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关于主持人角色定位的探究

2020-05-09 10:42周静
声屏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中国故事

周静

摘要:随着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媒介环境经历了一系列转型升级,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形成融媒体时代。融媒体环境对新闻记者和节目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加强对主持人即兴控场、讲好“中国故事”、解读新闻能力的需要,才能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文章基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分析,研究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角色定位的探究。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  主持人大赛  中国故事  即兴控场

媒介融合发展的形成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节目传播形式的转变、受众需求的提高,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政治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形成融媒体时代。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各自优势开始整合、互补,使其功能和价值得以全面提升。节目传播形式较传统媒体时期有所转变,多以直播形式呈现于受众,为节目传播增加受众覆盖面的同时,也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内容传播。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角色面临的挑战

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品牌化节目层出不穷,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和精神享受。同时,主持人作为节目核心竞争力,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墨守成规、不参与节目制作和内容创新,必然会被“快节奏、直播化”的媒体环境所淘汰。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应加强忧患意识,打破固有局限,顺应节目需要,积极触网、转变观念,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适应快速发展的融媒体环境。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受众和媒体环境对主持人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分为文艺类和新闻类两个方向,内容更加注重考察选手对节目导向把控能力、新闻直播互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的考察。本次比赛不仅为广播电视行业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也满足了受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并从选手的表现中充分感受到了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中国自信”。

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主持人能力多样性需求

媒体融合环境中,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角色,其竞争力不仅来自于自身知识的积累、专业素质的加强、思维的深度和语言的流畅度、正确的价值观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与自身的责任、担当、格局、胸怀密切相关。想要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不仅是专业技巧和主持经验的完善与丰富,还要时刻加强对自身价值观的构建,评委董卿在大赛中说道:“价值观能够决定一位主持人成为舞台灵魂的支柱或是无根的浮萍。”为了满足节目和受众的需要,符合媒体环境的需求,主持人必须不断进取,肩负起自身责任和社会使命,用心看待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全民终身学习的融媒体时代,受众对文化需求和节目形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从而要求节目主持人必须不断吸取养分,进行多维度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把“中国故事”讲述生动,进行大众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說:“主持人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这么讲?”这背后都依赖于自身对家国、社会、时代的强烈思考,都蕴含着主持人鲜明的立场、态度与价值坐标。融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人,不仅需要音节的字正腔圆、语言的流畅和良好的仪表,更需要主持人对所讲“故事”言之有物,出口成章,表达正确的观点和积极的态度,才能展示出自身文化积累和专业素养,才能让受众感受到“中国故事”散发出的国家自信。大赛议程中,有90秒的新闻即兴评述或节目即兴主持以及后续对“三个关键词“的即兴串联,这些即兴内容充分考察选手的知识储备和视野格局,选手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事物之间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的连接点,发挥想象思维,进行即兴表达。以文艺类金奖获得者蔡紫为例,在全国“6进3”的决赛中抽到了“列车、妈妈、草原”三个关键词展开一段讲述,选手迅速检索信息,以“草原妈妈都贵玛”的故事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和评委,这份自信和底气来自于选手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和信息搜集,因此才能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

本次比赛走上电视荧屏的全国前60强选手,面对考核内容,所表现出的睿智、沉着、专业,让大赛熠熠生辉、好评如潮。这些精彩和实力都来源于超高的专业素养、丰厚的文化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较强的抗压能力,这也是融媒体时代对每一位主持人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

即兴控场的能力。融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内容变得更加饱满和立体,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像,逐渐加入更多新元素,由文字、图像、声音、特效、动画和短视频等多种元素有机构成,为受众带来更多获知信息的空间。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形式也有所转变,区别于以传统媒体为主的录播时代。融媒体时代,节目的传播形式主要以直播呈现于受众,追求传播内容更加有效覆盖,实现跨文化、跨地域和跨藩篱的大众传播。主持人不仅承担播报新闻、串联节目的基础工作,而且必须做好节目现场把控以及提高面对突发情况的控场能力。大赛的考核设置中,侧重考察了选手即兴控场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节目第11期,文艺类选手全国前六的决赛中,设置“选手因身体不适为由临时申请退赛”的考核内容,要求选手面对现场突发情况进行处理。本环节是对选手心理素质、知识储备、主持经验、现场把控、现场反应能力的综合考察,选手张舒越采用“心理战术”策略,把《挑战不可能》节目中的“挑战精神”与自己参加比赛的真实经历相结合,鼓励选手“挑战”自我,同时与现场观众互动,用掌声为“临时退赛选手”加油,巧妙地化解了突发情况,使节目正常进行。

控场,从字面分析,一是“控”,指掌控、把握;二是“场”,指场合、场地。控场就是掌控、把握现场和场面。控场能力就是对节目整体的掌控能力,需要主持人在节目流程、环节、话题、时间等方面进行全面掌控。主持人作为节目把控者,不仅要保证节目顺利进行,而且要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适应“直播化”的媒体环境。2015年《我是歌手3》总决赛在湖南卫视以直播形式播出,中途,重量级选手孙楠临时退赛,这让主持人汪涵碰到了“挑战”。主持人汪涵是一位具有多年主持经验和即兴控场能力较强的主持人,成功以“黄金三分钟”解救了整个大型直播现场。汪涵利用智慧拉近与观众距离,巧妙利用与观众互动得到了两次雷鸣般掌声,为编导赢得“黄金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确保赛事直播顺利进行。此后,汪涵的“三分钟”机智应变被称为教科书式的典范。

解读新闻的能力。主持人应具备准确解读新闻的能力,才能准确剖析观点,坚持正确立场。面对不同新闻事件、新闻现场和采访对象,要具有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和高度敏感的专业素养,才能准确详尽解读出每个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才能近距离诠释“中国故事”。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需求,不再停留于新闻事件的表层,而更为关注由该事件折射出的“道理和现象”。比如央视《新闻1+1》,探究其长期保持高收视率的原因就是它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满足受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需求。

融媒体时代,“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開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干部的谆谆教诲、殷切期待。主持人和新闻记者要加强对“四力”的践行,坚持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运用配合,培养笔力的实践,只有坚持用笔构思、用脚丈量、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出来的内容才具有感情的厚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才能准确、生动地解读新闻背后的“故事”。大赛“走出去”实践环节,充分响应国家号召,考察主持人对“四力”的践行水平。以新闻类金奖获得者邹韵为例,作为新闻记者,她坚持迈开脚步、走向世界、拓宽视野,给观众带来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故事”,展现出中国杂交水稻为非洲及世界所做的贡献,同时也让受众领略了袁隆平院士的人格魅力,提交了一份精彩答卷,并且为媒体人树立了榜样。

结语

融媒体时代,为主持人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主持人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还要不断加强讲述“中国故事”、即兴控场和解读新闻的能力,才能适应媒体融合下的新动态、新变化、新要求。本文基于大赛分析,为主持人的发展探寻航向,以高标准、全方位、生活化的要求,客观地分析了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和主持人的培养路径。(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国瑞:《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

2.毛 雷:《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控场能力》,《青年记者》,2019(20)。

3.吴超凡:《探析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业务素质——由2019央视《主持人大赛》带来的启示》,《传媒论坛》,2020(3)。

4.刘  昆:《用“四力”书写使命答卷》,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911/c40606-30284790.html,2018/09/11。

猜你喜欢
融媒体环境中国故事
广播广告在融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点
融媒体环境下军事评论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创新
融媒体环境下有关电视安全播出的思考初探
基于融媒体环境下高职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索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