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秩序中德行和德性的磨合

2020-05-09 13:43雷苗苗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德性

摘要:恩格斯在1892年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的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指出,伴随大工业的急速发展,在大工业的生产生活领域出现了一些虚假伪善的道德现象。恩格斯深刻分析了这些现象并揭露和批判出现这些道德现象的原因。恩格斯指出良好的经济伦理秩序的建立,是社会成员经济交往关系中德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并对德行产生约束和制约作用。

关键词:德性;德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经济伦理秩序

一、德性和德行及在序言中的体现

在西方伦理学中,德性和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西方伦理学家普遍认为:德性是一种内在品质,而德行是一种外在行为;德性是德行的内在投射,而德行是德性的外在表现。

(一)何为德性和德行

关于德性,西方伦理学家提出的概念各有侧重。在《康德著作全集》中,康德指出“德性是一个人在遵从其义务时意志的道德力量。”[1]康德认为,伦理学应当寻求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善,而善良意志因其自身而善,是一切内在善和外在善的前提和条件,他认为只有这样的善良意志才是无条件的善,不管效果如何,处于善良意志就是道德的。柏拉图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理论,认为道德是能被人们的知识所理解的。同时,他还提出了“善的理念”这一概念,他认为“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个更美。”[2]亚里士多德从“灵魂说”入手,把德性分为理性德性和道德德性两部分。无论是康德的“道德意志”、柏拉图的“德性即知识”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二分法”,都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反映出的德性的本质规定,即德性是一个人内在的优秀品质。

德行是内在的品质转化而来的一种外形行为。西方伦理学家普遍认为,德行是先于德性发生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因何原因和手段而养成,也因何原因何手段而毁灭。”[3]因此,“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德行,首先需要人对活动本身进行理性的判断,辨认出是否符合“真的”道德层面,从而实现这种行为,这种行为本身是理智和智力的选择,并且反过来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品质。

(二)序言中德行和德性的磨合现象

1892年,恩格斯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撰写了德文第二版序言,序言中指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虽然通行的教科书里没有明确提出)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4]这句话深刻地体现出了恩格斯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及直面现实的博爱精神。为了印证此规律的客观性,他在随后又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来论证。例如,那些凭借着琐碎的骗人伎俩在本国获得很多好处的波兰犹太人,如今去汉堡或是柏林进行贸易,那些低劣的手段只会让他们陷入窘境;工厂主似乎已经意识到用细琐偷窃的办法来制服工人已经不再合算,他们在对待工人们的态度上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例如取消了工资制,通过了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及其他一系列改良措施;更值得关注的是,昔日那些同工人阶级代表誓死斗争的工厂主们竟然颠覆想法鼓吹和谐了,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工人联盟的潜在力量并试图避免和工人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等。大量的现象似乎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高素质阶段,但这些道德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处于对利益的追求而非对道德的崇尚。如序言中所说:“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处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5]在序言中,这种德行和德性产生磨合的现象表明,德行的出现并不是由德性所决定的,而是出于对于遵守经济伦理秩序的奖励和违反经济秩序的惩罚所决定的,并随着经济秩序的进一步改善和机制的进一步健全,使得德性和德行的磨合更加契合。根据德性和德行的本质规定可以得出,工厂资本家的德性是出自于道德意志的他律性而非自律性。指出英国工人阶级中存在的道德沦丧现象及原因并不是恩格斯的首要目的,而是试图通过揭露出工人阶级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来唤醒工人们的斗争意识,认清自己所处阶级的现状并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这才是恩格斯写这本书的真正意图所在。

二、德行的实施与德性本身之间磨合的原因分析

自1847年危机以后工商业复苏,随着新工业的发展,在经济范畴出现一些合乎道德准则的伦理秩序,这种德行虽然暂时性地改善了工人们的生活状况,缓和了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然而,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恩格斯为我们揭开了那层含情脉脉的面纱,揭露出披着羊皮的豺狼的真正面目。他指出,工厂主们是有充足的理由去施舍那些善行的。

(一)德行的实施是为了维护垄断竞争地位而非出于德性的诚信观

首先,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所有这些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事实上只是使资本加速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和消灭那些没有这种额外收入就不能维持下去的小竞争者的一种手段。”[6]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家的价值导向是获取利润,竞争成为他们获取高额利润的手段。资本主义愈发展,资本家的胃口愈大,竞争愈激烈,少部分拥有竞争优势的资本家为了占据垄断地位,把目光投向了看起来一箭双雕的策略上来——产品的附加价值。这些少部分的工厂主完全有资本摆脱以前哄骗欺诈的手段获取的利润,且他们也早就意识到这种手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工厂大规模的发展,所以他们开始注重产品的诚信经营,即使经营者的内心十分不认同这种道德规范,但在利润的驱使下,其不得不用这种德行去提升公司口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赢得顾客。然而,这对于大部分的小工厂主们来讲,使用这种诚信经营的方式获取利润会提高生产成本,利润就会大幅降低,企业甚至无法存活。但市场竞争不允许较长的资本积累周期。一部分占有财富的少部分的工厂主获得竞争优势,趁此淘汰小竞争者使财富加速积聚。被淘汰的小竞争者破产沦为工人,为维持生计,他们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在经历已经偿还了报酬所得的劳动之后,却要按照劳工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再生产,由此产生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为己有。大资本家利用德行不仅打败了小企业主,使其沦为工人为他所用。当大工业资产家占据大量的经济市场份额时,他们的企业文化似乎也随之建立起来,他们的德行就内化成了德性得到市场认可。

(二)德行的实施是出于改善资本家自己的生存环境而非出于德性的仁慈观

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霍乱、伤寒、天花以及其他流行病的一再发生,使英国资产者懂得了,如果他想使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不致成为这些疾病的牺牲者,就必须立即着手改善自己城市的卫生状况。”[7]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本书中,所描写的那些恶劣的工厂环境以及厂内道德沦丧现象,在1892年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或是消失,工厂主们给工人们建造了属于公司但是供工人们居住的房屋,不致于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美国实行食物工资制和农村地区的小宅子制缩短与工人不必要的冲突和损伤;在立法上限制工作时间特别是限制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时间等。这些发生在工厂里的改善,并不是资本家内心的德性发挥出了博爱的力量,自愿想要去帮助工人解决这些困境,而是如果再不实行德行那就将自己及家人牵扯其中了,他们的健康和生活将受到牵连和破坏。这种行为就像恩格斯在序言中所描绘的那样:“警察局的命令多得像雪片一样,但它们只能把工人的穷困状况包藏起来,而不能把这种状况消除”。[8]恩格斯透过表象,揭露资本家改善工人生存条件的残酷的本质,相比资本家拙劣的演技,鲜明地区分了德性和德行统一性和分离性的区别。

(三)德行的实施源于资本家为渡过周期性经济危机采取的手段而非出于德性的正义观

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资本家阶级大声疾呼地要求实行谷物自由贸易,并且威胁说,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要把城市的饥民送回原来的农业地区去,而且,如约翰·布莱特所说,‘让这些饥民不是作为乞求面包的穷人,而是作为驻扎在敌区的一支军队去涌入这些敌区。”[9]资产阶级将城市的饥民送往农业区同土地贵族作斗争,最终废除了谷物税取得了胜利,虽然出于多方面原因,工业资本家采取了降低工人阶级一切生活资料的价格等“善举”,但最终作为牺牲品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却被推到了后台。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施的德行,是为了使一切都服从一个目的——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尤其是在遭遇经济危机时,通过工人阶级让国家渡过危机重新出现工商业繁荣。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主体,资本家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具体的德行,以此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本身其实并不在意这种道德是出自于内心的德性还是外在的德行,因为德性作为一种道德意志并不能作为客观存在成为道德评判的标准,因此,德行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样看来,资本家反过来却成为首先提倡和遵守道德的有素养的人。所以恩格斯在序言中提到:“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10]即这里的商业道德并不只是单纯的伦理现象,而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秩序基础之上的经济伦理现象,资本家也只在乎德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即有用性。

(四)德行的实施源自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而非出于德性的平等观

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工厂主从这种反对立场中了解到,并且越来越了解到:没有工人阶级的帮助,资产阶级永远不能取得对国家的完全的社会统治和政治统治。”[11]工业资本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接受了曾经视为可畏之物的工厂法,将曾经视为恶魔的工联作为合法的机构,以前不受法律保护的罢工现在都是益处良多的手段,甚至人民宪章已经成为工厂主的政治纲领。工厂资本家的这种德行受到了广大工人群众的认可。即使有的工厂资本家在心底厌恶和抵触这种繁文缛节,但是为了鼓励工人拼命为自己赚得利润,他们也要乐在其中,这也许就是恩格斯所指的“披着羊皮的豺狼”的深刻含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阶级矛盾,而工人阶级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了避免两大阶级出现极端矛盾,出现国家政权的更替,资本家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削弱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和革命热情,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因此,资本的原本面貌被资本家这种德行包裹起来。但恩格斯所要揭示的也正是这被包裹的虚伪面纱,他试图让工人们明白,资本家做所得这一切善举都是有利可图的,而非出于对工人们的同情和怜悯。

三、结语

从序言中可以得出,在经济伦理秩序中,德性并不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就与生俱来的,伴随出现的反而是欺诈和哄骗,而随着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德行才被制度规范以此反映出德性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大工业的经济秩序中,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强迫,工厂主都得服从某种道德规范,因为一旦违背这种规范,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便会受排挤甚至被淘汰,这对嗜钱如命的工厂主们来说是致命伤害。正如高兆明在文中所说:“对于经济伦理秩序的建立,经济活动主体的内在道义操守是重要的,但却并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在经济活动中建立起基本正义的经济交往关系及其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哺育出社会成员经济活动之德性。”[12]在这里,经济领域中的德性和德行发生了时间差,这种时间差体现在人们的道德行为并不是由坚定的道德意志决定,而是由客观的经济利益所驱使,并且这种德行成为社会交往一致认可的价值取向,但是,这种德行和德性发生时间差的现象,并不妨碍人们对真正的德是德性和德行的统一的理解。在市场经济交往中,德性和德行的主客观统一不仅是一种经济伦理秩序,更是一种代表客观的正确的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倡导的价值导向。由于經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道德形成多样性等因素,道德的实施过程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德行和德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伊曼努尔·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M].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11]弗·恩格斯,英国工人积极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高兆明,主观善、客观善与商业道德——重读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序[J].浙江社会科学报,2004(1).

作者简介:雷苗苗,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德性
找准“德性” 灌启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凸显思想性
柳亚子书法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古典“德性统一论”与当代情境主义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思想的逻辑理路与启示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略论社群主义的德性教育观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托马斯·阿奎那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