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船集团就以 “在军工和民品领域创造了众多的第一”而享誉国内造船界,并蜚声海外。改革开放以来,大船集团继续书写华丽的篇章,在国产航母、30万吨超大型油轮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背后,无数造船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成为新时代的楷模。
王鹏是大船集团找线班长,20多年来,在兵头将尾的岗位上,赢得了众多的荣誉,被誉为 “金色蓝领”。
在大船集团超大型油轮 (VLCC)的建造过程中,王鹏充分利用厂区和自身硬件特点,改变待 “主船体成型后再下水”的传统做法,首创分别建造船只的首艉半段然后再实行对接合拢的 “两大段对接建造法”。从而大大缩短单船坞内建造周期,提高船体搭载效率。同时也为涂装施工及坞内实现各大型设备的调试交验提供了保障。
针对超大型油轮总装建造阶段各环节开展工法创新,王鹏重点解决了超大型油轮半船合拢对接、总组方案优化技术问题,实现了超大型油轮艏艉两大段成功对接和快速总装建造。这些技术创新,在大船集团承建的VLCC系列船上得到有效应用,不仅提高了船体建造的质量标准,也大大缩短了船体坞内建造周期。
截至目前,大船集团已先后开发了7代8型VLCC船型,累计获得订单91艘。根据国外权威机构统计,大船集团VLCC建造已达全球VLCC船队的10%。而王鹏是其中当之无愧的技术骨干。
目前大船集团VLCC水下建造周期最快已缩短到38天,系列船平均水下周期已经达到60天左右。航海前扫尾项目基本实现100%交验结束,在大合拢缝焊接中,探伤合格率达99.5%以上。王鹏功不可没。
高丽娟是大船集团船舶设计研究院开发室高级主任设计师。20多年来,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了大船集团节能新型CAPASIZE散货船、宽体MR型化学品船、安全绿色节能型宽体LR1油船等多型产品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大船集团产品研发团队的技术带头人之一,并获得众多的荣誉,由她主持研发的多项成就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随着船舶市场的持续低迷,高丽娟深刻认识到自主创新、开发绿色节能新型船舶是寻求市场突破的关键。为此,在配合营销的船型开发设计工作中,高丽娟注重关键技术指标的优化,重点开发绿色节能新型船舶,多项研发成果获得国内外船东的青睐,并在实船承接中连续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三年来,研发成果成功转化为6艘18万吨散货船、10艘5.5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5艘7.2万吨成品油船、2艘11.3万吨油船订单,合同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为大船集团在船市逆境中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丽娟所主持完成的散货船开发设计也是如此,为提高船舶快速性指标,突破性地将设计桨技术用于船型开发阶段,真正实现型线优化、高效桨设计和节能装置的匹配一体化设计,如KAMSARMAX型8.2万吨散货船、CAPSIZE型18万吨散货船、NEWCASRTLEMAX型20.8万吨等散货船的升级优化设计和满足GAS-READY的30万吨矿砂船的设计,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型18万吨散货船继40多条船成功交付后,再获两个船东的6条订单,为船厂接单作出了突出贡献。
纪英辉是大船集团钳工领域的高级技师,是国内同专业的佼佼者。
船舶建造涉及系统错综复杂,绝非普通商品可以比拟,不仅专业技术要求很高,而且更需要不断进行工艺改进。主机是船舶的心脏,主机的定位安装对于造船来讲可谓重中之重。而纪英辉则堪称该领域的大师。
在建造11万吨26号船时,纪英辉带领技术人员在复光施工中,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技术,对该项工艺进行改进。根据主机最后一排眼的尺寸和复光拉的钢丝线,把这根轴线返到主机坑底面,号出主机回油管开孔的位置和焊接法兰的位置,并进行开孔和定位,使主机滑油循环舱在船台上施工,封舱。通过此项改进,使主机串油在船台得认实施,使水下串油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从船只下水到串油报验75天缩短至22天,主机水下系泊由原来的93天减至31天。此项工艺在以后的船舶建造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为32号船台镗孔的全面展开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为其主机水下23天系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纪英辉凭借自身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不断追求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赢得了公司领导和船东的高度认可和信任。出于其出色的表现,在11万吨29号、30号、31号船已经连续三艘汤姆船东对主机和轴系报验的活段给予免检,船东直接签字认可,从而使该系列船建造周期大大缩短,为公司生产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关英华是中国民用船舶研发和设计领军工程师。她先后参与或主持了11万吨成品油轮、15万吨原油船、30万吨超大型油船、18万吨散货船、15万吨海上浮式储油船、JU2000自升式钻井平台等十几个船型的电气设计和配合施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船舶设计和建造经验,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很快成为船舶设计建造这个重工产业里响当当的女设计师。
30万吨超大型油船 (VLCC)的设计建造是衡量一个国家船舶工业水平重要标志之一,是衡量世界造船强国能力重要因素之一。1999年8月,大船集团承接伊朗国际油轮公司5艘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建造的超大型油船,这一系列船的设计难度不仅仅在于它吨位重,尺寸大,没有设计经验,对于电气专业更重要的是船上设备配置的先进性和监测控制网络的复杂性。
当时关英华的孩子只有一岁半,但她仍毫不犹豫地承担起VLCC电气详细设计主管设计师的工作,参与了中国第一艘VLCC的设计和建造。从1号船时的电气专业主管设计师做起,历经5年,先后担任船研所电装设计室二科科长、电装设计室副主任,直到2004年初的5号船,成长为船研所负责该产品设计的副总设计师。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5艘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成功交付伊朗船东使用,不仅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在超大型油船的设计、建造上实现了 “零”的突破,掀起了我国造船史的新篇章,圆了几代中国造船人的梦想,也从此打破日本、韩国对超大型油船市场的垄断,大大增强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017年7月11日,大船集团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31.9万吨原油船72号船 “凯名”轮命名交工。这是关英华及VLCC研发团队自主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超大型油轮,是专门为招商局能源公司量身打造的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船型。该船采用了优秀的船体型线,配以节能型主机和新型大直径高效螺旋桨,有效地提高了船舶快速性能。配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导轮和舵球等节能布置,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推进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经过团队的努力,大船集团作为中国第一个设计并建造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的船厂,目前VLCC系列产品的订单已经达到87艘,交工70余艘,超过世界VLCC营运船队的10%。
摘自 《新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