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江,李 泽,王贵祥,王子越,孙 玮,姚纪宇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
微藻为通过光合作用自养低等植物,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广泛,光照、温度、二氧化碳、pH和营养物质(N、P、K、Mg 等)适宜条件下生长迅速[1]。微藻细胞含有丰富油脂、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和糖类等高附加值物质。小球藻为微藻领域研究较多藻种[2]。小球藻富含天然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有较强抗氧化能力,对新陈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有去除效果,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3]。改变培养环境提高小球藻中油脂含量,油脂经热解和提纯后可作为生物燃油[4]。小球藻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N、P、K 等物质,对重金属水净化效果明显[5]。目前获取小球藻主要通过培养基培养方法,在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大量N、P、K 和C等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主要依赖化学试剂,增加小球藻生产成本[6]。研发高性价比氮磷培养基质成为后续微藻产业发展关键。
我国猪场数量庞大,多以规模化养殖为主,每年产生大量猪场废水。猪场废水具有浊度高、臭味大、污染物浓度高,富含有机物、NH3-N、SS、TP等特点,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成为污染源。目前猪场废水处理是制约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利用富含氮磷猪场废水培养小球藻,可有效处理猪场废水并显著降低微藻培养成本[7-8]。利用猪场废水开展微藻培养研究中,需先对废水作高温、高压、臭氧等灭菌预处理[9-10],过程工序繁杂,增加微藻培养成本。因此,本文针对猪场废水特点,以及目前猪场废水用于微藻培养存在问题,探讨未灭菌猪场废水直接培养小球藻可行性并优化培养工艺。
猪场废水取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光明村。取回猪场废水先用纱布过滤浮渣等杂质后取其清液,过滤后猪场废水pH 7.36,TN 4 857.32 mg·L-1,NH3-N 4 385.63 mg·L-1,TP 145.37 mg·L-1,COD 22 364.42 mg·L-1,浊度3 252.53 NTU。原猪场废水中氨氮和COD 含量较高,为避免对后续小球藻培养产生抑制,将原废水稀释10倍后作为小球藻培养液,保存于4 ℃冰箱内备用。
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购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藻种编号为FACHB-5,小球藻在BG11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后备用。
1.3.1 猪场废水培养小球藻单因素试验
废水添加比单因素试验:将猪场废水和BG11培养基混合物作为小球藻培养基,废水添加比设定为10%、20%、30%、40%、50%、60%、70%、80%和90%,将预先扩培同一批次小球藻接种至猪场废水混合培养液。每个试验组设3 个平行,小球藻初始接种OD680为0.1(±0.05), 调节pH 7.0,光照强度4 000 lx, 温度(26 ± 1)℃, 曝气强度2.0 L·min-1,光照周期为24 h/0 h(L∶D),培养周期为4 d。每日定时摇瓶并取样测量OD680,确定优化废水添加比范围。
初始pH 单因素试验:设定废水添加比为20%,将小球藻培养液初始pH调至3.0、5.0、7.0、9.0 和11.0,每个试验组设3 个平行,培养周期为4 d,每日定时摇瓶,取样测量OD680,确定优化初始pH范围。
光照强度单因素试验:设定废水添加比为20%,调节pH 7.0,分别以2 000、4 000、6 000、8 000 和10 000 lx 光照强度培养4 d,每个试验组设3 个平行,每日定时摇瓶,取样测量OD680,确定优化光照强度范围。
1.3.2 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因素水平编码如表1所示。温度为(26±1)℃,曝气强度为2.0 L·min-1,光照周期为24 h/0 h(L∶D),培养周期为10 d。
以废水添加比x1、初始pH x2和光照强度x33个因素为变量,以小球藻生物量和氨氮去除率为响应指标Y1和Y2,通过统计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各因素对小球藻生物量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利用Excel 2003和SAS软件优化猪场废水培养小球藻工艺。
小球藻生物量测定采用光密度法:培养液中小球藻细胞密度与其在680 nm 处光密度值线性相关[11],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754N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测定活体藻液在680 nm处光密度值代表细胞密度。另因藻细胞密度较高,吸光值大于1培养液,在测定前适当稀释,使其测定值在0~1。氨氮使用荷兰SKALAR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采用Excel 2003 和SAS 处理数据;采用Excel 2003分析差异显著性。
表1 因素水平编码Table 1 Experimental factors and levels
2.1.1 废水添加比对小球藻生长影响
猪场废水添加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如图所示。
由图1可知,小球藻在废水添加比小于50%培养液中均正常生长,废水添加比为20%组OD 值最高,第4 天时OD680达到最大值0.673,10%组次之,而50%组OD680虽呈升高趋势,但增速较低,说明废水添加比为50%时已对小球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当废水添加比为60%及以上时,各试验组OD680值在经前2 d 短暂停滞期后逐渐下降,随废水添加比升高,OD680值下降,速率升高,此时各试验组小球藻生长均受明显抑制,藻体大量絮凝沉淀在瓶底和瓶壁。由于废水添加浓度较高时,培养液中氨氮含量超过小球藻耐受阈值导致其死亡。本试验适宜废水添加比范围为10%~50%。
2.1.2 初始pH对小球藻生长影响
初始pH 对小球藻生长影响如图2 所示。可知,初始pH对小球藻生长影响较大。除初始pH为11.0 组OD680值基本保持不变外,其他各组OD680值在经历第1天快速升高后,从第2天开始各组OD680值变化规律出现差异,其中初始pH 为9.0 组OD680值处于上升趋势,而初始pH为5.0和7.0组OD680值从第2 天开始仍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速率与第1天相比均出现下降,初始pH 为5.0 组OD680值上升速率下降幅度较大。初始pH 为7.0 组OD680值上升速率下降后与初始pH 为9.0 组保持一致,试验结束时初始pH7.0 组OD680值达到2.213,为各试验组中最高。而初始pH 为3.0 组OD680值在经过第1 天上升后开始逐渐下降,第3 天时OD680值与初始pH为11.0 组OD680值持平,第4 天时OD680值甚至低于初始pH 为11.0 组。说明小球藻生长环境pH 适宜,初始pH为7.0中性环境更适宜小球藻生长[12]。本试验适宜初始pH范围为5.0~9.0。
2.1.3 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
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如图3所示。
由图3 可知,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较大。5个试验组OD680值变化呈一定规律,其中光照强度较低2 000 和4 000 lx 试验组OD680值均较低,两个试验组OD680值差别较小。由于猪场废水浊度较高,光透过性差,当光照强度较低时无法充分满足小球藻生长需要,致使光照强度较低2 000和4 000 lx 试验组OD680值均较低。随光照强度增加,各试验组OD680值增加,光照强度为8 000 lx 组OD680值处于较高水平。但当光照强度继续升高到10 000 lx 时,OD680值未升高,反而由8 000 lx 时0.973 降至0.682,与光照强度6 000 lx 试验组OD680值一致,说明光照强度并非越高越好。在本研究中10 000 lx 光照强度已超过小球藻光饱和范围,影响小球藻正常生长,与罗淋研究结果[13]一致。本试验适宜光照强度范围为6 000~10 000 lx。
为确定各因素间交互作用,优化猪场废水培养小球藻工艺条件,设计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分别以OD680和氨氮去除率为响应值Y1和Y2,分析废水添加比、初始pH、光照强度对试验结果影响。
正交设计与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正交设计与结果Table 2 Test plan and experimental data
2.2.1 方差分析
2.2.1.1 OD680
根据试验结果,利用SAS 软件作多元线性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模型并检验模型。经失拟性检验后可知,失拟平方和P=0.8059>0.05 不显著,回归方程有意义。从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可知回归方程P<0.0001 高度显著,响应值与因素之间存在模型确定关系,说明所选模型合理;由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检验可知OD680与各因素一级线性关系均高度显著;与x1×x2和x2×x3线性关系高度显著。最终得到响应值OD680与x1、x2、x3回归方程模型为:
Y1=2.807-0.338x1+0.344x2+0.079x3-0.047x1x2-0.005x1x3-0.05x2x3-0.038x12-0.496x22-0.228x32
将不显著回归项去掉,得到OD680与各因素间回归方程为:
Y1=2.807-0.338x1+0.344x2+0.079x3-0.047x1x2-0.05x2x3-0.038x12-0.496x22-0.228x32
2.2.1.2 氨氮去除率
经失拟性检验可知,失拟平方和P=0.2115>0.05不显著,回归方程有意义。从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可知回归方程P<0.0001 高度显著,氨氮去除率与自变量之间为显著回归关系,说明所选模型合理;由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检验可知单因素对响应值影响均极显著;两两交互作用中x1×x2和x2×x3线性关系高度显著。最终得到响应值氨氮去除率与x1、x2、x3回归方程模型为:
Y2=0.857- 0.102x1+ 0.1x2+ 0.027x3- 0.023x1x2-0.003x1x3-0.0023x2x3-0.081x12-0.157x22+0.857x32
将不显著回归项去掉,得到氨氮去除率与各因素间回归方程为:
Y2=0.857- 0.102x1+ 0.1x2+ 0.027x3- 0.023x1x2-0.0023x2x3-0.081x12-0.157x22+0.857x32
2.2.2 响应曲面分析
为研究废水添加比、初始pH 和光照强度间交互作用,利用SAS 软件绘制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并分析各因素间两两交互作用,确定最佳因素水平范围,得到最优因素组合及最优工艺,确定最大响应值。
本研究中废水添加比与光照强度交互作用对OD680和氨氮去除率影响不显著,因此未作分析。其余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如图4~7所示。
光照强度为8 000 lx时,初始pH和废水添加比对小球藻生物量影响见图4。
由图4a可知,响应值OD680在初始pH方向坡度较大,即OD680受初始pH 影响更显著,且随初始pH增大,小球藻OD680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但当pH大于7.4后,随初始pH增大,小球藻OD680反而逐渐降低,与单因素试验得出小球藻OD680随初始pH变化规律一致。废水添加比对OD680影响也是先增后减。当初始pH 为7.44,废水添加比为24.3%时OD680达到最大2.95。由图4b 可见,等高线沿初始pH方向分布更密集,说明初始pH与废水添加比相比对OD680影响更大。当废水添加比在21%~28%,初始pH在7.2~7.7时OD680值较高。
废水添加比为30%时,初始pH 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物量影响情况见图5。由图5a可知,最大值位于试验区内部,表明得到小球藻最大生物量。图5b 可知,等高线沿初始pH 方向分布更密集,说明初始pH 与光照强度相比对OD680影响更大。当初始pH 在7.1~7.8,光照强度在7 600~8 800 lx范围时OD680较高。
光照强度为8 000 lx时,废水添加比与初始pH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影响见图6。可见,氨氮去除率OD680随废水添加比与初始pH变化规律一致,初始pH对氨氮去除率影响更大,说明氨氮去除与小球藻生物量增加直接相关,氨氮作为小球藻营养被利用,与马红芳等研究结果[14]一致。由图6b 可见,废水添加比和初始pH存在明显交互作用,最佳氨氮去除率在试验区域内,当废水添加比在19%~24%,初始pH 7.1~7.5 时,废水氨氮去除率较高。
废水添加比为30%时,初始pH 和光照强度对氨氮去除率影响情况见图7。可见,氨氮去除率与图5 中OD680随废水添加比和初始pH 变化规律一致,初始pH与光照强度相比对氨氮去除率影响更大,随初始pH增大而增大;但当初始pH>7.4,氨氮去除率随初始pH增大而减小。由图7b可知,废水添加比和初始pH存在明显交互作用,最佳氨氮去除率在实验区域内,当初始pH在7.1~7.7,光照强度在7 700~8 500 lx时,废水氨氮去除率较高。
2.2.3 参数寻优
为确定猪场废水作为营养液培养小球藻最佳工艺条件参数,本文使用Matlab Optimization Toolbox,使用fminimax 函数模块,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回归模型作有约束目标优化求解。多目标优化初始参数、边界值和返回值如表3所示。
当培养条件设定为废水添加比21.75%,初始pH 7.44,光照强度8 150 lx 时,可达到OD680与氨氮去除率理论最大值。OD680最大值为2.9375,氨氮去除率最大值为91.25%。
表3 工艺参数优化结果Table 3 Optimum analysis of technology parameters
2.2.4 验证分析
为检验最终模型可靠性,采用废水添加比21.75%、初始pH 7.44、光照强度8 150 lx较优工艺参数培养小球藻,开展验证试验。经10 d 培养后OD680达到2.91,废水中氨氮去除率为89.54%,与理论预测值较为接近,两个指标理论值和实际值误差均在2%内,说明本研究模型模拟效果良好。
目前针对猪场废水开展微藻培养研究均需先对废水作高温、高压等灭菌预处理,增加猪场废水培养微藻难度及成本,本研究以未灭菌处理猪场废水作小球藻培养。单因素试验通过猪场废水添加比研究发现,当废水添加比小于50%时,小球藻在未灭菌猪场废水混合液中均正常生长,表明未灭菌猪场废水可直接用于培养小球藻。通过研究小球藻培养液初始pH 发现,小球藻在初始pH 5~9 时生长状况较好,其中以pH 为7 中性环境生长最佳,说明小球藻更适于中性生长环境。通过对光照强度研究发现,由于猪场废水浊度较高,当光照强度处于2 000~4 000 lx 较低水平时,小球藻生长速率较低,随光照强度增加,小球藻生长速率也随之增加,光照强度为8 000 lx 时小球藻生长速率达较高水平,但光照强度继续升至10 000 lx 时,OD680值下降,说明光照强度并非越高越好。
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可见,废水添加比与光照强度交互作用较弱,而初始pH与废水添加比和光照强度交互作用较强,初始pH与废水添加比和光照强度相比对OD680和氨氮去除率影响更显著。研究表明,培养液中氨氮去除与小球藻生物量增加相关,说明氨氮主要作为小球藻营养,小球藻具有较高降解和利用废水中氨氮能力,可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本试验中的小球藻为批量培养,培养周期相对较短,后续需开展小球藻连续培养研究,验证和优化猪场废水在小球藻长期连续培养过程中工艺控制参数,为不灭菌猪场废水直接开展微藻培养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a. 未灭菌猪场废水可直接用于小球藻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废水添加比、初始pH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物量影响规律。
b.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废水添加比、光照强度和初始pH对小球藻生物量和废水氨氮去除率影响数学模型,并确定猪场废水培养小球藻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添加比21.75%,初始pH 7.44,光照强度8 150 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