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峰
摘 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推进,尤其是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逐渐成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点。随着公路方面的建设不断增强,公路运输的影响力在众多的交通运输手段中愈发突出。公路运输的建设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货物运输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其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作用无出其右。本文拟就当前的公路运输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分析,就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当前现状 公路运输经济 概念阐述 特点分析 促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b)--02
基于我国的地形特点、人员结构、人地关系,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和割裂性。由于地形地势结构特点,对于交通运输手段的选择更加倾向于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优势性能与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相契合,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公路运输与人民、国民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公路运输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就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切重视。
1 公路运输经济简要概述
1.1 公路运输经济的概念阐述
公路运输是基于基础公路设施进行货物联运和旅客送达的交通运输方式,依托公路运输产生的内在和外在经济效益逐渐形成公路运输经济。从运输形式上来讲,是经济主体为实现经济利益,基于公路运输线路,使用客货车等交通运输工具进行货物和人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送达转移工作,以此进行经济主体相互间的交流,实现经济利益的获取。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公路运输经济进行管理调控,受到相关法律条文的保护和限定,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从公路运输的整体性来看,我国的公路运输管理系统由两种相互协作的体系构成,一种是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的管理营运,主要针对公路运输中的各项公路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另一种是货物或人员的管理营运,主要针对货物的种类、属性进行管理,防治危险品、不法人员在社会中流转。公路运输经济在我国所有的经济产业中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增长态势,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微观作用下,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具有良好地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1.2 公路运输经济的重要性
公路運输是我国综合运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据的比例逐年增大,是社会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相互联通的重要联系纽带,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咽喉。故此,公路运输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前提和重要保障。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其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性需求,对区域内企业的公路性基础材料的生产建立了广阔的市场,带动了整个地区GDP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强了区域之间经济的关联性和紧密性,带动了整个泛区域的经济发展,提升了整体经济水平。
公路运输经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公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自身经济价值,是公路运输的基础经济价值,缓解了因人地矛盾引发的交通堵塞、拥挤问题,缓解了交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的交通运输模式进行了变革,促进了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二是公路运输自身价值发挥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对其他产业有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就是旅游业的发展,公路运输的便捷性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羽翼,众多具有旅游开采价值的落后地区因公路运输的开发,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同时,依托于公路运输优势的经济产业实现了结构重组和优化升级,为社会的待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缓解了就业紧张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1.3 公路运输经济的必要性
投资、出口、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近年来经济发展模式偏向于投资和出口。向国外不发达地区提供经济帮助以带动经济发展和依靠加工生产具有价格优势的劳动力式产品进行出口创汇,随着国内经济的下行趋势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调节国内市场、拉动内需、促进国内消费已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公路运输经济对于国内消费市场的调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公路运输拉动经济发展,提升消费程度,是目前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同时,由于我国特有的地貌形式、消费水平,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是目前的必然趋势和唯一趋势,是当前低消费水平下经济发展的重要道路,必须坚持走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道路,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带动其他经济体和产业的发展。
2 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土疆界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从公路运输的整体覆盖率上讲,全国已基本实现了公路运输交通网路的全域化覆盖。从密集程度和市场需求性上讲,公路运输的区域内分布还存在不足,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为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宽泛性构建,已基本实现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进城下乡无不便利,且每年的公路条数增幅处于上升水平。但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出行的需求,运输供给线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我国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于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网络的完善对于劳动力、农副产品、科技资源的优化分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就当前的地区差异化发展、经济发展差距大,公路运输网络建设存在地区差异化,尤其是东西部公路运输线的覆盖率差异明显,主要受制于经济、政策的引导。总体而言,我国公路运输网络的整体建构密度存在缺陷,区域性差距大,仍有待完善,发展前景广阔,在一定程度上应进行重心转移,挖掘经济发展潜力。
3 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措施
3.1 不断加强公路运输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是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公路运输建设属于国家建设的重要范畴,必须坚持法制化建设,不断加强公路的制度化建设。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范引导下发展公路运输经济,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据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经济体制内部情况来看,在公路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还存在许多的漏洞需要不断地改善,把制约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体制内障碍清除,才能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的法制化建设需要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国家立法机关必须针对公路运输的具体情况,实地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一系列的行为限制法律法规。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全体需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执法观念,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用严格、审慎的态度去执行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提升执法社会认同度,提高执法工作质量。同时应加强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群众的法律认同感和参与度,严格遵守公路运输交通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监督公路运输管理部门人员的执法行为,共同努力促进公路运输的法制化建设,创建和谐交通,促进交通运输的秩序稳定、快速发展。
3.2 增强公路运输经济的平衡化发展
公路运输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危急存亡。对此,增强公路运输的平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稳定经济作用。从长远的角度讲,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关键,从短期目标讲,制定具有阶段促进作用的发展规划方案对于公路运输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情况,主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偏向性引导和个人偏向心理。对于整体的公路运输建设需平衡化发展,基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以运输经济的模式促进公路运输设施不完善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各地区的地质地貌、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公路运输建设应依托自然条件建设,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公路运输经济,加强经济落后区与经济发达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并不断巩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稳定发展的基本原则。
3.3 加强公路运输的智能化建设
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已经历了数十个年头,从传统的公路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公路管理模式的转變过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管理手段的滞后性是其主要根源所在,不断地汲取新鲜的血液注入公路管理系统加以创新管理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主要可以从下述三个角度入手。
(1)加强和完善公路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性普及应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逐渐的实现了信息化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也不例外,公路运输的信息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时代使然。不断地把遥感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与公路运输相融合,实现运输路况的实时汇报和信息传递,将有效地信息传递给运输行业者,能够有效地降低货客车的空载率和增强货车的通行性,促进公路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2)加强公路运输的科学化管理。当前公路运输企业发展快速,种类众多,增加了公路运输市场的管理难度并且公路运输市场存在一定的混乱性。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对公路运输企业进行集约化管理,按公路运输行情和运费标准制定有效的运送费用,形成稳定规范的公路运输价格市场,增强公路运输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创新公路运输管理方式方法。在加大公路运输管理创新力度的同时,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公路运输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国内的基本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我国公路运输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和公路运输的和谐稳定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些年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的内在矛盾,针对于此,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需群力群策为我国的公路运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献言献策。
参考文献
祖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研究[J].商讯,2019(28).
沈伟.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
田慧丽.试论公路运输经济的促进方式[J].现代商业,2019(20).
孙鲜明.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21).
李艳.分析公路运输经济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和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