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欣
[摘 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基于实践取向的理念,坚持学生为中心、实践导向、成果导向的原则,立足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课证课岗“两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形式多样、全方位渗透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借助校“园”一体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理实一体、产学融合的教学改革,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搭建学生职业能力及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等措施,保障课程体系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036-02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落地,幼儿园教师的高需求使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高、规格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追根溯源,课程体系的同质化是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强调教师教育课程要“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还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应“强化实践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智慧”[1]。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下简称“胜利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突出学生中心、符合岗位需要的日臻完善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依据“一中心、两导向”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学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学生中心,坚持实践导向、成果导向,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胜利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下简称“《专业标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幼儿园)中的要求及发展需要,构建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两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
结合专业标准中幼儿教师的七大能力要求,胜利学院对理论课程体系提出课证融合与课岗融合“两融合”的构建与实施要求,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具体而言,课程设置时,将专业类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并依据专业能力培养设置课程模块。其中,必修课程可以分为二大模块:一是着眼于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设置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和儿童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创编、手工制作、儿童画、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艺术技能类课程。二是着眼于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设置专业课程,主要有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课程、儿童文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学生就业前考试需要的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学生发展特长和兴趣的如摄影与摄像、幼儿体操创编、中国画等课程;学生专业深入发展的需要如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儿童绘本阅读与欣赏、学前教育管理学、幼儿园教育评价、师幼互动方法与实践等课程;学生专业拓展需要的如幼儿体能拓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与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0~3岁婴幼儿玩具与游戏等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层面的需要。
这样普修与选修相结合、兼顾多种需要的理论课程体系,让学生一专多能,既能从事幼儿教育,又能从事与幼儿相关的特殊工作,如幼儿围棋启蒙、幼儿体智能和早期教育等教育;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普适性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在特殊领域的需求,也解决了专业特色不强、学生特长不明显的问题。
(二)构建目标明确、形式多樣、全方位渗透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最重要途径,胜利学院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立了“时间上贯穿、空间上拓展、课程中渗透”的“全实践理念”[2],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
其中,“时间上贯穿”是指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学生全部学习过程,分别是:学前教育专业考察、幼儿园保育见习、幼儿园教育见习、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汇报演出、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过关考核、幼儿园教育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空间上拓展”是指实践场所多元化、指导教师多方化,即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校外的幼儿园考察、见习与实习,有校内的活动模拟、汇报演出、过关考核和对所学综合应用的毕业论文写作,还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如“萤火虫”志愿服务、爱心家教、爱心护学等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的辅助,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室与舞台等多场所实践的有机结合和校“园”一体的教师协同培养。“课程中渗透”是指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学时的同时,还要求教学内容要与实践教学挂钩,实现实践教学的全方位渗透。
目前,已构建了“职业认知—单项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职业能力训练”为一体的、以能力为导向的,逐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贯穿整个学程的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园”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直觉走向理性,从零散走向系统,呈现出实践内容全程化、实践场所多元化、实践方式多样化、实践导师多方化的特点,有效利用了多种资源。学生不再是“观察者”或“听做者”,而是真正从事大量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在做中将知识、技能、经验等要素转变成从业能力,切实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以“理实一体、协同培养”的原则保障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校“园”合作,构建校“园”一体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1.落实双导师制,全方位引领学生成长
“幼儿园实践导师+校内专业导师”的双导师制,让学生每周至少有半天时间深入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全程跟随幼儿园导师的每个工作环节的入园体验式学习,充分认识和理解职业内涵,了解岗位需要,实现做中学。校内专业导师负责引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样的模式,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发挥了校“园”协同育人的作用,较好地弥补了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憾。
2.加强校企业合作,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在充分利用幼儿园教学资源的同时,胜利学院还通过引进在特殊领域办学规范、有成熟经验和较大影响力的幼教机构,合作开展多元化师资培养,弥补学校某些特殊领域教育的不足。2017年以来,分别与咏威亚太体智能培训机构、东方爱婴早教中心、东营美澳德教育培训学校等幼教培训机构合作,由机构入校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再安排到相应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定向培养了一些需求旺盛的幼儿围棋启蒙师资、体智能教学师资和早教师资,缩短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期,拓宽了就业范围,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二)强化“两融合”,推动理实一体、产学融合的教学改革
基于理实一体、产学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两融合”原则,胜利学院有效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措施有:
第一,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教学中,将真实案例和真实工作情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实施任务驱动和实践体验,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对接。
第二,专业课程教学依据学生的需要,将学生未来考试相关内容与考试形式引入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内容、考核内容与考核形式与职业要求有效对接。
第三,增设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过关考核、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汇报演出为必修课,将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列入学生的毕业要求,实现能力要求与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
(三)围绕职业能力核心要素,形成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教法类课程安排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践模拟的基础上,再到幼儿园进行为期5周的实习,其中校内学习以笔试为主,幼儿园实习以实操为主。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既有校内实践又有幼儿园真实情景下的实践,考核形式既有笔试又有实践考试,有效实现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师生评价与校外导师评价相结合,形成并完善了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生自评、校内教师考评、幼儿园专家考评三位一体的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同时,通过让学生填写听课记录、活動方案设计、与家长交流活动、与园所教师研讨交流活动、研讨活动记录、开放活动记录等表格,使实践活动目标明确、环节完整。
(四)为师生搭建实践和展示舞台,助推师生职业能力提升
结合教学安排,在校内开展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汇报演出、模拟幼儿园讲课比赛、幼儿故事讲述比赛、儿童歌曲演唱比赛等系列竞赛;同时,辅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提高自身能力,明确努力方向。
(五)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搭建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平台
第一,在学校各级领导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到目前为止,胜利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有包括幼儿园活动模拟实训室、学前儿童保育实训室、学前儿童手作实训室、蒙台梭利教育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学前儿童感觉统合实训室、0~3岁婴幼儿活动模拟实训室、电子钢琴房、舞蹈实训室等多个专业实训室,校内实训条件较为完备,有力保障了学生校内实训所需。
第二,已建成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为政府为办园主体的省级规范化幼儿园、省十佳幼儿园,或为多元化办元主体的行业内知名品牌,皆为区域内龙头或优质教育资源,条件优质,办园水平高、有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层次高、范围广。
(六)搭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培养双师素质
为了尽快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胜利学院的专业课教师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对幼儿园进行课题指导、观摩幼儿园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实践能力,实现互利互赢。
三、结语
独立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只有依据自身办学及人才培养定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实践取向,构建有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既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Z].2011-10-08.
[2]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5):20-24.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