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苗
[摘 要] 美育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如何更多地获取这些宝贵的艺术知识和能力,首先应把“模仿”作为起点,同时借助教师“情景交融”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美术教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关 键 词] 模仿;情景交融;创造力;德才兼备;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078-02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对个人来讲,为了形象地接触到更多、更广阔的美术领域,我们可以借助优秀的美术作品来开阔自己的美术视野。古今中外的很多艺术作品,都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艺术享受,例如,宏伟壮观的古埃及金字塔、优美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以及许多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彩陶和青铜器。这些著名的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如何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获取更多的艺术知识与能力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应以模仿作为起点。现在的美术专业教学,已很少关注艺术学习中的模仿,甚至有的人认为模仿是低层次、低格调的。他们一心追求所谓的“创造”,无异于将艺术的大厦建造在沙滩上。
之所以重提“模仿”,因为它不仅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它们不受时间和时代的约束,它们是永恒的。我们在教学中将“模仿”排斥于教学理念之外,并不利于美术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只要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美术太难学、不好懂”的现象就不会存在,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被极大地提高。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关键在于理解造型原理和掌握造型的表现语言。我们应重点培养学生把握艺术表现上的综合关系。比如说,让学生在一张画纸上徒手画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往往不会把画纸的边沿线作为参照,导致画出来的作品出现错误。中职美术专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不具备公式化、无统一的创作答案是美术专业的根本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针对其专业特色,根据社会的需要,在重视美术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开展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阔创作思维和灵感;在社会实践上多下功夫,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有特色、实用性强、技术性强的专业美术人才。
二、及时表扬与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境,学生不仅需要努力,還要求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多面手、样样通的人才。如何能够达到完美,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情景交融”,当学生的美术情感得到启示时,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翅,发挥各自的创造力。这样,在美术想象空白的各段落里,学生的美术情感才会迸发、碰撞与融洽。
在这个充满创新性的时代里,我们尽可能挖掘出青少年的创新潜力,使他们具有旺盛的创新热情和杰出的创新才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因为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受到某些条件的影响,从而束缚自己的思想。因此,创新能力的开发来自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只有当问题刺激大脑时,学生的大脑才会高速运转,才会产生料想不到的新认识和好方法。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需要得到肯定和赏识。当你对他的学习成绩表示肯定、支持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时,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为了调动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兴趣,应改变过去做实验时,只按课本或老师的提示来做。在设计教学时要增补一些实验,有意设计一些障碍,达到让学生动脑、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满足他们想动手的要求,让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我们的希望,学习是他们不断前进的脚步,兴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动力。我们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就是一种快乐”。我们要学会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兴趣成为学生积极学习、勇于探索的法宝,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我们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对所学专业遇到的难题,结合学校的有关设施进行解决,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三、美术教学与互联网相融合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各行各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互联网延伸到教育教学领域之后,也掀起了一场信息化教学的改革高潮。中职美术教学也积极地使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方式,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来密切联系和教育学生。在中职美术互联网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比较典型的问题,同时也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对继续深化创新中职美术互联网教学十分有帮助。要让中职美术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做到美术教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采用纪录片模式,丰富互联网教学形式
互联网教学就应当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办教学,抛弃课堂讲课录像的简单模式,而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教学。首先可以学习纪录片的模式来制作互联网教学内容,因为互联网教学突破了课堂时长的限制,因此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在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将所涉及的有趣的内容穿插到整个教学内容当中,教师充当“纪录片解说”的角色,适当点出知识的重点。
(二)更新教学内容,趣味与实用相结合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内容更新快,有深度的内容少,从而养成了人们使用互联网娱乐大于学习的习惯。因此互联网教学在内容的制作上,应当避免对系统知识点和内容速度的追求,而应当以实用和趣味性为主要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半娱乐的状态将自己所需要的实用技巧学到手。过于枯燥的教学内容非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教学内容不满足学生需要,教学手段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使中职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需要通过学习纪录片的模式来丰富互联网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实用的知识,并且要紧跟互联网的发展,在微信、微博等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开展美术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职美术的教学效果。
(三)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引导学生自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思维创造的能力
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融入知识的吸收中,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美术知识转变为具体的,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与空间能力,培养自身的思维创造能力。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利用资源的能力。让学生把网络上现有的各种类型的资源,比如图片、FLASH、名家作品等结合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大胆创新,争取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四、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步伐,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知道,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为此,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重难点知识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新鲜感。此外,在教学中,要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群体,针对每一个群体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实现美术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教师在开展课堂的活动时,应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呈现出发散性,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作活动。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应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挖掘问题的本质,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探索美术的基础知识,培养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养成思维创造的精神,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融入学习活动中,挖掘自身潜能,开展有益的学习活动。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求“德才兼备”。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努力让每个中职学生都学好美术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制定相应教学方案,既将知识完美传授给学生,又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力求美术课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我们还可以利用节日,让学生设计一幅作品送给小朋友等。通过这样的活动,灵活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
总之,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实现高效的课堂。不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让他们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强.“互联网+”背景下的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29.
[2]勾丽娜.浅谈“互联网+”形势下的多媒体美术教学[J].艺术教育,2016(5):120.
[3]张晓兰.陕西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4):40-41.
[4]宁夏.美术教学审美化与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4):124-125.
[5]董倫汉.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9(36):59-60.
[6]陈永娟.美术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9(34):36.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