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薇
苏州评弹与昆曲、园林并称苏州“文化三绝”,又与昆曲、苏剧并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是苏州乃至江南的一张文化名片。数百年来,苏州评弹名家辈出、书目繁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泛流行。2006年,苏州评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2018年组建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就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苏州评弹等优秀曲艺曲种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能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也能成为振兴曲艺的有力抓手。本文主要以苏州地区的评弹发展为例,从生活、场景、内容三个维度探讨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为文旅融合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生活维度:赏评弹魅力,品苏州生活
游客旅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从重复功利的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到异地欣赏别样风景,体验别样生活。特别是在当今快节奏城市生活中,人们更渴望有“慢生活”的调剂。而翘足品茗细听评弹便是苏式“慢生活”的一种程式。
(一)苏州评弹是苏式“慢生活”的生动表达
传统评弹讲求说表细腻,尤其注重对人物心理和事物微末处进行细致刻画。如长篇弹词《珍珠塔》中,陈翠娥小姐下楼见方卿,十八级楼梯下了大半个月。在下楼的脚步中,陈翠娥复杂的心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长篇评话《水浒》中石秀要劫法场,一连六天,石秀的腿还搁在酒楼的栏杆上,直到第七天才跳下去。评弹演员用有条不紊、细腻曲折的说表,营造了一个个或儿女情长、或快意恩仇的世界,使听客们沉浸其中、欲罢不能。而每天在紧要关头收束关子,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听客只得“破工夫明日早些来”,等待着陈翠娥下楼会见小方卿,石秀大闹大名府。如此反复,不知不觉间一部书听了两三个月,听客在前脚懊叹完“逝者如斯夫”后,后脚又开始听《三笑》《玉蜻蜓》,与书中人同乐同悲。如此往复,苏州评弹一点一滴浸入了苏州人的日常,表现了苏州文雅秀致的特质,也成了苏式“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来苏州旅游的游客,不妨找一家书场,于“两行茗碗静无哤,中安高座景双双”中,欣赏评弹“绮语清音相间作,绝妙当场丝竹肉。一串珠喉逐晚风,百啭新莺出幽谷”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评弹书场是苏式“慢生活”的活态样本
如果说苏州评弹是苏式“慢生活”的最佳表达,那么评弹书场就是苏式“慢生活”的活态样本。数百年来,以评弹表演为主,辅以品茗和偶尔的交谈,书场慢慢构建起了一种“慢生活”的文化气场。
明清时期,苏州城内的茶馆星罗棋布,所谓“十家点缀三茶室,一里参差数酒楼”[1],就是此景的真实写照。很多茶馆还兼营书场。康熙六十一年(1722),昆山人章法(号瓶园子)在《竹枝词》中曾这样描写苏州弹词演出的盛况:“不拘寺观与茶坊,四蹴三从逐队忙。弹动丝弦拍动木,霎时跻满说书场。”[2]乾隆以来,评弹几乎成为苏州市井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国时期,除了传統的茶楼书场,很多饭店、舞厅也内设新式书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评弹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发展渐趋艰难,书场也逐渐零落。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0年,为保护开发评弹演出阵地,苏州市政府陆续出资恢复、翻建了和平书场、梅竹书苑、光裕书厅等书场。在苏州评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之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除继续增加书场数量外,还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如对坚持演出长篇的书场进行奖励。据苏州市演艺行业联合会秘书长尤志明介绍,截至2019年底,苏州市城乡有各类书场120余家。还有一大批社区公益性书场正在兴建。这既能保证苏州评弹的传承基础和市场活力,又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听书。
云书场是实体书场的延伸。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在《曲艺传承发展计划》[3]中也特别提到:“鼓励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和各类表演团体与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直播平台等开展合作,探索设立曲艺电视书场、广播书场和网络书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演播活动,拓展发展空间。”近年来,在抖音、快手、酷狗、喜马拉雅等新兴传媒平台上,受众不仅能欣赏经典、观看直播演出,还能实时与演员交互、发表评论。云书场的兴起,能有效增加评弹艺术的黏性,使很多潜在的游客因喜爱苏州评弹而对苏州产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文化憧憬。
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当下,文化、旅游的内涵向“大文化”“大旅游”延伸。作为苏式“慢生活”代表的苏州评弹,正散发着强大的文化吸引力量。
二、场景维度:融多样场景,展江南文脉
好的场景是优秀旅游创意的重要载体,苏州评弹在“说噱弹唱”中把苏州文化秀雅文质的风貌传递给受众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对苏州的好奇度,进而在心里构筑起旅游场景框架。所以如何正确发挥苏州评弹的场景表现力,这是文旅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场景一:评弹+景区
江南园林、苏州评弹是苏州旅游的两块金字招牌,在古朴典雅的园林景致中观聆弦索琮铮的评弹演出,当是最美的艺术享受。苏州很多旅游景点都设有茶室,而设在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怡园、耦园等古典园林里的茶室,评弹意趣更浓,是欣赏评弹的绝佳场所。
场景二:评弹+历史街区
平江路、山塘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旅游热点。除了小桥流水的独特风貌,富有情调的商铺聚集的众多评弹茶座也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都挺好》《金陵十三钗》《盗墓笔记》等一批影视剧中苏州评弹主题曲和背景音乐带来了辐射效应,一些评弹茶座甚至成为“网红店”,引得游客、市民纷纷前来“打卡”。
场景三:评弹+科技
旅游消费的第一特征是视觉消费,旅游演艺首先要“吸睛”。苏州评弹与旅游融合,原汁原味地呈现是一种风格,与其他艺术门类、科技手段结合也是一种趋势。如在木渎严家花园演出的《遇见姑苏·木渎往事》,就融合了苏州评弹、昆曲等苏州地方文化元素,同时应用裸眼3D技术虚拟场景,营造了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为游客创造一场视觉盛宴。科技创新必将进一步拓展苏州评弹的演出空间和表现形式。
场景四:评弹+江南小剧场
2020年苏州重点打造的夜经济品牌“姑苏八点半”将推出一系列具有苏州特色的精品演出、夜游线路和消费活动,演出是重中之重,一批围绕古城文旅片区展开的“江南小剧场”将在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等地策划多台演艺节目。届时,苏州戏曲博物馆评弹书场、金谷里艺术馆、琵琶语评弹茶楼等一批演出场所也将被纳入其内。通过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品牌打造,苏州评弹的旅游演艺市场必将绽放新的光彩。
三、内容维度:创独特内容,推文旅产品
发掘地域文化——提炼文化特质——锻造、推广文化产品——获得文化效应,这应当是文旅融合的正确“反应链”。而作为文旅融合的源头,重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质内容,是文旅融合厚积薄发、钩深致远的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苏州文化内容中的关键一核就是苏州评弹,所以苏州评弹与苏州的历史渊源、在苏州的发展脉络、发展中的珍闻逸事等,均可成为苏州文旅融合的创意源头。总而言之,文化和旅游融合就是文旅IP(Intellectual Property)发掘、衍生并形成文旅产品的过程,而与吴文化水乳交融数百年的苏州评弹则是内容的重要宝库。
(一)打造“光裕”品牌
取“光前裕后”之意,成立于清朝年间的“光裕公所”是评弹界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行会组织,1912年更名为“光裕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市评弹团成立,光裕社旧址第一天门8号成为团部所在地。光裕公所创始人王周士的生平典故、光裕社的发展演变、“光前裕后”的精神要义等,都是可供開发的文旅资源。2019年1月,苏州市评弹团搬迁至位于竹辉路的苏州戏曲传承中心。第一天门8号的光裕书厅经过改造后,白天演出长篇,主要服务老年听客;晚上经营夜书场,打造光裕夜经济品牌,融入了观前夜经济圈。
从2013年起,苏州市评弹团推出“光前裕后”演出品牌,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光前裕后·苏州弹词流派演唱会” “光前裕后·苏州弹词名家新秀展演” “光前裕后·苏州评弹名家名段展演”“光前裕后·苏州弹词折子专场”等系列演出,为苏州评弹传承传播打造了品牌,为青年演员搭建了平台。文旅融合下,“光裕”品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可以探索从演出品牌拓展为苏州评弹文旅品牌的可能性,将第一天门8号打造为苏州评弹的朝圣地和著名旅游打卡地。
(二)办好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从2000年开始,苏州就定期举办三年一届的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7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不仅是曲艺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全国的评弹票友集中欣赏高水平演出的机会。从2019年全国各地举办的艺术节来看,艺术节走向文旅融合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地推出艺术展演和其他特色文化活动、旅游线路等。当下是文旅融合的时代,也是技术革新、媒体融合的时代,2021年苏州举办第八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时,可以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展艺术宣传方式和传播途径,打破文化旅游线上线下传播壁垒,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共同参与艺术节活动,进一步提高评弹节的影响力,使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成为城市文旅品牌。
(三)让文艺作品为苏州文旅代言
千年前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至今仍是苏州重要的文化表征之一,而《白蛇传·赏中秋》中“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尽无尘”的唱词更是把山塘美景、苏州评弹和古老传说联系到一起。近年来,许多影视剧用苏州评弹做背景音乐、主题曲,如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主题歌《秦淮景》、电影《盗墓笔记》中的苏州评弹《淡化》、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背景音乐等。借影视剧IP效应可以推动苏州文化旅游,如《都挺好》就带火了同德里等取景地,也带火了平江路的评弹茶馆。
苏州评弹作品的篇幅可长可短,在演出场地、道具、服装等方面要求相对简单,很适合作为文旅融合题材作品的载体。如2019年有部苏州评弹混搭Rap的作品《幸福苏州人》,既将苏州旅游的热门景点写到了唱词里,也展现出了苏州评弹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
文旅融合,对曲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苏州评弹要在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内视,在保持艺术本真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自身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加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探索与旅游相关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本文为2019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文旅融合下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传播传承保护利用研究”(立项编号:19YB51)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潘超、丘良任、孙忠铨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2] 苏州市文化局编:《姑苏竹枝词》,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
[3]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通知》,2019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作者: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