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者李达伟

2020-05-11 12:18宁肯
大理文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神性主义者宫殿

宁肯

形式主义者李达伟,我忘了是在路上,还是在宾馆,或者在某处,我们有过一段短暂的相处。反正无论在哪里,四周都是山水,弯曲,狭窄,到了高处又极开阔,左右全是天空,非常恢弘,云开云合,整个视域,包括置身的其间,都充满了不仅仅属于自然的形式感。没有什么僅属于自然,但有人认为就是这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不想说上述这种自然形式感造就了形式主义者李达伟,因为太多的书写者虽然生活在各种形式空间却缺少形式感,更不要说成为一个形式主义者。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正推充满荒谬,反推又处处相关像另一种鬼斧神工。形式主义者李达伟就是这样一个只能反推的例子,他的写作处处与那片复杂恢弘的山水相关。

形式,毫无疑问是一种结构,少了结构很难称形式。我们在小说里经常谈结构,在戏剧里也经常谈,却极少在散文里谈。因为结构似是小说戏剧固有,非散文固有,因此我们也很少谈及散文的形式。比过去进步了一点的说法是“形散而神不散”与“神散而形不散”都已成立,但这里涉及的“形”仍止于散还是不散,是单线的,因为这里的“形”散或不散仍缺少结构,即形式的意义。33岁的李达伟的这部作品改变了这种状况。他当然不是第一个改变者、一个有着形式感的开拓者,但他却是一个在我看来让散文的形式有了一种“固有”的感觉,就像小说或戏剧有“固有”一种结构一样。这一点非常难得,自然与李达伟身处云南大的山水之形式感有关,但更与他的阅读有关——他是那么酷爱阅读,甚至是阅读本身。因为书他几乎是一个高度文本化的人:书与自然各成为一种镜子,映成了相互映照的李达伟。

形式主义者李达伟《记忆宫殿》共35个章节,每个部分由“前文,正文,阅读”三个部分构成,结构相同,然后由这些结构相同的结构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正像所有建筑一样,局部构件相同,所构成的整体又是另一种空间。整体与局部既独立又相关,因而也带来一种“固有”形式特征。我也看过别的有形式感、有结构的散文,但像形式主义者李达伟这么稳定、有统一性、像某种网状的比如埃菲尔铁塔那样的稳定性结构的散文还是非常少。形式要有个性,要固执,每个局部都是重构,整体又是另一种东西,才能称为形式主义者。

好了,现在是否需要为“形式主义者”证明?

不,但要说清的是,我们太缺少形式主义者。不要说真正的形式主义者稀有,就是通常贬低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也稀少。原因这里就不说了,结果则表现为对形式主义的弱智,对形式不敏感,迟钝,扁平,以为“内容为王”,结果反而导致内容贫乏,平常,平庸,凡此种种,都是与无知无畏地蔑视形式有关,与所谓“务实”有关——殊不知没有有力的乃至创造性的形式,怎么可能做到“务实”?事实上某种意义“实”是由形式创造出来的,越是“实”的东西就越需要“形式”,甚至形式主义。李达伟曾生活在边陲县城,那地再“实”不过了,但也实得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与任何一个边缘县城没什么区别,一句话太缺少“形式”,也好,这倒也逼得李达伟反而走上了一条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真是恰到好处妙处:我们终于有人在最“实”的地方搞出了最形式主义的东西,因而使县城的“实”不再千篇一律。因为形式改变了“实”,甚至创造了“实”,但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李达伟的“实”,这种“实”既熟悉又陌生,既陌生又熟悉,既深扎,又超越。《记忆宫殿》的每一章由形式感极强的三个部分组成,却将最“实”的边陲县城纳入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行为。但李达伟则轻描淡写地说:“三个部分貌似无关,又希望几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让文本的精神内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和延伸。”展开文体我们看到,在由最“实”的“看守所”“理发店”“福利院”“录像厅”“武装部”“狮和村”“酒厂”“供销社”“小餐馆”“教学楼”“农贸市场”“电影院”……诸构件构成的太实、太寻常、太习焉不察、太难解难分的日常事物中,李达伟说出上面的话,难道不让人惊讶吗?他随手抛出一面魔镜便将上述现实收入镜中。看起来轻松无比,实际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就是形式主义。

荷兰画家伦勃朗有两大特点,一是善用光,二是画了许多普通人,由于他善使用光,他笔下的普通的人不再普通,有了一种神性。普通与神性是一种对立的东西,在伦勃朗这里统一起来。形式主义者李达伟构造的“前文”与“阅读”,也是打在普通事物“正文”上的一种光感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李达伟在写作《记忆宫殿》时也是一个将普通与神性统一起来的艺术家。

最后,一点题外话,或者也是一种双重的错觉——谁知道呢?我想说:“如果《记忆宫殿》是一个人晚年的作品,那么无疑问是他的高峰,如果是一个年轻人的作品,则真是后生可畏。”有趣的是,作品的晚年特征非常明显,回溯的,记忆的,思辨的,凝视的,自语的,但李达伟又是个年轻人。

猜你喜欢
神性主义者宫殿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春·遇见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
阿掘的宫殿
柏拉图主义者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你是柏拉图主义者还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这是最漂亮的营地,这也是我惟一一次住在宫殿里。”
爱情“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