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级是一个稳定的特殊社会,这个特殊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每一位成员的个体进步。对于这个作为雏形的社会群体,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常常只关注他们成长的单方面,过度保护学生的个性,担心他们过早融于社会整体而“画地为牢”,而未看到作为社会群体的成长与潜力,因此如何让班级走入“社会”,如何共融班级群体与社会群体的存在、学生的个性如何在整体中发挥、展现更大的能量,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成人化;班级成长
我们首先来了解何为班级,班级也称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单位,按集体主义原则组建起来的学生群体,其目标是根据社会总目标以及学校总的要求制定。班集体具有目标导向功能、社会影响筛选功能、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整合功能和熔炉功能。班级是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清楚班级是一个社会群体,这种群体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的,作为一个整体,要求其中各个要素之间具有高度的交叉和融合,具有向心力和内聚力。对于这个作为雏形的社会群体,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常常只关注他们的雏形的成长的片面性,过度保护学生的个性,担心他们过早融于社会整体而“画地为牢”,而未看到作为社会群体的成长与潜力。因此如何让班级走入“社会”,如何平衡学校班级与社会群体的共融存在、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在整体中发挥、展现更大的能量,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让孩子们变成“社会人”
班级是一个由各自独立个体组成的精神共同体,学生具有明显个体差异性,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单纯只是尊重其个体差异性,尊重天性。孩子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在遵循自然成长的过程,并有机引导他们向“社会个体”发展。一次五年级的班会课上,我问班上的孩子,你了解北京吗?很多学生都哑口无言,除了简单知道北京是首都以及有长城外,基本对于北京知之甚少。
班级是一个稳定的特殊社会,这个特殊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每一位成员的个体进步。“社会人”这一个名词,也许放在学生之间是有所争议的,而通过上述的例子,我希望傳达的是,作为班主任或者教者而言,不要把目光只放在课堂,或者见字解字,见图说图的单一目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校园及身边以外的知识,将思想打开,将视野拓宽。如何成为“社会人”,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一)增长见识
知识是建立一切观念的前提条件,因此从低年段开始,我时常有机去引导他们了解身边的一切,并且学着开阔看问题的眼光。例如,我曾经以一张上海东方明珠塔的照片,和孩子们共同聊天半个小时,孩子们一开始的问题从“这是什么”“这个东西在哪里”,我用十五分钟把东方明珠塔的建造背景及历史、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介绍给孩子们后,孩子们的问题变成了:上海的人民生活和我们一样吗?上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地方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对于孩子而言,只有让他们了解更多,知道更多,才能引导他们的思维发散。
(二)树立社会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则是希望学生不要脱离社会,以社会的正确舆论引导学生的成长,以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新闻和舆论在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引导。比如低年段可以以安全新闻、自然新闻为主,中高年级逐步渗透社会新闻和舆论,充分利用班会课视频学习、书报传阅、校园人文环境进行文化引导。除了新闻之余,还有普及法律知识、名人讲座等拓展不同形式认识。在高年级中更可以加入看法和评论,通过以上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社会意识,参与社会。
(三)融于社会
学生到“社会人”,最大的距离就是和社会的距离。学生通常觉得校园就是一个圈子,社会是圈子以外的地域,因此圈子的打开是让学生走出去的必然。作为教师,自然可以先“引进来”,比如创设校园文化使学生了解社会,也可以邀请司法部门和交警部门到校给孩子普及法制意识,开展“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从而改善学生教育环境等;也可以走出去,与社会紧密联系。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文创卫宣传,帮助社区人员打扫卫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发策划校外活动,提升能力,真正做一名“社会人”。
二、 制定班级的“社会管理制度”
一年级之后,我继续接手自己的班级,与学生相处了一年,我发掘到了他们身上很多的闪光点,因此希望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我新增许多岗位,比如阳光天使、卫检使者、带读小老师等等,对于这些岗位的设立,无异于给予了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开放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也从中发现了“致命”弊端,则是岗位分散、意见不合、协调不顺。这时,我们想到最直接的方法是压缩或者删减岗位,但是这无疑让孩子们失去原有的信心和热情,就正如市场的失业,会给市场减少活力,这也等同于给班级减少活力。因此,我开始留意到政府机关单位的管理模式,在既保证人员齐整的情况下,又能实现民主分层化管理。或者换言之,如何让班级去实践成人化管理模式。在钻研与学习中,我自创了金字塔班级管理方式。
对于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意义并不在于顶端与底端的权责轻重,而在于责任分工定位与中层稳固监督。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以班干部为首的班级管理团队,逐层进行各项分工,比如副班长为协助正班长与管理其他人员,学习、劳动、纪律、体育、卫生五大管理委员,还有增设各类小项管理员、组长和不同活动的负责人,在金字塔式的管理分工下,各个岗位各司其职,最重要的是每个岗位都有直属的负责人。若是在某个环节或者项目中出现问题,教师只需直接寻找相应负责人,负责人再逐层了解,直接反馈结果给老师即可。
另外,在金字塔的中部,设立了承上启下的检察专干,主要是接收各类对于班干部的投诉与建议,再汇报给教师后作出合理的意见与处理办法。在检察专干的制衡下,班干部们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性和思考性大大增加,以达到红色双向箭头的分工与监督的效果。
其实金字塔就是类似于社会中许多单位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将成人化的社会管理制度搬入校园,不是为了让学生提前感知社会,而是在社会背景下去更好地学习、了解,也是树立责任意识和培养公民意识良好途径。实行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之后,班级的岗位没有发生变化,除了恢复班级的基本管理秩序和加强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之后,还有一个令人惊喜的转变则是班干部的“看人”眼光。在金字塔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让管理层的班干部更加懂得每项活动和每个岗位需要拥有怎样能力的同学去实施和完成,虽然碍于学生年纪和视野的局限性时常没能尽善尽美,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能力的提升也是值得关注的。(详见图1)
三、 社会模式“套路”班级
社会模式搬入教室,“套路”班级是成为班级成长的催化剂。其实此套路非彼套路,套路的意义不在于“忽悠”而在于学习。在新形式的班级建设和管理下,我实行了三个“套路”。
(一)独立解决问题
从一年级开始,作为班主任,我常喜欢问一句:那你说,你会怎么做?在社会中,所有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一套思路,遇到困难从何处下手,从何处开始解决难题等。因此在班级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低年级的学生时常喜爱打“小报告”,每次和我告状,我都会问上一句,你会怎么做。学生从一开始的支支吾吾,我便會引导他如果是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去做。而后,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面增加,学生们开始懂得自己去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和想出方法,从支支吾吾到头头是道。独立解决问题是一种自身寻求成长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将学生思维逐步以成人化为导向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逐步设立完整选举流程
从低年级起,就开始设立选举小组,征询学生意见设置岗位、发布岗位、讨论参选、准备竞选稿件、设置选举流程、竞选以及投票公布等。选举制度从低年级就开始实施,如同社会中竞选岗位一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与教师共同设立班干部岗位,精心与父母一起或者自己准备竞选稿件,大胆展示、互动拉票等环节,最终以相对公正的方式选举班委。在低年级阶段,教师会从中择优挑选协助,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逐步自主化,包括全套选举活动都会由学生自主策划执行。
(三)成立民主小组
班级中由班委为主成立的民主小组已经是当下班级管理中日常化的内容之一,民主小组管理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方方面面,比如讨论班级日常出现的各项问题、商议决定班规形成与更改、策划组织准备各项活动的开展等等。同时,民主小组也可以和教师形成直接交流的氛围,如果对于班级有任何建议或者对教师有任何想法都是允许提出来。成立民主小组可以效仿社会中的代表制度、管理层制度和听证会,通过各项制度的形成去创新民主小组的形式与内涵,可以从中培养学生“领导力”的意识与增加有效沟通的策略。
班级中实现成人化社会管理,也是学生通过实践与社会进行有机联动的方式,对于将来联系社会也具有正面以及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田红霞.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意识[J].青海教育,2010(3).
[2]黄瑶珊.坚信教育规律,我错了吗?[J].人民教育,2019(19).
[3]绘本教学的力量[J].中国教师,2017(3).
[4]李能斌.学校教育“伪为”析因及实践应对[J].教书育人,2016(35).
[5]高金凤,高海迪.发现儿童:学校教育“最高的善”[J].教育视界,2017(7).
[6]郭芳.努力经营 共创学校教育新生活:教育转型中的学校德育创新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7(9).
作者简介:
杜碧嫦,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南海区绿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