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实证研究

2020-05-09 13:42白小娟高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生策略

白小娟 高丽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生数学计算中常见的问题,总结了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89

计算教学贯穿着小学数学的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学成绩的高低,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1 小学生数学计算常见问题

通过平时的作业和检测情况,我总结出小学生的计算题错误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1 粗心大意

首先,一部分学生题目总是抄错,如题目中是“÷”却写成了“+”;题目中有括号学生却抄没了;数字抄错那就更多了,“0”和“6”不分、“0.23”写成“0.28”“327”写成“372”等。其次,一部分学生答案抄错,如最常见的竖式计算并验算,学生把验算的结果就写在了计算的结果上,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在写得数时粗心大意写错了等。还有一部分学生书写随意导致错误,如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他末尾对齐,而在计算小数的乘除法时又小数点对齐;竖式计算时数位总是对不齐,如果是多位数的四则运算,那很容易因为数位对不齐而出错。

1.2 算理不清

如,有学生计算34×12等于112,第一步2×34=68,第二步1×34=34,第三步68+34=112,主要错误在第二步,乘数12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是用1个十与34相乘,得到34个十,也就是340,所以正确得数应该是68加上340得到的408。再如:357-198=357-200-2=157-2=155,本来357-198,现在减了200,意思是从 357 中多减了2,那我们应该加上2。这两个例子都是学生对计算理不清楚而导致错误的。

1.3 基础较弱

数学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很大,低年级所学的知识是之后学习的基础,但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弱,在后续的学习中表现越为吃力。首先是口算能力较差,如有些学生20以内加减法口算不熟练,尤其是进位加和退位减,导致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出错较多。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不能熟练背诵,尤其是7、8、9的乘法口诀得数较大容易混淆,导致乘除法的计算错误较多。其次是对基本的运算定律、运算法则掌握不够,如26×103可以写成26×(100+3),但在接下来的一步就写成了26×100×3,这是学生不清楚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区别,在计算过程随意乱用;13+25=38,很明显在计算时分母与分母相加、分子与分子相加,这是学生不清楚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导致错误的。

1.4 习惯较差

在完成习题时,有部分学生只求快速完成,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用错定律、公式或不能理解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做完习题后,学生也没有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如:296×62,有部分学生算成了12582,只要算完后有检查的习惯这样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把196想成300,62想成60,300×60得18000,很明显之前的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差距较大,应该重新计算。

学生在计算时有以上的问题存在,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总结了如下几条。

2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教师的计算教学课不生动,学生的参与度低,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更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计算、乐于计算。

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出计算教学,比如小猪佩奇和它的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去超市购物,它们都想买一个足球,足球的单价是92元,同学们你能帮助小猪佩奇算一下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小猪佩奇是学生很喜欢的动画片,這样的情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帮助小猪佩奇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2×4,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其次,教学计算过程中,教师不会直接给出计算过程和答案,学生或通过思考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今天的问题,或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完成计算,或通过几个学生的板演、其他同学的判断指正完成计算。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在练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题目,如夺红旗、森林医生、小马过河等,也可以让学生多种形式参与,可以游戏参与、个人竞赛、小组竞赛,也可以看卡片说得数、听算,还可以在规定时间计算、抢答等形式。学校经常举行口算比赛,班级比赛、学校比赛,每个学生争夺班级或学校的“计算小能手”荣誉称呼,这种竞争的形式让学生更乐于表现自己。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为了达到记忆口诀的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如下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师生对口诀”,教师说乘数,学生对得数,如教师说二四,学生对得八,教师说四七,学生对二十八;可以“生生对口诀”,如男生说五六,女生对三十;还可以“拍打对口诀”,学生拍手说出乘数,然后拍打桌子说出得数;还可以“划拳赛口诀”,两个人同时用手指比数,然后比谁快速说出得数,多次划拳决出胜者,如一人出9,另一人出7,两人抢答说得数63;也可以“大声小声背口诀”,如大声背一九得九,小声背二九十八,大声背三九二十七,小声背四九三十六……通过不同游戏的记忆口诀,上课氛围活跃,学生能很快熟记乘法口诀。

2.2 熟记常见的计算得数

有些同学的计算速度比较慢,而熟记一些常见的算式得数就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比如25和4的乘积100,125和8的乘积是1000,学生记熟之后,对于0.25和4的乘积或0.125和8的乘积也能很快说出来,再或者简便计算中,学生看见25,就想办法找到4和它相乘,看到125就想办法找到8与它相乘。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数与π的乘积,那要求学生熟记2π到9π的得数,当然我们还会用到平方数,对经常用到的12到202都要熟记于心,这样在做题时不用再浪费时间计算,也不会因为在做题时再次计算导致错误,其实这些结果在有关圆柱和圆锥的计算中也会经常用到。学生还应熟记一些分数和小数、百分数的对应值,如14=0.25=25%,34=0.75=75%,18=0.125=12.5%,38=0.375=37.5%,78=0.875=87.5%,当脱式计算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和百分数的时候能灵活转化。

2.3 清楚算理及算法

有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计算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他们认为只要练习足够多,学生就会计算了,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当学生明白了算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出算法,学生就能清楚我会算、我为什么要这样算,还能在多位数的四则运算中迁移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出示题目“某旅游景区的门票为128元/张,买14张需要多少钱呢?”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128×14,因为128×14表示的是14个128加起来的和,提问: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学生想到先计算128×4=512和128×10=1280,然后计算512+1280=1792。继续提问128×4=512求出的是什么?买4张门票需要的钱数。128×10=1280求出的是什么?买10张门票需要的钱数。为什么要512+1280呢?512是4张门票的钱,1280是10张门票的钱,合起来就是14张门票需要的钱数。通过多次提问让学生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首先要分两步乘,然后进行相加。接下来让学生试着用竖式来计算,把刚才的过程利用“搬家”形式搬到竖式上,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4去乘,就是求 4个128加起来得到512,所以要和乘数4对齐写在个位上,然后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1去乘,就是求 10个128加起来得到1280,1个十乘128得到128个十,所以8要写在十位上,最后进行相加得到1792。这样使学生清楚计算的每一步的意义,学生掌握了算理,也明白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是通过三步来完成的。

2.4 灵活应用简便方法

简便计算在计算题中出现较多,大部分同学在计算题中都会做,但是当同样的式子在其他题目中出现时,少部分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这就是对简便运算不能灵活应用。

例如学校要给学生定143套校服,一件上衣为112元,一条裤子88元,那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呢?有些学生列式为143×112+143×88,可能会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顺序计算,两个乘法算式都是需要笔算的,比较费力。但是如果能把列出的算式运用乘法分配律写成143×(112+88),那计算就相当简单,括号里相加为200,最后乘积为28600。再如对于47+66+53这个计算,放在解决问题中:元旦到了,小红第一天练了47个大字,第二天练了66个大字,第三天练了53个大字,小红这三天一共练了多少个大字?学生很快列出了式子:47+66+53,然后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方法的价值,做到所有的计算能简便尽量简便。

2.5 常抓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口算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口算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到所解题的准确率。如在计算152×46时,需要分解成6个乘法算式:6×2、6×5、6×1、4×2、4×5、4×1,还有接下来的加法,这些都是需要准确口算出来的,如果有任何一个算式口算错误,那结果就是错误的,再如计算除法时,也是需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和减法口算的。对于口算的训练,教师应坚持每天课前的两三分钟训练,利用多种形式训练,抢答、分组竞赛、视算、听算等,由易到难坚持不懈的训练达到口算能力的提高。

2.6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6.1 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关键,只有认真审题才能确保正确的计算,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教以一定的审题方法。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出示混合运算228-72÷3×2+6,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认真审题,首先,观察题目中有没有需要优先计算的情况,因为这道题中没有括号,所以没必要优先计算;其次看有哪些运算,发现加减乘除法都有,那么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且同级运算中遵循从左往右的计算法则,所以先算除法72÷3得24,再算乘法24×2得48,接下来算减法228-48得180,最后算加法180+8得186。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在学生运用四则运算法则解决上面题目后,教师可以添加小括号进行变式训练,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先说一说每个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在练习纸上完成计算。228-72÷3×(2+6)有小括号,应该先计算加法;228-72÷(3×2)+6应该先计算乘法;(228-72)÷3×2+6此时应该先计算减法;当然也可以添加中括号进行变式训练,228-72÷(3×2)+6这道题目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加法,然后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2.6.2 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规范数字的书写,要注意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这样的细节,还要注意规范解方程的格式等,对书写不合格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对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激发学生能做到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6.3 验算的习惯

要知道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常用的方法就是验算。在计算加法时,可以利用减法来验算,计算减法时用加法验算,乘除法利用互逆性来验算,对于解方程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把计算结果代入原方程看是否为方程的解。如果通过验算发现错误,那就重新认真计算并验算,直到结果准确无误。

2.6.4 估算的习惯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生活中有些情况并不需要我们准确计算,良好的估算能力可以帮我们快速预测计算的结果,也可以帮我们检查结果是否基本正确。例如在计算513×8,先估算把513看成是500,500×8=4000,但是正确结果会比4000会大一些,因为我们把513估小了。除法计算 398÷82 时,很多学生看不出来商几, 就在练习本上试商好几次,但是如果先估算把 82 估算成 80,5×80=400,商可能是5,很明显商大了,只能商4,这样借助估算的知识很快试出了商。

良好的计算能力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掌握了好的计算技能和良好的习惯,那学生的计算能力必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秀琼.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37.

[2]傅凌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74-75.

[3]朱海錄.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能力[J].才智,2019,(35):51.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生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