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2020-05-09 10:39吴晓颖
江西教育B 2020年4期
关键词:例文橘子习作

吴晓颖

网上戏称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写作对于学生的难度可见一斑。不仅学生,多年来,教师也是“谈写色变”。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从简单、直观的看图写话,过渡到段落、整篇的习作,无论从量还是质上,都是一个跨越。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有难度。因此,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要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

笔者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习作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橘子,通过主题学习的方式,整合课内外例文,梳理观察方法,完成了一篇观察作文。下面,笔者将以这堂课为例,谈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策略。

一、打开大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管建刚老师指出:“‘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之一,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归根到底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授“观察习作”这一单元时,笔者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有效尝试。

1.取材于生活,让课堂更鲜活。在确定观察的对象时,笔者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橘子,并将橘子带到课堂。从生活中取材,并带入课堂,打破了生活与课堂的壁垒,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有话可说。

2.游戏化教学,让写作更有趣。整堂课,笔者通过游戏带动学生的兴趣。首先通过听录音猜水果的游戏导入。紧接着,将要观察的水果装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请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接下来,设计赢得锦囊、闯关晋级等游戏,逐步解决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创设情境,让课堂更灵动。“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创设情境,能将儿童带入一个广袤的天地。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儿童再造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性想象的能力。本次习作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到果园当小导游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穿梭在果园中看到不同的景象,相机给出句式让学生想象说话:“果园里,橘子熟了,真诱人啊!瞧!有的橘子挂在枝头,就像_____________;有的藏在叶间,好像_____________;还有的你挤我碰,好像_____________。”通过语言激发、图片呈现、句式引导,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创设情境时还要注意包容性,学生写作时少有限制,宽松度大,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成为可能。

二、指明方向——主题学习中拨开迷雾

大門打开后,该何去何从,不少学生是迷茫的。三年级的学生从简短地写句子过渡到写段,往往出现思路混乱、顺序颠倒等问题。主题学习能帮助学生在多文本对比中梳理方法,明晰多种观察方法,达到触类旁通、反三归一的效果。

1.学习例文,梳理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次观察习作单元是整套统编教材的首个习作单元,首次将课文作为习作例文,意在让教师带领学生学课文、仿课文、用课文。那么,如何将习作例文运用得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法、得法,完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后任务用图表的形式为习作指明了方向:可通过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杨梅。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完成图表,并适时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水果,并注重读写结合。学课文的同时,引导模仿说话:学生朗读“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屏幕上相机出示句式“橘子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整合范文,反三归一

整合,是主题学习的核心,也是起步作文教学的有效手段。如果说课文仅仅是一个引子,那么将课内外片段整合在一起,则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围绕观察方法这一主题,笔者对课内外片段做了如下整合:出示汪曾祺的《昆明的果品》及崔岱远的《释迦,最香甜的果子》中的片段,复现课堂导入“听声音猜水果”中的片段,学生完成任务:“该选文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观察水果。”

学生通过主题学习,进一步梳理:除了看一看,还可以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方法观察水果。紧接着,在观察手中的橘子的基础上练习说话。

如果说激发兴趣为学生打开了习作的大门,让学生不害怕动笔,那么,课内外例文就教会了学生一些写作策略,就如同指明了学生写作的方向。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言:“提示观察的顺序,教给观察的方法,这样使儿童的观察活动进入有序状态。儿童获得的材料也必然是有序地贮存于记忆中,这为儿童有条理表述做好准备。”

三、迈上新台阶——给学生搭好支架

新课标对小学三、四年级习作的要求是:“能将表达内容写清楚,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知道从哪个方面写还不够,真正落笔时,如何组织语言并表达清楚是个难点。在本次课堂上,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由句到段,扎实推进

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习作,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文章分段落,讲究布局谋篇。因此,笔者将课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文章的三个段落。课堂上,首先训练学生根据三个情境分别想象说一句话。如“果园里,橘子熟了。有的橘子挂在枝头,就像_____________  ”,继而将三个情境连起来,说好长句。

如何落实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堂上,笔者通过教观察方法、词语锦囊、段落框架等方式给学生搭支架。词语锦囊有助于学生积累相关语言,而段落框架让大部分学生更有条理地表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

2.主题学习,读写结合

课文是最好的例子。在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描写橘子前,笔者出示了《我爱故乡的杨梅》选段,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橘子,并通过主题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多重感官描写,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观察水果的方法。

读写结合除了体现在策略方面的学习,还有语言表达的模仿。例如,观察外形时,原文中的“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可以让学生模仿对比的方式表达;观察颜色时,原文中“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可让学生运用句式“先是……随后……最后”。

3. 由扶到放,层层递进

如前所述,本次习作课根据写作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上,笔者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给学生搭好支架,层层推进。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树上的橘子,主要通过给情境和句式的方式,让学生想象说话;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和介绍橘子,通过主题学习梳理观察方法、给段落框架和好词锦囊等方法,让学生完成段落训练;第三部分通过剥和尝来介绍橘子,该部分则只给开头,让学生接着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课堂上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遇到障碍时,正是需要点拨的时候,抓住教学契机,适时地搭好支架,学生才能更自信、从容地迈向更高一级台阶。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课堂,需要轻松有趣的教学手段,更需要扎实有效的方法、句式训练,主题学习则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掌握写作方法。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堂让学生愿意打开写作的大门,敢于迈上新的台阶,并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百花小学 )

猜你喜欢
例文橘子习作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