,辅导工具书的使用,文章基本内涵的把握,作文的写作方法等。小学生年级太小,长时间注意力不集中,而且积极活泼。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相对简单直观,概括程度比较主观、直观。因此 对于小学生,教师应该使用更直观的游戏来辅助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日常学习训练的增加,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纪律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此期间,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素质逐步提高。认知水平和事物记忆能力的提高为小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使得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新的特点。因此,对于小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机械基因和图像记忆交叉的记忆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物视觉形象中实现抽象的内在知识的良性超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初中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的严格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最初学会了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接近科学。他们也开始逐步掌握学习汉语的新方法和技能,并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够自己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引导初中生学习语文:一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二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升对于语言运用的各方面能力。
3.2 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对他们的生活很有帮助。每个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基础各不相同,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也有所不同。由于小学生的喜好、情感、性格等各方面存在着不同,所以在观察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时,教师应该采取一种动态的观念以及态度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观念和态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给与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学生的消极因素。这样学生才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进步与提高。比如在布置作业 方面,可以分层次布置作业,成绩好的学生根据课文写一篇相关的文章,而成绩较弱的学生则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和读通文章即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既有利于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也有利于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要结合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 来进行因材施教。
此外,教师在督促学生学好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学生所学的知识是简单和肤浅的。因此,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喜好,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有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喜欢体育,教师可以让他们描述自己运动的心理特征;如果学生喜欢小说,教师可以让他们模仿小说来练习写作,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喜好、专长,还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应以模仿学习为主要方法,让学生用“一对三”的原则,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案例中寻求规则。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应该布置有创造性的作业,来培养他的发散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成长。
3.3 根据基础层次不同制定教学目标
只有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他们的学习水平,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成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遗传、家庭和背景,他们的知识、思想、情感和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不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从而达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换而言之,设定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从实际出发,考虑每个学生的先天差异,从班级、单元、学期目标出发,制定明确、具体的低、中、高层次目标,要求学习困难的学生实现低层次目标,优秀学生全面实现高级目标。例如,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老师要求他们背诵这首诗,写其中的每一个字,理解它所讲述的故事,以及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中等水平学生,老师安排家庭作业让他们感受到诗人的乡愁,并且写一首诗。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搜集和整理一些与传统部分有关的诗歌,并以短文的形式描述不同诗歌中诗人的感受。这样,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成长。
4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具有不同素质和言语潜能的学生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有一个清晰、务实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综合型人才”,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语言学习能力,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充分认识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特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间接兴趣的力量,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尽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稳定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