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淡芬 文建珍 徐素梅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案管理科, 519000 广东 珠海
死亡病案是住院病案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录了死亡患者住院期间的诊治经过。病死率是评价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住院死亡患者的疾病构成特点,对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资料来源于某医院病案信息系统中2003—2018年死亡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以患者末次住院的住院主要诊断作为死亡原因的分类统计标准。
运用Excel 2007和SPSS19.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其各年度病死率情况、年龄和性别构成、主要死亡分布及其顺位情况。定性资料以例数(n)和相对数(%)表示。
2003—2018年该院住院患者总人数为404 076人次,死亡患者共6 833例,病死率为1.69%。16年期间,病死率最高为2003年2.23%;最低为2018年1.26%。从16年病死率情况来看,不同性别和总病死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25,P<0.01)。男性住院病例共203 048人次,女性为201 028人次,男女比例为1.01 ∶1。其中男性死亡患者为4 386例,病死率为2.16%,女性死亡患者为2 447例,病死率为1.22%,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性别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16,P<0.01)。见表1。
表1 2003—2018年某院住院患者病死率及性别分布
住院死亡病例中,年龄最大为101岁,最小为1天。病死率最高的是81岁及以上人群组为6.18%,其次为71~80岁为4.06%。 死亡人数构成比最高的是61~70岁(21.04%),其次是71~80岁(21.03%)。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71.81,P<0.01)。见表2 。
死亡人数构成比排名5的疾病分类分别是肿瘤(56.68%)、循环系统疾病(14.91%)、呼吸系统疾病(7.86%)、消化系统疾病(5.27%)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87%)。疾病分类顺位表中,前5位占所有死亡患者的89.59%。见表3。
表2 住院死亡患者的年龄分布
表3 住院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疾病分类构成及顺位
死亡患者死因病种前10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脑出血、乳腺癌、结肠癌、颅脑损伤、肺炎、脑梗死和鼻咽癌。前10位死因病种中有6种为恶性肿瘤,2种为脑血管疾病。见表4。
表4 住院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病种构成及顺位
以住院费用为因变量,住院年份、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和抢救次数为自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最终住院年份、住院天数和抢救次数纳入方程中,回归方程为Y=-3 388 457.536+1 686.552×年份+794.411×住院天数+16 075.216×抢救次数。经过系数检验,性别和年龄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年份、住院天数和抢救次数均会影响住院费用(P<0.001)。住院费用每年有所增加,住院天数越长、抢救次数越多,费用越高。住院费用最高为1 694 898.4元,最低为126.74元,中位数为15 644.16元,2003年至2018年平均住院费用增值高达31.46%。药物费用波动不大,药占比从2011年开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见表5。
本文通过对某院2003—2018年住院病案中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16年期间,住院总人数为404 076例,死亡患者为6 833例,总体病死率为1.69%。住院总人数逐年增加,病死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一方面,说明医院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另外病死率的下降,也说明该地区人群保健意识增强及当地的社保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总体病死率高于我国对2013年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调查中病死率的中位数。这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该院为当地排名较前的医院,疑难危重患者比例较高,有些患者转入时,病情已无法转归,或是末期的肿瘤患者,死亡在所难免;其次该院院史较短,虽然发展较快,近几年已被评审为三甲医院,但医疗质量水平还仍需继续努力提高,提升在同等水平医院中的排名[1]。
表5 2003—2018年住院费用及药占比
本文发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最高的为81岁及以上老年组,病死率最低的为0~10岁。61~70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其次为71~80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41~80岁年龄段,占全部死亡患者的3/4,中老年患者构成比较高,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死亡年龄趋向年轻化[2]。61岁以上老年患者病死率较高,81岁以上人群病死率高达6.18%,与国内其他研究一致[3-4]。41~60岁这两个年龄段患者占死亡患者的32.97%,这是一个需要得到重视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社会的重要劳动力,也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又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一旦患者患上重病或遭遇意外,面临死亡,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沉重的精神打击和重大的经济损失。41~60岁死亡患者有一部分死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说明慢性病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也是这个人群重要的死因,特别是中青年男性,由于该群体暴露于交通事故和从事高危行业的危险系数比较高。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年衰退,患高血压、冠心病、肺部感染、肿瘤等慢性疾病的人数增多、机体抵抗疾病侵害能力降低,病死率增高。且随着疾病发生的年轻化趋势,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情况,加强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加大力度做好卫生宣传,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发挥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做到没病早预防,有病早诊治,减低病死率。另外也提醒医疗机构重视对中老年病的研究,同时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从性别来看,男性病死率为2.16%,女性病死率为1.22%,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权少敏、朱双红等的研究一致[2,4-5]。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男性从事高危行业与重体力劳动比女性多,身心压力较大,突发疾病及意外发生概率比女性高;2)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比女性多,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和癌症。因此社会和家庭应高度重视男性的身心健康。
中国过去20年疾病谱已发生较大转变,传染病发生明显减少,目前疾病更多的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损伤等非传染性疾病。该院2003—2018年住院死亡患者死因研究中发现,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病例的4/5。这与珠海市的前5位疾病顺位一致,也与国内有关研究大致相同,总体符合国内的发展趋势[2,6-9]。肿瘤疾病构成比位居第1,与权少敏、李远艺等的研究一致[4,8,10],但胡水芳等的研究中死因第1位为循环系统疾病[5,11]。这与疾病的地区性和医院的专科发展情况有关。由于该院肿瘤专科在当地发展较好,也是该市唯一一家具有放射治疗技术的大型综合医院,因此肿瘤患者较多,疑难危重患者占比高。另外,心脑血管专科也是该院的一个特色,病人来源覆盖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同时还开展了危重患者绿色通道,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的转诊体系,因此急危重症患者来院后,在最佳的手术时间内进行了介入或是传统手术,也使近几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恶性肿瘤是侵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12],主要死因病种中,前10位中就有6种是恶性肿瘤,其中肺癌位居第1[13],因此肺癌是全国开展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疾病[8,14]。肝癌位居第2,胃癌位居第3。胃癌和肝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慢性肝炎关系密切[15]。虽然肿瘤的治疗近些年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肿瘤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案仍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应重视对高危人群的筛查。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位居第2,脑出血和脑梗死位于主要死因分布的第4和第9位。提倡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膳食结构,合适的减压方法,降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死率,同时加强对这3类疾病的知识宣传,做到早预防,早治疗[16]。
死亡患者住院费用与住院年份、住院天数和抢救次数关系密切。总费用每年有所增长,同时随着住院天数越长和抢救次数越多,总费用越高。6 833例患者中总费用最高为1 694 898.40元,最低为126.74元,中位数为15 644.16元。由于死亡患者情况千差万别,有些患者入院已是临终状态,所以费用比较少;有些患者入院后甚至进行了大手术,后期反复抢救加上住院时间较长,所以费用也较高。总费用的控制,需要缩短住院天数及科学地减少抢救次数。对于已失去抢救意义的患者,通过对家属如实地告知病情,获得理解并合理地放弃抢救。死亡患者费用主要包括药费、检查化验费和诊疗费用。16年来,平均总费用增长了31.46%,而平均药物费用波动并不大,但是从2011年以后,药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药占比近几年的下降,一方面与检查化验费增加有关,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查的项目越来越精细,费用也越来越多,同时也提醒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重视是否存在过度检查的情况;另一方面,珠海从2015年后取消了药品加成,并提高了诊疗服务费用,所以,药占比也随着相应降低。
综上所述,通过回顾分析住院患者的死亡情况,了解医院死亡患者的死因分布和年龄、性别、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构成特点,提示医院未来的资源配置应重点考虑肿瘤科、循环系统相关专科和呼吸科,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控制住院天数及合理地减少抢救次数,不断提高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能力,降低总费用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