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初,教育部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政治参与和法治精神,这引起高中教师普遍关注。反观现实,思政课对学生的科學精神培养不足,本文重点分析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概念、意义和原则,希望能为其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学精神;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
当前,多样化多元化文化充斥着我国高中生的生活,他们存在不理智、不科学的价值观念,如此现状需要高中教师有所行动。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即思政课教师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 科学精神概念界定
2013年,教育部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凝练,于2018年初细化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目标,其中的科学精神指的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这样的概念界定细化了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方向,本文中的科学精神重点强调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提高思辨能力,注重实践锻炼等方向。
二、 思政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意义
思政课教师要踏实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就是要踏实培养好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利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安排设置,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有利于推动高中生的成长成熟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加上信息网络完善与普及,广大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科学精神有所欠缺。有教师表达,由于受“分数”的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受到限制,我国基础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育理念适得其反。面对如此学情,思想政治课把科学精神放在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位置,以促进高中生成长成熟。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人生阶段,思政课教师有责任且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其以更加积极理智的态度面对人生和社会。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为了“使其获得知识的碎片,而是要培养独立人格和思辨精神,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高中生只有成为有独立思想、有自觉行动的人才能明辨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有利于促进对其他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公民更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必备品质。在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当代社会,高中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时必须有理智的思维,当面对与自己所学所坚持的价值观念不一致时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予以分析和决断,最终能利用科学精神坚定自身政治立场。法治意识中必不可少应包含科学的逻辑思维,重视以理性思维为条件,以法律规则为标准处理相应关系。科学精神的培养能促进高中生更科学理解法律的内涵,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思维,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思考和处理问题。科学精神的培养也能完善高中生的法治思维,能使人更好地处理个人学习与生活,能使个体更好参与社会。
(三)有利于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与世界教育接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环境和人的思想观点与以往有所变化,这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教育领域再同以往一样,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然无法适应社会。教育事业正是要通过自身的否定,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适应国情,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强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教育事业更是要面向未来,教师要为未来而教。高中生在社会转型期应当具备科学的思维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变革,培养这样的思维和能力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
三、 思政课科学精神培育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
总体看来,学校和教师在将科学精神融入思政课方面有所思考,但碍于繁重的教学任务、短暂的教学时间,他们在教学时间上没有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方法单一
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曾认为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真理应当是极具吸引力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机械教条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普遍选择讲授法,因为教学的时间安排有限,要让学生会做题,紧凑的教学时间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缺少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将习得的知识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同样因为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教师没有额外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不同的思考方向完全靠教师直接提供。
(二)学生的评价机制片面,学生对问题理解较为片面
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学过程以教材和习题为中心,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质疑精神、创新精神的训练及养成,学生原本活跃的思想被教材知识框架和反复训练的固定答题模式所禁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培养被“标准答案”固化,用统一的、被定义为“标准”的答案要求学生,强调培养学生的共性,缺少对个性发展的支持,对学生在“标准答案”以外的答案存在不鼓励的态度,学生习惯于盲目信服答案,长时间会导致学生丧失理性认知、批判、创新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除了导致学生欠缺理性分析、发散思维外,学生欠缺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他们割裂的知识与现实的关系。一方面,学生不认为知识能与生活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学生欠缺用理论分析生活、指导生活的能力。
(三)教师的评价机制片面
对教师而言,学生考试成绩是中学教师评定职称与奖项的最主要的标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其教学工作成果和教学方向是学生的成绩。由此导致教师过度关注知识内容的讲解,提高习题得分率的训练,讲授的知识局限于考试可能涉及的有规范性答案的知识体系中。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更强调其德育功能,不能与其他学科评价方式相同,如果只考虑学生成绩和名次变化,这样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则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各方面素养,不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思政课培养科学精神的原则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要遵循相关原则,在实现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也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任务。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思想政治学科特色的学科知识,将知识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把握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将课堂教学中收获应用于生活实际。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即要培养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精神,在价值观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植民族文化,坚守中国立场。高中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点和生理情况,容易偏听偏信,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理性认知问题的精神,同时强调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总方向。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体现着科学精神的品质。马克思主义结论产生的过程本身就是科学的,而且又能科学指导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革命、批判的精神,尤其是它的辩证法,充满理性思辨的色彩,正是当今青少年所需要的。科学精神表现为坚持求真务实,所谓的“真”正是要结合当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思辨思维
虽然新世纪进行的课程改革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仍占据主体地位,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当下,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享受课堂,在学习过程中有真实体验,就难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去容纳外在知识的灌输,也不是从实践开始的盲目试误,而是通过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对人类已有认识成果及其过程的学习与体验,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课堂能凭借经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审慎性判断,对知识进行合理性建构。教师要创设民主课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通过彼此观点的碰撞逐步深化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观点的方向,在出现片面观点时,教师需要及时澄清观点。要想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综合使用多种教学资源,体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不断深化。
(三)注重实践应用
科学精神不应只停留于学生的主观世界,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付诸实践。交往实践观认为:理性是源于人的实践及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课堂中要想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就需要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教师要把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知识,并且最终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同时,思政教师对学生每学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予以指导,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前期的调查内容的安排,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关,关注实践过程中是否融入了知识,不能把知识与实践割裂开来,要体现高中思想政治的知识性。在调研过程中让学生去总结和分析,学生在群体合作中能够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通过彼此观点的对比,让学生去反思大家的意见,调整自己的不科学的认知。在调研结束后将观点与结论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教师再次进行补充,可以在调查的操作层面进行再指导,以便学生下次进行社会调查能有更科学的方法;也可以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完善,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让学生能更理智认知、对待社会现象。培养高中生在利用思政课,将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意识,用科学精神来指引生活。
参考文献:
[1]袁凤菊.科学精神教育及其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缺失.
[2]方慧.给孩子适合的教育[J].现代教育,2016(4):39.
[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801/t20180108_323931.html.
[4]李嵐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327.
[5]张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文化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18(9):42-47.
[6]张晓东.核心素养的多维视角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6(2):17.
作者简介:
孙晓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