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应的培育,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活动进行了相应的关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选择了将小实验带到课堂之上,帮助同学们尽快地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提高对于物理原理的认知高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在本文之中,本人针对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谈谈个人看法,并且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相信可以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作用;应用策略
一、 引言
随着学习的深入,一些初中生开始认为物理知识枯燥乏味,并且难以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高,难以和教师进行及时的互动和交流,使得一些问题形成了堆积难以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是大大降低了。虽然教师引入了一些物理小实验,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本文中,本人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问题,以及小实验在物理教学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现状展开正式的讨论。
二、 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作用的体现
(一)小实验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
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活跃,如果在课堂之上教师不能够将其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学生有可能有搞小动作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也会大大降低。而物理小实验的有效渗透和大量添加,可以帮助同学们尽快地集中注意力,和教师进行更多的积极互动和有效交流沟通。学生在课堂上会对这些实验进行更多的探索和了解,在参与的过程之中可以尽快地熟悉内容,提高自身的物理知识效率。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真听讲,对于一些具体的物理知识,可以进行更富有效率的探索。
(二)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事物的学习都需要有兴趣,作为先前引导才能体现其作用和价值。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之中也更是如此。小实验正是一个引导同学们进行物理学习的手段。在同学们亲自操作和体会的过程之中,小实验的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彰显和体现。并且会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之中,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更应当带领同学们感受物理知识的迷人之处,而物理小实验正是这样的媒介。对于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特殊的物理材料,正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才增加了对于他们了解的程度和兴趣。并且在教师高效率的引导之下,同学们建立了自己的物理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兴趣的有效帮助之下,同学们的物理学习效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从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良性的价值。
(三)小实验可以帮助物理教师提高教学的效率
构建高效率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所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高度的运用现有的教学器材和教学设备,取得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构建其高效率的物理课堂,并且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呢?就需要我们物理教师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小实验的高效运用,使得这一切都成为可能。物理实验犹如课堂的点睛之笔,在物理教师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的熏陶和绘染之下,这些小实验点缀在课堂之中,成了一个个课堂效率提升的力量倍增器。正是在讲解这些小实验背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之中,同学们和教师才进行了更为准确和更为高效的互动活动,并且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更新,为构建高效率的物理课堂发挥了正确的作用。
三、 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实验在物理课堂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部分问题
作为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物理科目,本来应当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的能力。但是,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却在物理课堂上盲目地讲述物理知识,对于一些实验知识也是一笔带过。以中考的要求作为授课的标准,中考不考的内容则不做详细的论述,中考所必考的知识点则进行不厌其烦地讲述,看似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应试的技巧,提高了同学们的应试能力,实际上对于学生个人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产生了反面的作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错误的教学思想和学习思想,甚至是教学方向产生了相应的偏移,学习的方向也陷入相应的误区之中。对于小实验的重要价值和运用方法的不了解,使得这一有利的教学工具无法为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之时,对于课本上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以及光学实验视而不见,没有对于他们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学生难以做到深刻的体会光学知识的魅力。在初中物理课堂之上,学生本来应当是主体,教师应当是引领者。但是在部分物理教师的课堂之上,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成了主宰者,学生成了被动应对者。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率的交流互动也使得相应的教学问题愈演愈烈,难以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应对。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的疑难问题,本来应当依托于现有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幫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物理知识思索习惯和探索习惯,才能解决相应的疑难问题。但是,由于师生互动交流不足,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相应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无法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运用小实验的过程之中也是如此,对于小实验的具体运用情况和具体运用问题并不能进行及时的了解。有的小实验不太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现状,有的小实验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同学们参与的兴趣和欲望,也使得小实验的运用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使用效果并不能进行及时的把控,对于先进的运用理念和运用方法,也不能进行及时的借鉴,使得投影仪仍然在单纯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得计算机仍然是没有被高效率的运用。以上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对于小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高效运用而言产生了阻碍的作用,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应对和解决。
四、 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和方法
(一)根据课程内容合理的设计物理小实验以提高其运行效率
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符合同学们的预期需要,符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才能更好地得到同学们的参与和配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在运用物理小实验的过程之中,更是要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安排来设计贴切的物理小实验。例如,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关于《弹簧和弹簧测力计》这一部分的内容之时需要引入新的力学测量仪器,如弹簧测力计和握力计等内容,一些教师就根据自己的课程实际内容合理地安排了弹簧测力计的运用小实验。首先这位教师将课本上弹簧测力计的具体运用方法和原理进行简单的讲述,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然后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弹簧测力计和一些简单的道具,如两个鸡蛋、一个土豆、一本书。然后按照事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物体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提着装有两个鸡蛋的薄袋子,弹簧测力计所显示的示数大约是1N,和以前講过的知识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相吻合。既切合了以前所讲述的知识,又和课堂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促进了小实验的运用效果的体现,使得小实验的运用效率大大增强。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小实验的渗透和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在我们进行具体知识讲解的过程之中,更应当如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活跃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得同学们放下拘谨,进行仔细的学习和认真的思考。对于教师所讲述的物理知识,可以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例如,在讲解《乐音和噪声》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之中,对于噪声的防治以及噪声的危害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精彩的讲述,才能使得同学们对于噪声的产生根源以及在产生阶段、传播阶段和收听阶段的防治进行了解,加深认知。此时小实验就派上了相应的用场,物理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防噪声耳罩分发给同学们,然后用各种工具进行敲打,制造相应的噪声,按照事先画好的分贝等级进行相应的判断,对于耳罩的功效进行相应的探索,使得同学们跃跃欲试,并且群策群力,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更多的实验设计。教师在此时带领学生所设计的物理小实验,更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了相应的彰显,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使得物理小实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 运用物理小实验突破物理重难点知识的束缚
物理知识需要同学们进行仔细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才可以进行卓有成效地运用,对于一些难题和重点知识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而物理小实验的使用可以帮助同学们缩短相应的学习周期,尽快地突破物理重难点知识的阻碍。在物理小实验运用的过程之中会拉近同学们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减小二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二者进行更为高效率的交流活动。例如,我们在讲解关于电学的知识——欧姆定律的过程之中。学生对于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以及电压对电流的影响感到疑惑不解,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解决,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此时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设计相应的电学小实验。将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都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进行小实验的设计。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量的变化观察对于电流的大小,通过增加电池的数量改变电压的大小,观察电流表的数值变化。学生对电压和电阻电流之间的客观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成功地突破了欧姆定律的阻碍,并且掌握了这一重点知识,突破了旧有的束缚,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出了良好的铺垫。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普通的初中物理教师,我们更应当对小实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相应的更新和挖掘,使得小实验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相关的展示和设计,从而帮助我们学生尽快地熟悉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在提高小实验运用程度的过程之中,更应从同学们的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小实验的作用,进行不断地教育更新和教学改革,使得小实验的作用更加的突出,应用更加广泛,帮助同学们尽快地建立起相应的学习习惯,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福.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甘肃教育,2019,627(7):65.
[2]田岷.“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区,2017(6):93.
作者简介: 柳志勇,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