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运行效果及创新策略实证研究

2020-05-11 12:18邱家洪石加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模式

邱家洪 石加友

摘 要:重慶交通大学探索构建的思政课“三环四化”实践教学模式,立足于教学供给侧改革视角、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系统论原理,较好解决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覆盖难、组织实施难、内容碎片化、主体被遮蔽等问题,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正逐步显现。与此同时,模式自身的缺陷及运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后,应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实现路径,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运行平台,着力提高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运行效果;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1-0042-05

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对重庆、上海、厦门、福州、武汉等地高校同行改革做法进行考察学习的基础上,自2011年开始探讨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逐步形成了基于立德树人,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独立开课、独立运行”的思路。同年12月,成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培训指导中心。2012秋季学期开始,从各门思政课中划分出3个学分而设立的本科各专业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正式开课。经过6年的课程运行和改革探索,重庆交通大学具有显著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三环四化”实践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并于2017年入选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

“三环”,即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社会调研、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大环节有机统一。《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由社会调研、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大环节、三大内容构成,学生在指导教师班级动员、培训、指导下,顺序提交三个申请、完成三环活动、提交三个报告,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得课程学分。

“四化”,即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课程化、一体化、信息化、自主化”四化同步实现。在统合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开设“独立运行、独立考核”的必修课——《思政课综合实践》,实现教学组织课程化和教学供给一体化。同时,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运行信息化、学生实践自主化。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运行的成效考量

为了全面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的运行情况,客观评价模式运行的实际效果,并探明其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优化提升,笔者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训指导中心负责人的身份,再次牵头组织对2016级8个学院12个专业的500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实际回收问卷471份,回收率94.2%。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为417份,回收问卷有效率83.4%。问卷分别由担任《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的10位指导教师,向笔者指导的班级发放。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合此前我们持续开展的相关跟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已得到有关各方认可

重庆交通大学一贯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尤其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给予特殊支持政策。2015年10月,学校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训指导中心”纳入校本科审核评估重点建设项目,资助经费22万元,并配备专用办公室和培训室。与此同时,每年向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训指导中心单独提供1万元的运行经费。马克思主义学院也配套提供1万元的办公经费支持。

伴随重庆交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影响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同行前来学习交流。截至目前,已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广西钦州学院、湖南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玉林师范学院等20多所高校同行前来学习交流。其中部分学校直接或间接采用了成果。

2018年8月14日,华龙网以“重庆交通大学打造‘三环四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为题,对学校探索构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2018年9月12日,新华网以“依托网络信息技术 重庆交通大学打造‘三环四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为题,对学校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路径进行了报道。

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亲历者,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从“关于你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认可、认同的程度如何?”的调查来看(见表2),有11.8%的学生“非常认可”、40.5%的学生“很大程度认可”、41.5%的学生“比较认可”,三者合计达93.8%。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的创新之处值得肯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基于立德树人,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系统论原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从教学理念到运行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理念创新,即“综合实践”。基于立德树人,着眼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践育人,整合四门思政课育人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体系和完整合理的教学流程,实现听、说、读、写、看、演、走、做各类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动手、动眼、动脑、动笔、动口、动足相结合,有利于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综合性锻炼。

模式创新,即“三环四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教学网站平台+班级动员培训会、管理信息系统+新媒体手段,构建起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运行模式。即教学过程由“社会调研、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大环节构成,实现“教学组织课程化、教学运行信息化、教学供给一体化、学生实践自主化”有机统一。

从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关于你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的创新之处何在?”的调查来看(见表3),有33.3%的学生认为是“基于立德树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有33.1%的学生认为是“互联网+教学资源整合”;有18.2%的学生认为是“管理信息系统+新媒体手段”;有15.3%的学生认为是“教学网站平台+班级动员培训会”。这与我们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存在一致性。

(三)思政課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的运行特色日渐显现

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突出“可行、精简、易操控”运行特色。该模式总体框架精简,组织实施简便,教学流程合理,尤其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构建起“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训指导中心”网站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教学组织运行的信息化、无纸化,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和实践教学的管理效率。

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充分利用QQ群、短信群发、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手段,及时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和指导。同时,注重过程监管,优化教学流程,有效纠正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倾向。

从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关于你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的最大特色应该是什么?”的调查来看(见表4),63.3%的学生认为最大特色是“教学实践实现了自主化”,即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内容、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其次,有20.4%的学生认为是“教学运行实现了信息化”。认为最大特色是“教学供给实现了一体化”和“教学组织实现了课程化”的学生,分别仅占7.7%和8.6%。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解决重难点问题有效

依托《思政课综合实践》必修课拟定的选题或选项,严格课程考核,注重过程监管,增强实践活动吸引力以及加大评选表彰力度,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受到师生的重视,积极参与,务实实践,做到真题真做,真信真行,真懂真用,相关调查见表5。

从2012年秋季学期,《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在2011级本科学生中开设,分两轮进行。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了调整,已在6个年级普遍实施,模式越来越成熟,运行越来越有效,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较好解决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尤其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首先,解决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覆盖全体学生的问题;其次,解决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简单化,实践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再次,解决了实践教学手段旧、组织难、效率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最后,解决了学生被动参加参观考察等几项实践活动,其主体性被遮蔽的问题。

(五)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的育人效果越发显著

该模式立足于“全员、全程、全方位”实践育人,精准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及规律,力求体现思政课“实践育人”特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研究社会,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立足大学生实际,紧扣时代题材,挖掘历史素材,丰富实践育人资源。结合国家及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时代发展新要求、重庆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学生思想特点与发展需求,在每一年级实践教学中,及时调整调研选题和活动选项,调研选题或活动选项力求体现时代性、育人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从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关于你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实际效果的评价是什么?”的调查来看(见表6),尽管有40.0%的学生认为“一般”,但认为“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学生,分别占4.8%和49.2%,两者合计达54.0%。而认为“不太好”的学生只占6.0%,这对于思政课课程性质来说,当是值得欣慰的数据。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六年的改革实践探索和上述调查分析,从总体上看,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总体思路可行、易行,所形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三环四化”实践教学模式与重庆市内外高校相比,特色明显,教学效果和立德树人的成效逐步显现。当然,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身具有实践性、复杂性、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加之我们的改革也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所以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监管、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手段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模式设计与框架本身存在不足之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是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要素、多环节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涉及到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由于我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时间还不长,经验尚不足,认识不够深,因此思政课“三环四化”模式从构建理念到框架设计,再到运行方式,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作为模式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网络技术平台功能、班级动员培训、制度体系与监管机制、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等均有待建立健全。

从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关于你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本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什么?”的调查来看(见表7),有30.7%的学生认为是“组织、运行不佳”;有30.5%的学生认为是“制度、监管缺失”;有25.9%的学生认为是“评价、激励不强”;有12.9%的学生认为是“动员、培训弱化”。这表明模式各方面都有待优化。

(二)模式有效运行尚面临不少制约因素

思政课“三环四化”模式的有效运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无疑需要有引导学生“崇尚实践,投身实践”的良好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这些影响教学运行及效果的因素,有些是教学组织单位可以解决的,有些是需要学校及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有些则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配合解决的。受现有体制机制和现行政策的约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经费、学时、安全等各方面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还不完善。校外实践基地数量有限,且类型多样性不足。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乡镇组织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从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关于你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什么?”的调查来看(见表8),认为是“实践基地、经费缺乏”的学生高达41.0%;认为是“社会氛围欠佳”的学生也达到了36.5%。这说明了为大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尤其是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好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另外,有12.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体制机制障碍”;有9.8%的学生认为是“思想观念束缚”。

(三)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尽管我们这几年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依托《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形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日渐成熟,成效逐步显现。但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包括指导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尚缺乏足够重视,认识上存在误区,主动性不强,投入精力不足,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比较明显;指导教师自身业务能力、责任心不强,加之对学生缺乏足够的指导、帮助和监督,学生活动作假、报告作假、文档格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指导教师履职尽责的监管机制不健全,惩戒机制缺失,制度体系不完善;网站技术缺陷,管理系统故障,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学生参与校外社会活动的渠道不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缺失等。

从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关于你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运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调查来看(见表9),有高达44.8%的学生认为是“形式主义”问题;有30.9%的学生认为是“敷衍应付、搭便车等”问题;有14.6%的学生认为是“避重就轻”问题;有9.6%的学生认为是“弄虚作假”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不愿意花精力、下功夫完成实践活动的原因,也有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训指导不够,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欠缺,难以有效完成实践活动。

(四)模式运行还缺乏“大思政”合力机制

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近年来,尽管我们也在尝试按照“整合队伍,融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质量”的思路,探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创新模式,但进展不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课实践教学,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格局。

综上所述,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及运行尚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我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规律、机制、监管、评估等重要理论问题认识还不到位;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尚缺乏足够的重视,认识上存在误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某些重要条件还比较缺乏;模式有效运行的保障体系、评价体系还不健全。

从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关于你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效果不尽人意的主因是什么?”的调查来看(见表10),有高达60.0%的学生认为是“现有条件下开展活动较难”;其次,有27.1%的学生认为是“学生未尽力”;而认为是“学风不好”和“教师未尽责”的学生,分别仅占9.8%和3.1%。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创新路径与提升策略

2017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针对重庆交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三环四化”实践教学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拟以申报成功的教育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三环四化”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关键,整合力量,统筹资源,健全实践育人统合机制,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实践育人基地,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实践育人理论研究,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格局。

(一)构建工作体系

围绕“一个目标”:创新“三环四化”模式,培养“三德三能”人才。即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具有“担当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

抓好“两支队伍”:思政课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队伍和兼职指导教师队伍。

强化“三方协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教育力量”与校外“育人力量”的协作。

夯实“四个平台”:课程平台、技术平台、基地平台和科研平台。

构建“五个体系”:教学内容与载体体系、运行保障与监管体系、培训与指导体系、激励与考评体系和安全教育与管控体系。

(二)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机制。落实思政课“实践育人”,既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完善的保障体系、扎实的作风教风,还必须建立科学管用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落实、落不实”的问题。拟主要在健全责任分解機制、督促检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奖励问责机制这四种机制上下足功夫,取得实效。

优化大思政实践育人协同机制。加强与学校相关各方的联系、沟通、协作,统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队伍、资源、方案和基地,形成协同优化、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既避免各门思政课之间、“大思政”各部门教育资源、实践主题和活动方式的简单重复,也着力破除思政课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自为政的格局。

健全新时代立德树人长效机制。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寓教于“行”、知行统一、学思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立德树人”长效机制,总的思路是“创新理念、顶层设计、理顺机制、构建合力、优化环境、完善平台”,构建协同育人“立交桥”,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

(三)拓展平台载体

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统筹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凝练“社会调研”选题和“校内实践”“校外实践”选项,构筑具有时代性、可行性、育人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健全指导教师遴选、退出、增补、培训、实践及考评规章制度;优化实践教学流程,含教师指导流程和学生实践流程;加强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和实践能力,修订《教学大纲》《实施方案》及新编《指导手册》等。

优化技术平台。针对现有实践教学网站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优化设计教学网站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形成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防范网站及管理信息系统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制定和落实网站及管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案。在弱化缺陷、简化操作、优化互动、强化功能、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增设网站新模块,开发系统新功能,如报告查重、即时反馈、数据分析、成绩管理等。

拓展实践基地。在管好、用好现有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传统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各类新型基地,争取与重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中华职业教育社、三峡博物馆、长安集团、东风小康、重庆天友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巴南新屋村、北碚大地村、沙坪坝新桥村、白市驿海龙村等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利用本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

(四)突破重点难点

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时代感。根据重庆交通大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我们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界定为: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条件下,通过科学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教师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学生知识、认识、信仰与能力获得全面进步和发展,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高效率、高效益实现。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模式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拟以完善成绩评定办法为抓手,以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与监管体制为条件,以提升师生实践素质能力为支撑,着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进入新时代,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探索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否科学、规范和有效,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合理的评估体系来检验。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无疑是一个崭新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到评价原则、依据、内容、手段以及量化指标等的重构。

我们拟将硬性要求与弹性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选题立意难度与水平、实践任务量与完成效果、实践价值与社会影响、报告或申请完成情况等,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自评、 学生评价、 同行评价、 督导评价、 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对教师动员培训与指导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8-05-03.

[2]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3—51.

[3]张春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55—58.

[4]柴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覆盖实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7):45—47.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模式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