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洪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小学生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与认知的联系,加强学生对情感的认知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逐渐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特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教师有意的引导与激发。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兴趣持续的时间不长,教师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及时的表扬或画一个笑脸、帖一朵小红花的奖励,小小演说家的表彰等情感教育的融入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实效性。
1.2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良好的情感教育,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因为喜欢上语文老师,而爱上语文学科。这样不仅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挖掘教材,加深理解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表达情感。小学语文课文文本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涓涓流淌的文字无不饱含着浓厚的情愫,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为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就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他们对课文中的情感的理解往往不是十分准确和深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善于将课文中的思想情感与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实现以情感人、以情激情的目的,由此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比如《七律·长征》教师饱满深情的朗读,调动每一个学生,洞悉文字背后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2.2创设情境,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开展情感教学,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学习情境,借助学习情境的建设,获得学生情感上、思想上的认同。过去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比较单一,教师一直占据了课堂的主導地位,在课堂中扮演教学的角色,学生就在下面听课、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抑制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要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必须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情境,获得学生思想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上课开始我就激动并自豪地向学生介绍了我对圆明园的认识,语言中透露出了我作为中国人,为有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而感到自豪。学生被我的语言感染着,在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时,可以从表情中发现他们同样有着那份骄傲。随文感受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后,我将语气、表情转为一种悲愤,痛斥着八国联军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再加上视频的播放,我发现有不少学生的眼睛里充满了痛恨和惋惜。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感情到位了。每堂课我都结合课文的需要充满激情地进行讲解,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了,回答问题积极了,情感的理解和体会也就容易了很多。
2.3结合实际,体验情感
情感教育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就只是纸上谈兵,语文中的人文情感来源于实际生活,而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和思考。
比如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作者对于伯父的情感。在亲情尚且不太能理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可能无法达到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高年级学生的情感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于周围人的态度、语言、看法等都非常敏感,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便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亲情观。为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前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如先让学生给自己的大伯、叔叔、婶婶等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讲讲与亲人的日常相处模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在思考回忆与亲人的点滴生活中感受亲情的可贵。然后,教师再进行课文的讲解,在教学中对亲情教育进行适当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亲情,这样不仅使学生快速内化课文内容,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可贵的亲情观。
2.4课外活动,领悟情感
在课堂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外阅读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抓住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帮助学生筛选课外读物,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各种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同样如此。开展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演讲、朗诵、语文知识和作文竞赛、课本剧的表演,同样能够渗透情感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对已有的作品内容会有深刻的理解,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深刻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定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演化,真正达到作品与学生、作者与学生的高度对话,和谐统一。
总之,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情感培养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良好情感关系的建立,还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勤于思考、积极探索,更好地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素养、文化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益.试论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展开[J].好家长,2015 (16).
[2]王树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浅谈小学语文情感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