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兰 刘峣
摘 要:2017年以来,“新零售”作为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的创新模式,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商业领域,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不仅为商业企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向行业企业输送零售人才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该文从多方面剖析了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创新培养的必要性,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1+X证书制度等方面入手,為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创新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零售 营销人才 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b)--02
自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商业领域,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从2016年9月在美国达拉斯举办的“美国零售商数字峰会”,到2017年3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电商与零售创新国际峰会”,从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实体零售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意见”,到以阿里巴巴、京东、卓越亚马逊等为代表的新零售布局、促进新零售的转型发展,新零售作为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的创新模式,作为颠覆传统零售模式的新业态,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下店铺+电商+物流”的新型经营格局,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 新零售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创新培养的必要性
1.1 高职类市场营销人才更受企业欢迎
新零售背景下,很多零售企业更喜欢招聘高职类市场营销人才,他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到各大高职院校举行校园招聘会或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经笔者与多家零售企业HR沟通发现,企业青睐高职类营销人才有以下原因:第一,相比中职类学生,高职学生学历层次高,有明确而清晰的职业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第二,对比本科学生,本科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动手能力弱,存在“眼高手低、经验不足”现象而被很多用人单位诟病。高职学生技术扎实,工资要求合理,培养成本较低,一到岗位就能上手,无论是动手实践能力还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更能接受新零售的挑战。第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就业能力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坚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也正基于以上原因,高职院校加强营销人才创新培养显得更加意义深远。
1.2 新零售发展对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新零售作为一种融通线上线下的新兴业态,依托云计算、AI等互联网技术,通过构建“线下店铺+电商+物流”的新型格局,不断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实现资源整合、价值链重构。这种颠覆性变革对企业需要的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地标准和要求,他们要能够利用数据技术精准把握和预测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客户,提高服务效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对营销人才进行创新性培养,培养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保障新零售企业的高效运行。
1.3 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实地了解,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还是遵循传统的培养模式,与新零售快速发展联系不够紧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更新滞后。大数据、云计算、AI等高新技术在新零售中的运用,要求营销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营销思维,还要有数据思维。而大部分高职院校营销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客户服务、谈判技巧等来开设,以大数据、云计算为载体的数据分析课程体现不多。
(2)教学模式固化。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多采用“理论教学+校内实践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2+1教学模式,其中在理论教学中仍以课堂填鸭式讲授为主,校内实践实训由于没有接触实际企业而是仿真式实训。固化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动力不足。
(3)新零售实践实训不足。一方面,新零售发展在国内国外均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关于新零售相关岗位需要的知识体系、技能培训处于探索阶段,与之相关的实践实训也会存在不足。
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实训的场所为机房或者仿真实训,这与新零售企业强调“线上线下融合、突出购物体验”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4)职教改革作用有待发挥。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在2019年国务院下发了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强调要建设国家资历框架、推行学分银行,试点“1+X”证书制度。无论是国家资历框架建设,还是“1+X”证书制度试行,目前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亟待发挥。
(5)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对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多年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呼声一直不断,尤其在新零售背景下,营销专业教师需要具备“线下线上融汇贯通”“教、学、做”一体化的能力,但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师资是研究生毕业就直接从教,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不足,即使有的院校师资队伍有双师型教师,但比重不高,由此导致师资结构和知识体系不合理,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严重制约了营销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新零售发展对我国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创新培养的启示
2.1 人才培养定位调整
现代社会劳动的专业分工明确,虽然行业存在不同、企业发展有不同,但这些不同的背后存在着很多相关联的岗位群,这些岗位群需要相同或相似的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在结合岗位群设置专业群时要结合行业、企业、学校、政府等多方需求开展市场调查,确定专业群服务的岗位群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水平。新零售的发展,涉及的岗位需求和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高职院校要跟踪新零售行业动态发展,定期邀请专业建设专家论证专业发展方向,搭建行业企业政府学校多方共建的调控机制,主动调整专业群和人才培养方向,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
2.2 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课程体系开发涉及多个方面,既要结合就业岗位群,也要兼顾行业发展需求,还要考虑专业培养方向。高职院校要结合市场实际,深入剖析新零售发展趋势,调研企业实际需求并进行课程设置探讨。课程内容既不能太理论化,也要结合企业实际;既包含经典营销基础知识,也要凸显大数据思维。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基础上加入开放性的零售管理案例讨论课、项目小组实践课、零售数据分析课等。通过邀请零售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将行业前沿信息整编并及时传递给学生,搭建起与时俱进、与新零售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数据思维进行市场预测并挖掘商业价值。
2.3 教学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创新的教学模式,而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此背景下,翻转课堂、云课堂、慕课、微课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联合开发在线课程,通过网络教学、联合授课的方式,来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新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
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新零售企业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平台,成立XX学院进行双主体培养和双元育人,引入弹性小学期制,在完成教学期和实践期相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1+X”证书制度试行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的基础上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等级证书”(简称1+X)制度试点工作。面对职教改革的发展新机遇,高职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确定市场营销专业服务新零售行业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等级,以国家资历框架、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为保障,分级培养,整体推进,切实解决职业院校“用人目标与培养目標相分离、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分离”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职营销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2.5 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从2020年起职业院校教师招聘范围有所调整,要从具备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人群中选聘,从政策上保证了双师师资的供给,改变了以往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去职业院校任教的局面。同时稳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师每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至少1个月、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制度的方式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另外,要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选派骨干教师到美、德、日等国家学习,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融入我国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中去。
2.6 “双导师”制度建立
职业教育“双导师”制度是对研究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由校内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完成学生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学习。其中,“校内导师”由高职院校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主要承担专业课的讲授,发挥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作用。“企业导师”要从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中确定,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实际中,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新零售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高职院校不断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满足行业、企业、社会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通过人才培养定位调整、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教学模式创新、“1+X”证书制度试行、师资队伍建设、“双导师”制度等路径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左芊.高职管理人才大数据思维培养模式思考[J].广东蚕业,2018(5).
陈芳.浅谈新零售背景下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J].人力资源,2018.
徐寿芳,嵇美华.新零售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J].知网,2018.
韩彩珍,王宝义.“新零售”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8.
张小桃.新零售背景下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J].教育时空,2018.
季欣.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J].教育时空,2019(7).
张凤英.新零售模式下高职院校商科专业群建设探索[J].经贸人才战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