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摘 要】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促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准二者的契合点,从经济角度助推城市基础建设,并通过城市基础建设巩固经济增长,是未来城市发展所需重点考量的问题。文章立足于此,首先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影响作出了简单分析,然后就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前提条件展开了论述,最后提出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措施建议,希望可以对业界人士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关键词】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关系;前提条件;促进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涵盖了多个方面,交通、通信、医疗、公共设施等都可以算作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外来资本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外来资本在投资决策上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其会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投资决策。这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仅反映城市当前的发展现状,也表现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必须明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涵关联与影响,从而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影响
(一)宏观层面的关联影响
在宏观层面,要对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联形成有效认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第一,产出、生产率与基础设施存量之间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是政府公共财务支出的重要部分,根据研究发现,在通信、交通等方面的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直接的正相关,但是与私人投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基础设施的产出与支出之间,存在一个弹性系数,对其关系进行了衡量。
第二,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地区,这种刺激效果并不一样,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在偏远的大西北或是西藏等地,即时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但是其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经济增长并不会很明显。而对于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即便再进一步,对经济增长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相反在中等发展地区以及周边经济环境较好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反而更高。
(二)微观层面的关联影响
从微观层面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在多个方面,其可以从更加细小的环节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
首先,基礎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经济活动的成本负担。比如在基础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在房地产开发区域,若是政府提前规划了菜市场、超市、学校等基础设施,那么企业在兴建住宅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也就节省了这方面的成本。再比如城市绿化,若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了对绿化的建设,那么不少企业、小区等都可以节省绿化方面的成本。此外在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相应减少经济活动在这些方面的成本支出。
其次,提高国际竞争力。经济一体化促使贸易活动成为了跨国行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发,与国际上的其他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就成为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在通信、交通、仓储技术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使得相关的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和全面,企业经济活动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如此就大大提升了经济活动的竞争力。
二、城市经济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前提条件
(一)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外来资本的进入,想要获得外来资本的青睐,就必须着眼于投资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针对性展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要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可以降低本地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支出,从而减少其经济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外来资本。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基础设施在满足投资者需求后可以提升其使用率,从而增进产业和资金的流入。
(二)协调相关的因素
城市经济增长是在多方力量作用下完成的,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相关因素,而这些因素的效用存在很大差别。具体而言,首先应该对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深远的内涵,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混杂,职能存在重叠,这就容易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因此只有事先协调好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相关问题。
其次,协调需求者负担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可能被需求者直接消费,也可能作为中间产品进入到再生产过程,进而被消费者消费。在被消费者消费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对消费者潜在福利的侵犯,降低了其消费能力,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因此需要平衡需求者负担结构。
(三)选定资本进入区域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资本进入的区域上应该合理选定,确保其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长。在西方学者眼中,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吸引资本集中在选定区域,并且将会引导工商企业在产业上实现重新布局,从而实现高品质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就应当明确资本进入区域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从而合理引导,强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措施建议
(一)规划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已经成为了必然问题,但是由于城市进程的加快使得资本往往集中在工商业的活动当中,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在国内外工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就更加明显。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不具备较高的资本系数,其附加值比较低。因此如果将大量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那么就会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经济增长。
在不同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在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深等城市,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收益率相对较高,因此可以优先考虑。但是根据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形势来看,基本上每5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这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均周期是接近的。具体可以归纳为:经济高速增长→基础设施需求提高→基础设施瓶颈收缩→经济增长回落→被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础设施瓶颈缓解→经济增长回升。从这样一个过程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周期性相对变化的规律,据此就可以科学合理制定基础设施发展的模式。即让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需求相契合,展开长期预测和规划,根据投资需求和投资周期的差异,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最佳时机,削减中间环节,促使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保持高度同步。
(二)从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他方面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除了要科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之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
第一,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良好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该秉承高水平、高质量、高技术、高便利的目标,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较大、人口流动复杂的城市,更需要加强环保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应该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能够扩大城市需求、优化城市环境,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属于一种投资行为,会引发其他的經济活动或是投资行为,从而可能导致城市在拥挤、污染方面的治理成果被抵消。
第二,加强对私有资本的引入,让私有资本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资金支持。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私有资本的引入会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复杂化,容易产生一些意外问题。对此,在私有资本的引入上,就应该对“度”合理掌握,尤其是在参与环节、参与角度以及参与程度等方面要严格把控,避免资本进入过深,导致基础设施表现出某些私有属性。具体而言,在私人资本愿意进入的领域,政府应该大加鼓励和引导。而对于私人资本不愿意进入的领域,则应该由政府为主进行投资。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等方面的新技术,提高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的附加值。目前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少项目都存在附加值较低的问题,导致资本不愿意进入。因此需要加强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基础设施的附加值,使外部资本原因进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实现经济发展。
第四,需要严格审慎对待外部资本的进入,对外资的利用应该关注对技术的共享利用,而并非单纯的建设数量。只有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技术,才能在经济活动中掌握主动权。
结束语: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在宏观与微观层面都具有紧密联系,在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基础上,应该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结合区域实际编制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同时还需要从私有资本引入、加强技术创新以及严格对外资等方面做好管控,以便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切实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汉江,魏艳丽,陈晓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测算[J].系统工程,2012,(11):55-61.
[2]王宇新,刘贵.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06):37-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