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芝瑶
【摘 要】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给式微的传统昆曲艺术带来曙光。在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宗旨即“至情”和“青春”,加深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要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理解并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此之上,要引导青年人关注传统、理解传统,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文化艺术作品。
【关键词】文化自信;青春版《牡丹亭》;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004-0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源自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的,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寻求文化自信的一条道路,也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基础。世界文明之所以绚烂多彩,正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与文化特点,都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色彩。民族文化的色彩反映出的是该民族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哲学思维模式所带来的影响①,伴随着集体无意识的具体显现。每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也正是需要大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所在。在全球化的当下,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重拾文化自信,看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昆曲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可谓是“百戏之母”,为历史上多个剧种的发展提供养料。自清中后期起,昆曲式微。时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昆曲工作者仅八百余人,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八百壮士”。由此可见昆曲处在岌岌可危之中,继承和发展昆曲的艰难可想而知。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公演,是继1956年“一个剧目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后,再一次掀起的昆曲热潮。后来甚至发展成社会文化现象。从2004年到2011年,青春版《牡丹亭》演出了两百多场,两百多万人次进入剧场看戏,其中多数是青年人。从中看到的是观众对于民族文化的渴望与追寻,是对中华文化的深深认同,是文化自信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闪现出的一道曙光。青春版《牡丹亭》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它的成功给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什么启示?
一、植根于传统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深深的、发自内心的认同,从而达到文化自醒、文化自觉的状态,同时,文化自信是对传统文化思想内涵有思考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其审美意趣的继承与感召。文化自信更是中国人对自己华夏子孙的民族身份的认同,是自我归根的体现。个体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民族身份的角度,解决了个体“我是谁”的疑问,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发起人与策划者,白先勇深谙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白先勇之所以要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是因为他想以昆曲为切入点,激发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唤起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浓浓的“乡愁”②。本着这一原则,白先勇明确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宗旨,即植根于传统的戏曲文本,深入发掘汤显祖《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完整继承传统昆曲的演绎方式,并传达出与传统戏曲相符合的虚拟抽象的审美气质。
(一)突出并延展“至情”主题
在《牡丹亭》的題词中,作者汤显祖明确指出自己的创作主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③“至情”是汤显祖《牡丹亭》的精神内涵。为“情”所动的白先勇在制作时,将主题明确定为“至情”。全剧用上、中、下三本,九个小时的演出,生动阐释了“情之至”的主题。
为了体现“情”,每一本青春版《牡丹亭》都表现一个“情”的主题,每一个主题下又用一个重点场次来表现杜、柳浪漫传奇的爱情。上本的主题是“梦中情”,对应的场次是《惊梦》。杜丽娘从花草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烂漫,激发了她的潜意识。用杜丽娘梦中幽会的情景展现出礼教对女性及人欲的严酷压制,揭示出人对爱情的合理诉求只能梦中寻的虚妄。梦醒后,无处寻,梦中的欢愉与现实的颓唐形成强烈对比,心中无限失落的杜丽娘唱着【江水儿】“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④中本的主题是“人鬼情”,此本中着重表现了柳梦梅对于杜丽娘的情感。在柳梦梅对杜丽娘画像的怜爱与情不自禁的呼唤中,杜丽娘魂魄与柳梦梅恩爱非常。柳梦梅开棺,救丽娘还魂。此本重点描写“人鬼情”的场次是《幽媾》。“人间情”是下本的主题,该本是因情复活的杜丽娘与进京赶考的柳梦梅寻求情感合法合理的过程。下本的重点展现场次是《如杭》,新婚燕尔分别时的不舍与留恋。
白先勇用一本一个“情至”主题的方式,阐释杜、柳二人情感深刻至极的状态。全本演出围绕着上本中的“梦中情”展开,无论是“人鬼情”,还是“人间情”,都是“梦中情”的延续与铺陈。由“梦中情”起,到“人间情”得到合理性止,形成了戏曲所特有的大团圆叙事结构。白先勇改编删减的原则是“只减不改”,即青春版中的每一个字都出自于汤显祖的原著之中,不在其中加入后人的主观臆断和理论依据,以求准确传达传统剧本的精神内涵。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不仅要求生动展现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还要“处处体现‘情字”⑤,根据这一原则,白先勇对原作进行了适当改编。在原作中,杜丽娘的父亲杜宝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用严格的“三从四德”约束杜丽娘的天性;在杜丽娘复活后断定女儿是妖魔;认为没有媒妁之言的结合便是淫乱。原著的杜宝没有一点人情味,严苛地守护着封建者安身立命的残酷道德。但在青春版《牡丹亭》的《忆女》一出中,白先勇将原本杜母悼念女儿的唱词,让出一部分给杜宝。在舞台上,用三束追光打在杜母、杜宝、丫鬟春香的身上,让三个人依次追忆逝去的丽娘。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杜宝虽然卫道,但多了一丝人情味。连阎罗殿的判官都能被“至情”感动,鬼有情,身为人父,怎能无情!该变动为杜宝这一人物增添了一个性格侧面,完成了“人有情,鬼亦有情,处处皆有情”的主题表达。
(二)传承表演
白先勇在策划青春版《牡丹亭》时明确提出“正宗、正统、正派”⑥的要求,他要求青春版要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昆曲艺术,展现古老昆曲的艺术魅力。他认为“制作青春版《牡丹亭》重要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解决昆曲的传承问题,演员老化,观众老化——这是昆曲最大的危机。希望借《牡丹亭》这出昆曲经典的排演,训练出一批才赋形貌俱佳的青年演员接班,以免昆曲薪传断层。”⑦在白先勇的主持下,青春版《牡丹亭》的两位年轻演员沈丰英、俞玖林分别拜师于张继青、汪世瑜两位老艺术家门下,以表示对传承艺术的虔诚及对传统的敬畏。白先勇还聘请张继青和汪世瑜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顾问,以监督并掌握青春版的整体艺术呈现符合传统昆曲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气质。
张继青、汪世瑜都曾受教于“传字辈”艺人。“传字辈”艺人被培养于民国昆曲衰落之时,上承全福班下启昆大班、世字辈学员,是昆曲得以留存的重要传承人。张继青曾受教于多位“传字辈”老师,学习他们的拿手剧目。张继青还向全福班的尤彩云、曾长生学习,打下良好的旦角基础。善演巾生的汪世瑜师承 “传字辈”的著名小生、巾生艺术家周传瑛。青春版《牡丹亭》的两位主演在名师指导下继承了传统昆曲艺人的表演技艺,每一个动作、眼神都有出处、有来历,是两位老师口传心授的结果。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在没有现代化的数字记录设备情况下,多是靠老师的口传心授,一代代传递给年轻一辈的艺人。古老的昆曲时至今日仍能在戏曲舞台上进行表演,多亏了一代代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传递传统“工匠精神”的艺人们。
折子戏是昆曲最主要的传承模式。今日的全本《牡丹亭》只剩下《春香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等几出折子戏在舞台上表演。按照白先勇正宗正统、原汁原味的要求,这几出折子戏被完整传承下来,不打折扣地展现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其中,《春香闹学》的表演归入上本《闺塾》一场。《惊梦》与《寻梦》两折按照《游园惊梦》与传统《寻梦》的演法完整展现在舞台上。折子戏《拾画·叫画》按传统需分两折分别上演,在青春版中合并为《拾画》一场,其中穿插石道姑的编创表演串联二者。传统的折子戏被老一辈的艺人传承下来,并口传心授给年轻一代的演员,再由年轻一代的演员展现给现代年轻观众,让传统的魅力渗透到青春版的每一个细节。依据旧有曲谱新纂出来的场次,由张继青、汪世瑜负责编排。艺术总监汪世瑜的编创理念是:遵循戏曲的审美特点,即虚拟、抽象、程式。舞台设计没有过多现代化的道具,只有一桌二椅的舞台,追求空灵、灵动的艺术效果,留给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以达到戏曲“歌舞演故事”的审美意境。
青春版《牡丹亭》深度挖掘原著“至情”的主题,用工匠精神继承传统昆曲的表演技法、演绎思路,创造出符合传统虚拟、程式、抽象的戏曲审美意境。青春版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取得的成功,源自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与尊重。传统文化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通过集体无意识传承下来。白先勇以青春版《牡丹亭》为契机,唤醒了人们的传统审美记忆。传统戏曲艺术是根基,尊重并发掘这座宝藏,才有可能创造出有活力、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青春”的准确定位
白先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另一个重要宗旨是要解决观众老化的问题。白先勇看到了戏曲危机的最重要问题,即年轻观众的缺失。艺术是需要交流的,戏曲艺术亦是如此。观众对于艺术的评价与要求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生产。戏曲从业者需要从反馈中了解当下观众的艺术需要与审美追求,从而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贴合现代人生活的艺术作品。年轻观众反馈的缺失使得戏曲创作者难以创作出可以引起年轻人共鸣的作品。年轻人则认为戏曲“老掉牙”,而拒绝走入剧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如此往复,戏曲艺术终有一天会脱离时代,变成博物馆艺术。“当务之急是培养年轻观众,没有观众,戏演不下去。青年观众中,又以大学生为当前首要目标,因为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审美观。”⑧汤显祖的《牡丹亭》用文言文编写,对剧作的理解与欣赏有知识与学养上的要求。而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对美的高追求,使大学生成为白先勇的不二选择。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所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的启示,便是艺术作品要有准确的定位,并根据定位调整艺术创作的方向,创作出符合时代的艺术作品。
(一)启用年轻演员
青春版《牡丹亭》将观众定位为当代大学生。青春版的创作基本围绕这一宗旨,即吸引大学生走进剧场,以符合大学生的审美标准而展开。“青春”成为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二个关键词。按白先勇的话来说,“《牡丹亭》讲的是一个青春的故事,青春的故事要讲给年轻的观众听。”在昆曲舞台上常能看到的是五六十岁的老演员扮演一二十岁的杜丽娘与柳梦梅,虽然他们的技艺精湛,但从直观来说,始终不能让没有戏曲欣赏经验的人信服这是在讲一个18岁少女的青春梦。白先勇大胆启用尚未成熟的年輕演员,让年轻的演员演绎青春的故事。青春版《牡丹亭》全体演员平均年龄二十多岁,与剧中人物年龄相仿,首先从直观上达到了赏心悦目的效果,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用感性美吸引大学生走进剧场,接近戏曲,再深入领略戏曲的深刻内涵与审美特征。
(二)关目调整
原本《牡丹亭》中有大量引经据典、晦涩难懂的词句,为了解决理解上的障碍,白先勇采取在演出之前办讲座的方式讲解《牡丹亭》的故事内涵,并介绍戏曲的欣赏特点。普及性的讲座降低了观剧的门槛,使大学生更容易入戏入情。
此外,在青春版的编排中,本着“只删不改”⑨的原则,将汤显祖的剧本通过关目调整,删减繁复冗长的唱段,增加了青春版的观赏性。如,将原本第二出的《言怀》调整到第四出《惊梦》后面,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接下来的一场是柳梦梅自报家门,印证杜丽娘的梦境,使其出场在情节上顺承上场内容,并减少了赘述。
青春版《牡丹亭》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场次,增加演出完整性,并通过合并场次丰富剧本容量,增加观剧趣味性,如《冥誓》中合并了《欢挠》的情节。原本《冥誓》讲的是鬼魂杜丽娘与柳梦梅发誓对感情忠贞不渝,此时加入《欢挠》一折中石道姑的捉奸内容,缠绵的情感被误解打断,柳梦梅处于慌乱遮掩的尴尬情境中,进而产生“笑”果,为沉闷的唱词增添了趣味。青春版《牡丹亭》用二十七场演出了原本五十五出的内容,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流畅完整。故事易于理解,在传达出作品深刻内涵的同时,让看戏变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