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2020-05-11 02:12
名师在线 2020年13期
关键词:间距探究活动

李 宏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福建三明 365001)

引言

问题意识是一种综合素养,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的引领。缺少问题的导向,课堂教学便没有方向,也缺少生机与活力;但是如果问题过于琐碎,对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发散思维也是不利的,这种导向无多大价值。所以课堂的提问,必须指向性强,有助于连贯课堂结构、揭示知识本质、发展学生素养[1]。有效的问题能够激活课堂气氛,驱动学习活动更具活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在对的时间提出有效的问题呢?古语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问题的设置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认知的需要,让课堂更显魅力;问题的提出,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兼顾所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找准提问的“支点”,要问在恰当处,问在关键点,从真正意义上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促动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感悟。

一、在教学活动的衔接处提问,建立联系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具体活动为载体的,而各项活动又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各个活动“板块”的推进,常常需要有效的衔接,因此,教师应于活动衔接处提出一个过渡性的问题以帮助建立联系[2]。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让课堂教学各个活动有机相连,线条清晰,教师通常会在教学内容过渡时或拐弯处,提出一个问题,架起教学活动衔接的“桥梁”。例如,在教学“植树活动”一课时,当学生认识了“什么叫间距与棵树”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到底间距与棵树(两端都栽)有什么联系呢?”引领学生讨论,然后课件展现情境图,引导学生探究间距与棵树(两端都栽)的规律性问题。之后让学生通过画简单线段示意图,发现两端不栽,只栽一端的情况下间距与棵树的关系。接着,教师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圆形或长方形之类的场地边缘(周长上)栽树,间距与棵树的关系又如何呢?”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图形探究另一种形式(封闭的)下间距与棵树的关系情况。这样前后连接自然,给人环环相扣的感觉。

如果缺少这样的过渡问题,前后教学内容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还会让学生感觉凌乱,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在学生学习迷茫时提问,予以解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数学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感知、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而,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常让学生通过猜想问题,小组交流、合作寻找答案。当学生在活动中的认知出现障碍,思维陷入低谷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的导向予以引领,会给学生极大的帮助与鼓舞[3]。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时,首先,教师用课件出示古文:“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后,让学生猜“鸡几只,兔几只”时,部分学生处于茫然之中,无从着手,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呢?这么多的鸡、兔凑在一起,看得人眼花缭乱,如果能简单一点,那么我们的研究也会容易一些。”这样就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考方法。然后,教师出示课件例题:鸡兔同笼,共有8个头,26只脚,鸡兔各几只?以此简单的数据,引领学生探究寻找解答“鸡兔同笼”的方法。在用假设法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这里都是鸡,总共有多少只脚?为什么总的脚数会变少?变少的脚数与兔的数量有什么联系?怎样求出兔的数量?”这些渐进的辅助性问题能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让学生受到启发,找到解答问题的关键处,同时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也随之突破。

三、在学生认知的节点处提问,揭示本质

小学生年龄小,对知识点的认知不够深入,因此往往会被一些浮于表面的现象所干扰,造成对问题的认知“深不及里”,在解决问题时,常常辨识不清,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在学生完成计算“14×4+16×4=(14+16)×4=30×4=120”之后,教师又出示这样的题目“21×6+4”让学生尝试计算,许多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足,受前面答题思路的影响,也用类似的方法计算:21×6+4=21×(6+4)=21×10=210。在这认知的节点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道题后,提出问题,“这两道题的结构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前一道题能用乘法分配律的原理计算,原因是什么?”“后一道题也可以按照那样的原理计算吗?”“只能怎样计算?”教师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逆)运算的关键点。这样学生通过比较、辨别、感受,不仅掌握了乘法分配率的本质,还懂得了其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在学生认知的关键处,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生生多维度对话,帮助学生展开思考,明辨是非,从而使其真正掌握知识的本质。

四、在知识学习的延伸处提问,拓展思维

问题的解决,往往会有很多种方法,当学生用某一种思路或某一个方法解决了问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学生运用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模式解答之后,教师接着问道:“这里的工作量有没有变化?能不能用其他的思路来解答?”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另辟捷径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有时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容量与教学时间,有些知识的延伸要拓展到课外,此时,教师便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发现。例如,学生在解例题“用一根长3.14米的绳子围成最大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三种图形中哪一种图形面积更大?”时,不知从何下手,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又出了一题:“高都是3米,底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而面积都是4平方米的三个物体,它们的侧面积一样吗?为什么?哪个最大?”然后提出问题,“侧面积怎样求?”“三个物体的底面周长相同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学生以提示,让学生在提示中得到感悟,从而去比较、理解,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结语

总之,问题是驾驭课堂教学、调控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驱动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有效的问题;把握好提问的契机,进行有效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此才能构建精彩课堂,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间距探究活动
开始和结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非均匀间距的低副瓣宽带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设问引导探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算距离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