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关系改善研究

2020-05-09 09:47罗熙弋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关系

摘 要:文章以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判缓期间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试图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进行介入,协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关系的改善,从而顺利回归社会和家庭。

关键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关系

未成年人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在保护未成年犯的立法趋势下,当未成年人失足成为犯罪人,通过社区矫正使其重新被社会接纳,是整个社会与未成年犯家庭的责任。未成年人社会经历少,心智不成熟,又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敏感的关键时期,在许多方面与成年人差别较大。目前,世界各地犯罪低齡化趋势愈发明显并且未成年犯罪人数增长十分迅猛,但是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被判处缓刑之后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现有的生活、学习以及家庭成员,并且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矛盾,严重影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正常生活,但是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家庭成员的不认同促成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变得恶劣。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简称生态系统理论,它是由系统理论发展而来,最早是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它把我们生活的环境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在进行社会工作干预的时候,要从案主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出发,即“人在情景在中”,重视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通过案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考量工作的实施的成果。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的互动能力,人与环境的互动也是相互的,个人应该有能力调适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个人问题产生的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的结果。

二、案例介绍

(一)个案来源

笔者利用在都江堰市社区矫正中心实习的机会,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小豪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在一次家访服务中小豪的妈妈向我表明他们家的家庭关系紧张,需要社工的帮助。

(二)个案情况

小豪(以下简称:案主),15岁,男,是一名职业中学的中专生,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对案主的教育有疏忽,奶奶负责案主的生活起居。去年六月份案主因与人打架斗殴被判处缓刑1年,案主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较为冲动,由于和父母沟通较少,亲子感情基础薄弱。学校的老师也觉得案主在校期间表现较为叛逆,既不服从管理,也不参加集体活动,还经常和同学打架,厌学情绪高涨。父亲知道后,狠狠的打了案主一顿,导致案主差点离家出走,家庭关系恶劣。

三、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一)问题的表现

第一,家庭关系方面。案主与父母沟通较少,缺少感情交流,感情基础薄弱;在加上父亲喜欢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在被父亲教育过后,有离家出走的行为。

第二,行为偏差方面。案主在校期间表现较为叛逆,不服从管理,也不参加集体活动,还经常和同学打架,厌学情绪高涨当与同学发生争执时,他选择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问题的成因

(1)个人方面。案主性格比较内向,在被判处缓刑之后,产生自卑心理,在与案主的交流中,笔者了解案主以前挺活泼开朗,但是这次发生打架斗殴,让家人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案主也有很大的精神压力。

(2)家庭方面。由于案主的父母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都不高,导致了父母对案主教育不够重视,加之这次案主被判处缓刑之后,父亲更是对其责备不断,同时父亲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里充满了紧张的氛围,加剧了案主的逆反心理,让案主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没有安全感。

(3)学校方面,案主被判处缓刑之后回到学校,处处遭受来自同学的异样眼光和闲言碎语,学校老师没有注意到案主的心理变化,仅仅重视案主的学习态度,心理方面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犯错以后,老师一味的批评教育,导致案主的厌学情绪高涨,逆反的心理加剧,从而增加了偏差行为的发生的频率。

(4)社区方面,案主生活的社区,都是熟人社区,是案主从小长大的环境,本次的判处缓刑让案主的名声极度不好,社区邻居对其指手画脚,乱加评论,甚至造谣案主的精神出现问题,让案主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巨大。

(三)案主家庭生态系统图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社会个人处于社会环境之中,并通过互动行为与人产生链接,社工在介入之前首先要清楚案主所处的各个环境系统再对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案主与各个环境系统的关系,绘制生态系统图,如图 1。

四、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层介入

(一)微观系统

培养案主自信心,进行行为调节,并树立正确价值观。社工以案主擅长的足球为切入点,与案主建立了专业的工作关系,循序渐进的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评估然后一起制定了的服务目标和介入计划。社工通过每周两次,为期三个月的个案服务,并以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了解父母的工作性质,让案主能够换位思考理解自己的父母,缓解家庭之间的冲突,并着重培养案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帮助其认识到负面情绪的危害,激发其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意志和决心。

(二)中观系统

中观系统主要包含家庭和学校,社工在开展家庭服务之前分别与案主的父母、奶奶开展了深度交流,究其最核心的话题就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案主顺利度过缓刑期,协助案主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首先,社工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资源,制定计划,为案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然后在社工的建议下,案主的父母来到社区的心理咨询室,调解父母之间的家庭关系。最后社区的工作人员及时组织“家长课堂”等相关培训讲座,教授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父母以身作则,改变传统的“棍棒 下面出孝子”的错误观念。鼓励家庭式的集体活动,增加父母与案主的良性互动。学校方面,社工主动联系学校,与学校老师和相关领导交流意见。根据案主的问题,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青少年足球联赛”等活动促进案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案主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获奖感言,不仅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而且极大的增强了自信心。让案主能与老师、同学和朋辈群体良性互动,同时老师在案主的启发下,以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不仅仅关注学习,更加重视价值观建设。

(三)宏观系统

社工在与居委会协调后,积极创建有利于案主成长的公共生活环境,首先进行社区矫正政策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社区矫正,营造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然后社区社会组织邀请案主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并作为社区志愿者运营社区“图书吧”,协助整理书屋,管理书本,增加了案主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树立良好的公众的形象,最后社区通过媒体报道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对于这部分人群给予关注,让案主能更好回归家庭和社会。

五、结语

三个月的社会工作介入,案主变化非常明显。案主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相处融洽,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学习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案主开始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家庭成员态度的积极转变,使家庭关系越来越和谐。同时让案主也更能理性的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坦然接受自己,改变自己。但是由于资源的不足,在介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很多专业技巧运用不当,导致服务效果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但总体来说,这次社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干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关系改善的实践是成功的。在运用生态系统理实务干预过程中,一方面,社工及时的家庭介入、角色分析、角色的转变使案主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充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利用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发挥最大的介入能量。另一方面,由于各个系统本身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工不同,对社工的专业要求会更高,需要及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开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卓彩琴.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J].华南农业大学,江海学刊,2013(05).

[2]刘恒.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帮扶个案研究[D].河北大学,2018.

[3] 吴宗宪.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14-124.

作者简介:罗熙弋(1991- ),女,汉族,四川内江人,中级社工师。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关系
有关孝道入法的实践性研究
分析卡夫卡短篇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形成原因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互联网对现代家庭关系的影响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爸爸,你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