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树洋 欧鋆
[摘 要] 自教育部2015年6月发布职业院校诊断与改进工作通知以来,职业院校“诊改”工作通过正式启动、试点探索、培训推动,正逐步从点到面、从上到下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并全面推进到“十三五”规划中。论述中职学校诊改建设过程中在学生层面诊改工作建设上的一些思考与体会,并对学生层面的诊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形成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学生发展途径,扎实推行诊改工作。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诊改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194-02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切实推进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谋划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和改进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及管理,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背景
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通过实施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引导我区中职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的涉及全员、贯穿全程、覆盖全面、纵横衔接、网络互通的常态化诊改制度,将诊改工作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
二、中职学生层面诊改工作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生层面诊改工作是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一项,是“五纵五横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学生日常管理中,严抓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和宿管员队伍,辅于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不断实施相应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学生层面诊改工作体系。
在学生层面诊改工作建设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一)国家标准不统一,难以制定学生发展标准
国家没有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标准,只能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里中学生应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而中职学生发展标准要符合学生特点、专业特性等,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学生个体复杂性、差异性太大,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差异性,造成难以制定一套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的标准,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发展,并且增加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难度。
三、学生层面诊改工作的建设框架
学生层面诊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运行机制,搭建数据平台,加强监控预警,形成学生层面诊断与改进的保障体系。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以下几个特色建设模式。
(一)特色德育为途径
将学校多年来积极探索创建与实施“12345678”特色德育工作模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作为学生发展诊改途径融入诊改工作开展过程中,确实保障学生发展的系统性、全面性。
(二)一轴两翼为框架
学生以成长基础、学业发展、个人素质、职业发展为指标开展学生发展自测。以学生的思想成长、文体活动、志愿活动、企业反馈、社会实践、技能特长等“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外部引导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以学生自测和“第二课堂”为载体,利用制度和文化双引擎全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展标准为根本
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情况,考虑学生个体发展,制定学生发展指标作为学生发展的根本。学生个人发展测评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成长基础、学业发展、个人素质、职业发展。成长基础包括5个二级级指标,即自我规划、思想道德、遵纪守法、文化素养、通识能力;学业发展包括5个二级指標,即科学创新、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职业证书、时间管理;个人素质包括5个二级指标,即就业基础、体质达标、心理健康、升学能力、信息处理;职业发展包括5个二级指标,即团队意识、劳动意识、活动能力、社会能力、爱岗敬业。
(四)管理团队为抓手
学生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管理,以学校管理团队为学生发展层面诊改工作的重要抓手,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决定学生发展的方向和高度。学校重点规范建设和发挥三支队伍的管理骨干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及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与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强化校园专职安保队伍和宿舍管理员队伍建设,共同推进诊改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学生发展的正确性。
四、学生层面建设的效果
诊改工作的逐步开展,在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层面诊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诊改”意识已基本深入全校学生当中,学生对“诊改”的认识度和理解度已比较到位,对“诊改”工作有相当的满意度,有一定的获得感。
(一)完善相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在学生管理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十三五”育人发展规划》《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学生个人发展测评标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学生发展“8字螺旋”的“诊改”运行制度》等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有效保障学生发展诊改工作有效执行。
(二)落实规划方案,全面进行诊改
全面开展诊改工作,督促学生进行自测,形成自测报告,填写学生诊改报告,并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修改,对学生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班级诊改报告,对学生发展全面诊断,并加以改进。学生的规划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具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人人会设计和编写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纪律观念、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社会能力、升学就业能力明显随着诊改的推行更加清晰、逐步提高。
(三)制定发展标准,促进三风转变
根据“十三五”育人规划,结合学校情况、专业特性、班级特点制定学生发展标准,学生管理团队以此为依据开展学生层面的诊改工作,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增强信息化管理力度,学生对自身发展的目标及标准有了清楚的认识,并能按照目标和标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明显好转,控制学生流失率在10%以下,学科平均优秀率25%以上,学生违纪率低于4.8%,重大违纪率低于1.1%,学生犯罪率为0;学生操行优秀率达30%,学生好人好事率达65%。
五、学生层面诊改工作的思考与方向
学生层面诊改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自身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让学校的管理有更明确的目标,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惑。
(一)数据平台建设难度大,信息化管理步伐缓慢
学校存在信息孤岛尚未完全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各部门的数据未实现唯一性,增加信息采集与分析的难度。学生群体复杂性形成了学生信息的多样性,信息资源共享率不高,监控预警不及时,未形成动态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学生发展的数据和轨迹,也无法对其进行修正。
随着诊改工作的推进,建立数据平台后,学生发展数据的源数据唯一性,切合信息化、大数据的发展趋势,采用单一ID实现学生管理的方向性管控,学生可登录平台实现对自身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开展自我诊断与改进。
(二)细化学生发展的标准,加强管理管控
学生发展标准的制定依据不足,专业特性和班级特点没有体现,在随后的诊改工作中要细化学生发展标准,确保学生能根据标准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能遵循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诊断改进。加强管理监控,落实信息化监控,监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全校师生员工信息监控能力的提升,推进信息化管理力度,学生受益于管理强度和力度提升,学生对发展思路清晰、学校的办学事业将得以更上一层楼。
学生层面诊改工作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只有切实推进诊改工作,学生工作才得以更好开展,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虽然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学校师生员工必定能完成诊改工作,促进学校的招生办学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
[2]国家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Z].教职成厅〔2015〕2号,2015.
[3]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Z].桂教职成〔2017〕19号,2017.
[4]贾明祖,王字豪.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专断与改进现状研究[J].广西教育,2017(12).
[5]龙伟忠.关于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7(6).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