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以声画同步、影音结合的方式传播信息,具有直观性、传播符号的多元性和与受众更强的接近性等特征,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进步和媒介竞争的加剧,媒介之间的新闻竞争向纵深发展,电视新聞在注重迅速及时的动态信息发布的同时,也逐步转向提供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层解读。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基本形态,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电视新闻专题已成为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报道形态。
关键词:电视 新闻 专题 采制
新闻专题节目往往专门针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围绕新闻事件展开比较详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报道,它比消息新闻更详细、更具体、更透彻,是消息新闻的延伸和拓展。它与新闻消息类节目互为补充,是新闻类节目中的重要节目类型。其定义可以概括为: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就重要新闻事件或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制作的电视新闻报道。从概念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专题由“电视”“新闻”“专题”三个关键词组成:“电视”规定了它的外延,即它的表现与传播形式是电视,与报纸、广播等其他媒介形式相区别;“新闻”则规定了它的内容性质与社会功能,与社教、体育、文艺等其他类型专题节目相区别;“专题”规定了它的内容构成与结构方式,与消息类新闻和杂志型新闻相区别。
电视是一种以影音组合传播为特色的媒体,也是一种线性传播的媒体,对内容丰富庞杂的新闻专题节目来说,为了优化主题的传达,提高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必须讲究叙事技巧。这就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取舍?采用什么样的叙事结构?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来传达主题?这是每一期节目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丰富的表现手段和良好的叙事结构可以将节目理念和主题巧妙地传达出来,生动具体而不僵硬空泛。将叙事技巧贯穿在节目采访和制作的整个流程。只有做好选题、精心拍摄、巧妙构思,才能在后期的编辑中讲出好看的故事,传达深刻的内涵。
一、精心拍摄
电视新闻专题主要的表达手段是现场画面与现场音响的组合,对前期拍摄过程做好充分准备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然新闻事件随时都在变化之中,记者无法预知现场的真实情况和发展态势,但是从专题报道的目标出发,仍然有一些规律可循。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拍摄预案
新闻专题涉及的事实千头万绪,新闻现场的情况复杂多变,制订拍摄方案要考虑到多种可能性,制订备选方案。拍摄方案应该包括采访哪些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拍摄方式等。拍摄方案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到后期用到的表现形式,根据事件性质和报道意图采用不同的采访和拍摄方式,
(二)注意发现和捕捉细节
电视媒介最富有表现力的是典型的细节。电视新闻专题必须注意发现和捕捉能够表现事物特点的细节画面。因为人物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下意识的动作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所以要着重捕捉那些富于特点的情节、细节和现场声音。来自现场的画面和声音不仅能够增强节目的直观性和表现力,还可以对深化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巧妙安排结构
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内容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本身充满了无穷的变化和生动精彩的故事,新闻专题不仅要把事实完整、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还要通过适合老百姓观赏口味和心理期待的方式讲述。好的电视新闻专题就像一部构思精巧的故事片,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睛和心理,在陈述事实、传达思想的同时,为观众呈现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一)展示冲突,设置悬念
电视是线性传播媒体,观众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时间流程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走向和结果,而新闻事件最具有冲突性和故事性的情节往往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因此,将新闻事件中最精彩、最具有戏剧性的情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展示出来,往往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可以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对后续内容的收视期待。业内人士认为,电视新闻专题应该在节目开始的前10秒之内就要将电视新闻专题的最有冲击力的冲突和悬念展示出来,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收看欲望。
(二)展开故事情节和高潮
新闻事件由开端、发展、高潮等若干部分组成,如何合理展现事件的情节,使得新闻事件的讲述摆脱时间流程的限制,既符合真实性原则,又显得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需要记者具有驾驭事实材料的高超水平和较高的叙事技巧。新闻专题节目一般选取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其题材本身具有高度的受关注性,但这并不排斥利用叙事技巧将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记者需要将掌握的事实材料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故事进展的曲折性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叙事结构。
(三)善用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是构成深度报道的重要成分,它的恰当运用可进一步加深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说服力和表现力进一步加强,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或是新闻人物的了解更深入、更全面。类似事实的对比,可以增强事实证据的说服力,使节目变得视野开阔、大气;对人物、事件背景的历史追溯可以展示新闻事件背后的动因,帮助观众把事物置于特定环境、条件中去理解、分析,从而引出深层次的思考。而在节目的叙事过程中,恰当穿插背景材料,不仅能调整节奏,还能起到过渡和转折的作用。
三、优化电视表现元素
一个电视新闻专题,从片头、标题、字幕、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特技到片花等,都是节目构成的有机部分,综合运用这些电视表现手段,可以更好地为表现客观事实、传达节目理念服务。
(一)标题
标题是提示电视新闻专题内容、体现主题的最简要的部分,好的标题不仅能一目了然地让观众了解节目的主要内容,还能让人看出节目所要传达的倾向性和观点。
新闻专题的标题应该突出主要事实,从标题上就能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专题节目,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或突出悬念,或突出质疑,或突出内容的重要,或突出人情味,总之,要使人们通过标题对节目产生收视的期待心理,吸引人们锁定节目。
(二)片头
片头是对电视新闻专题整体的简要介绍,通过简洁的语言提示主要内容,提出主要问题和报道意图,它比标题更为具体,通常采用節目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画面和同期声来表现。
(三)同期声
同期声是来自新闻现场的声音,包括了采访对象和记者的语言、现场声响。同期声是增强节目真实感的有力手段,有现场特点的同期声配合现场画面是电视叙事语言的最主要手段,也是表达情感和议论的主要渠道。
四、精心写作解说词
电视新闻专题的解说词一般分为现场解说和演播室解说两种;按照播出方式,还可以分为出境记者的现场解说和画外音解说。解说词用来叙述主体事实,对画面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也在节目行进过程中起到转场和过渡的作用,是电视新闻专题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专题,解说词的风格也互有差异。电视主要通过画面语言来传达主题内容,解说词对于画面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对画面内容的重复,因此解说词必须能够揭示画面的深层内涵。记者对事件的总结解说通常都具有点明主题的作用,例如《解读民工荒》的最后一段解说词:
农民工们用“脚”发出的抗争,虽然无言,但却那么强烈。虽然无助,但却充满了渴望。它给我们留下的是深深的思索和默默的等待……
这段解说虽然简短,却点明了民工荒背后的深层背景,还提出了民工的无奈和希望,为问题的解决指出了方向,深化了节目内涵。
五、巧妙利用字幕,增加表现形式
在电视新闻专题中,字幕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配合解说词起到强调和补充的作用。
六、合理利用音乐
在电视新闻专题中,音乐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表达手段。音乐大致可分为叙事性音乐和情绪性音乐两种。
叙事性音乐表现客观事实的表述,配合画面和解说词,起到加强节奏感的作用。同时,叙事性音乐的存在避免了某些场景和画面的单一性,在场景转换中起到过渡作用,对陈述内容也是一种形式上的调剂。
情绪性音乐是另一类重要的音乐类型,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起着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增强节目感染力的重要作用。目前,新闻性专题在叙事结构上越来越多地向故事化靠拢,除了客观真实地传达事实,还追求故事的好看,合理安排情节。
七、恰当运用动画特技
电视新闻专题涉及的新闻事实比较复杂,对事实的说明和解释需要动用多种表现手段,恰当使用动画特技可以使一些难以拍摄到的画面和不容易解释的内容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新闻调查》栏目拍摄的《谁动了我的隐私》节目中采用了一段动画,说明现代社会个人信息被通过电脑、互联网等渠道泄漏的状况,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增添了节目的表现元素和感染力。
八、结语
电视新闻专题主要关注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并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题材,针对那些普通公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问题和疑惑,通过对新闻时事进行详细的调查、展示和剖析给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答案,帮助人们认清事实真相、解除疑问。因此,新闻专题节目无论是树立正确认识还是批驳错误观念,都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作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节目形式,新闻专题节目承担着追求事实真相、揭露丑恶、弘扬美好、普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功能。因此新闻专题在客观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往往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推进节目,传达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形成正向的舆论氛围,对社会公众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秀芳.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专题的编导意识研究[J].科技传播,2018(11).
[2]刘彦风.凸显电视新闻专题选题的时代感[J].西部广播电视,2018(11).
[3]刘美环.电视新闻专题配乐经验谈[J].新闻战线,2017(20).
[4]吴展立.网络短视频挤压下电视新闻专题制作手法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8(16).
(作者简介:娜仁托亚,女,本科,内蒙古大兴安岭电视台,中级,研究方向:新闻采编)(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