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鹤
摘 要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方面还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那就是水稻虫害问题。水稻虫害问题严重阻碍了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对谷物产量以及谷物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也对这些防治药剂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 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施用方法
近年来,针对农业方面所需使用的各种防治水稻害虫或疾病方面的药物,得越来越多,并且防治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水稻虫害问题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所面临的一大疑难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1 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的使用现状
在水稻种植方面,许多水稻种植人员会接触到农药,因为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水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保障水稻的质量,可以对水稻使用各种各样的药剂。但是在进行药剂选择或者使用的时候,要科学性的选择化学农药,并且在使用的时候要合理的调配使用。因为水稻种植出来所产生的谷物,主要是由人来进行食用,所以更加要注重化学农药的质量。在进行水稻虫害防治药剂的选择的时候,要选择较为有效的药剂。并且药剂的质量要好,在使用后,残留到谷物之中的化学药品要没有或者非常少,降低到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程度。
目前,在我国的主要水稻种植区域进行水稻种植的农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水稻种植难题,由于近年来地球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因素,导致水稻出现虫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频繁地发生。而大多数农民由于自身的问题或者市场导向的影响,在进行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选择的时候,所选择的药剂科学性较低且针对性较差。在进行药剂施用的时候,他们对于水稻生长的确切时间以及阶段把握不够精准,就导致使用药物的具体时间不够精准,这就会降低药剂的效果或者影响到水稻的质量。在进行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使用的时候,水与药的调配比例掌握也不够精准,主要是依赖自身的经验以及感觉进行调配,这就会大大的降低药剂的效果或者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及系统的整理,让更多的人能够对药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解以及掌握。
2 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分析
2.1 针对稻纵卷叶螟的相关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针对稻纵卷叶螟的相关药剂具有多种,当然,同一种药剂也可能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与功效。第一种是毒死蜱,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量应当是600-720g,在使用中应当注意使用的时间是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孵化的高峰期到其后面两天内进行使用。使用方法主要可以与水进行勾兑,用喷雾的方法进行使用。第二种是氟虫腈,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量应该是30-87.5g,使用的方法与毒死蜱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喷雾对水稻进行使用。使用的具体时间也与毒死蜱的时间相同。但是这种药物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所以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这种药物对虾或者蟹有着较高的危害性,所以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将种植水稻的田进行污染了,更加不要将药物投入到虾蟹类的养殖池之中。
2.2 针对二化螟这种主要水稻害虫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二化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水稻害虫,并且发生频率较高,繁殖速度较快。针对他说研制出来的相关药剂主要有好几种。第一种是三唑磷,在一般情况下,它的使用分量应该是300-450g。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使用的频率,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年使用一次就够了。使用的时间主要是集中在二化螟的卵孵化的高峰之后的5-6天,使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喷雾进行使用。如果二化螟的虫害问题发展较为严重的时候,每年就可以使用两次。第一次可以是在它的卵打到孵化高峰期之前的1至2天。然后中间间隔六天或者七天之后,再进行第二次药剂使用。第二种是氟虫腈。一般情况下都使用分量应该是30--87.5g。使用的具体方法以及使用的时间与第一种三唑磷是一样的,在发生虫害较为严重的时候,也需要使用两次。当然,通过不断的研究以及长期的实验,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关于主要虫害进行防治的各种药剂产生。在以后,这些对水稻主要虫害进行防治的药剂种类将会变得越来越多,质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的水稻种植方面,要想提高水稻的产量,保障社会的平稳发展,就需要在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方面加大研制力度。只有不断的使用高端的科学技术,研制出有效的虫害防治药剂,才能够提高水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的效果。同时,也要让水稻种植户能够对水稻虫害防治药剂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恰当的使用,对水稻主要虫害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才能够普遍的提高我国水稻种植的产量,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姜俊峰.南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87.
[2]何龍维.水稻病虫害主要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14(36):74- 75.
[3]杨富有.常见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24):95.
[4]刘康城,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规程[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9):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