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当下,环球同此凉热。
截至北京时间4月15日,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万例,新冠病毒更夺走了12.5万人的生命。医卫专家依然在不断发出警告,新冠病毒不会犹如17年前的非典一样快速消失,我们可能在未来的一到两年时间都要与它共同生活。
人类历史上,遭遇过不止一次疫病的大流行。尽管新冠病毒总有终结的一天,但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必须成为我们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面对疫情推倒的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停滞的“多米诺骨牌”,可能带来的另一场巨大考验。
海关总署公布,3月出口额同比数据突破外媒早先预期,只下降了3.5%,依然达到了1.29万亿元。然而,如果考虑到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受疫情影响主要自3月开始,那么,4月或二季度进出口的数据,才是让人更应该担忧的。当下,一些身处外贸行业中的劳动者已经面临着真实的就业压力。这一期《中国工人》杂志里,接受我们采访的蒋开玲每天都在担心失去自己的岗位,因为他所在的外贸鞋厂的订单正在不断被取消,今天还在一起上班的同事,或许明天就要离开。
国内消费市场的回暖依然需要时间,甚至还很漫长。疫情之下,除了游戏、网络教育等极少数行业获得爆发式增长,更多的行业都在阵痛中挣扎。只要病毒阴影不散,人际流动无法恢复常态,饭店、影院、商场等场所即便大门打开,也难现熙攘热闹的往昔,徘徊在生死边缘的这些中小企业,便很难维护劳动者一份安稳的收入。
如此不确定性高发的年代,需要为每一个人留住长久的稳定。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劳动者而言,越是在困难时,越需要一份切实的帮助。让我们看到的是,在整个国家保障网络全面启动运转的同时,中国工会正在努力为劳动者送去温暖和关怀。
希望您能注意到这一期《中国工人》杂志里的那些简短的资讯。或许它们仅有寥寥数行,但一字一句都是中国工会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这一基本职责最具体的阐释。比如,全国总工会开通就业服务平台,短时间内已经有1.5万家用工企业提供5万余条用工需求;湖北工会为返岗农民工发放交通补贴、食品和防护用品;江苏省总工会宣布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全额返还……
又一个“五一”就要到了,这是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我们要像以往一样去纪念和庆祝它。不同的是,今年的“五一”节还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的纪念日。192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当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中明确提出:本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经过95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份初心始终未曾改变。今天,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会基本职责,其内涵更加丰富,也更适应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
这一期的《中国工人》杂志,我们用近40页的篇幅推出纪念专题《创生1921-1925—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我们当然知道,和95年漫长的历史相比,这组专题无法详细涵盖那段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的所有细节,但这些“故纸堆”里默默流淌着的沸腾热血,依旧激励着今天的我们。
重读历史,再温初心。
每一时,每一刻,我们始终血脉相连,澎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