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05-09 13:39陈春霞
师道·教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背景古诗词诗词

陈春霞

古诗词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古诗词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学习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汲取古诗有益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那么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如何教才能行之有效呢?

一、融詩词于背景

我国大文豪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理解呢?简单来说文章应该为当前存在问题,应该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某事的看法。理解诗词的内容一定要结合作者创作的背景。否则,会闹出“断章取义”“匪夷所思”的笑话。如我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要融入作者作为南唐后主被幽禁在汴京深院小楼,对屈辱囚徒生活的愤懑,整天以泪洗面的凄凉生活这一特定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愁思的绵长,无穷无尽和对故国的无限思念之情。因此,背景就好比古诗的“背影”跟人一样,或许从后面别有一番蕴味,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给了学生一对理解诗歌内容的钥匙,为学生插上了一把想象的翅膀。

二、寄诗词于诵读

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尤其重在诗文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可见诵读是学习古诗词一条很好途径,有利于形成文言文语感,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有利于明白事理,学会为人处事。诵读要读准字音,读准诗词节奏。同时自己融入诗词,进入诗人的感情、诵读可以是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同桌互读,小组读,全班读,老师范读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音乐美,绘画美。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诗词于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诗词的学习有神奇内驱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就像化学反应催化剂,化腐朽为神奇。那么怎样提高学习诗词的兴趣呢?第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比如我在教学《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引入了flash动画。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一句表现出来的早春的生机盎然,莺歌燕舞。也被精彩画面所吸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二,给学生讲有趣的故事。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讲述杜甫碰到偷枣的老妇,不但不责骂老妇,还主动给老妇人一些吃的东西,可见他体恤百姓,忧国忧民的思想。讲述这一故事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也更好地理解作品。第三,将音乐与诗词相结合。我们可以伴奏演唱古诗词。如我教学《水调歌头》时,就采用了这一形式。学生们感到很新颖,一下子就融入了课堂。同时也领会到作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培养学生诗词的兴趣非潮汐之功。需教师不断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形式,不断地提升鉴赏诗词的能力。

四、品诗词于情感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词一定要把两者有机结合。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才能尽量避免由于时间的跨度大,语言表达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品味诗词时,往往挖的不透,悟得不深,不能很好还原作者当时的情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比如《观沧海》写登临碣石,眺望大海之所见和由此引起的联想。当时曹操在白狼山打败了乌桓,班师回朝,途中所写。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景色是写出了大海浩瀚无边,水天相接,情感上表达的是自己希望像大海那样,囊括宇内,包罗万象,让天下的贤士如百川归海,投入自己的怀抱。如果不结合作者的情感,你很难体会到作品的深意,甚至出现偏差。再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景语上表达的是羡慕别人有鱼儿上钩,实际上是要表达自己求官不得,徒然羡慕的情感。这样才能体会到孟浩然一语双关,设喻委婉的语言,才能更好的品味诗词语言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

俗语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诗词的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为成学习主人,怎样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怎样才能使学生愉快的课堂中学到知识,是值得我们共同探究的问题。希望自己一路教学一路反思,不断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古诗词有效策略,在诗词浪花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背景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