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钜巍
摘要:绩效管理作为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制度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就目前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对策研究
引言
政府部门预算的绩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始至终贯穿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对预算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019年上海市财政局印发了《上海市市级财政政策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通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从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给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概述及意义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新的预算管理要求,着重于支出结果并为绩效服务。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产出和取得的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概念,既重视预算产出,又注重预算投入,并将目标设定、继续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评估并改进一系列旨在经济效率和政府资金效率的管理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作为加强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
二、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多次出台并修改了多项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但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管理经验不足,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一)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采取的是较为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绩效管理推行的时间较短,相关的宣传和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单位的管理层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即使有文件或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却束之高阁,给事业单位有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单位的管理层只关注预算的收入、分配和使用,忽视了与其相关支出的合理性、必要性,导致预算与绩效脱节。一些业务经办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不重视,导致预算绩效结果与目标不一致。
(二)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现状。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约可分为三类: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的规模和承担的政府职能性质不同、内部管理要求不同、资金量不同、项目用途也不同。有的事业单位在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照搬照抄国外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形同虚设;有的单位将定性指标作为预算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忽视了定量指标的重要性,使得指标的公正公平性经常受到推崇定量考核指标者的质疑;有的单位将定量指标作为预算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导致考核成本过高,不利于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可见,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是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
第二,预算执行与实际支出存在差异。依据目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预算绩效管理的需要,预算绩效评价应以责任和控制、节约开支为目标。当前存在部分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所列出的财政支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被随意挪作他用。
第三,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规范。首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影响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因素较多,会出现绩效评价与实际预算资金安排脱节的情况。譬如在医疗卫生支出中,即使通过一些评价手段,发现相关的绩效不太理想,但考虑到社会效益,却不能削减预算。其次,相关的奖惩措施未有效实施,对预算绩效执行较好的部门没有进行奖励,执行较差的部门也没有进行惩戒,造成了绝大部分部门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导致预算绩效评价形同虚设。
三、完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研究
根据笔者所在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经验,结合大多数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供大家参考[2]。
(一)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强化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明确绩效管理目标,转变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及编制部门预算与预算绩效的业务部门人员。第一,单位管理层可以通过办公会议进行讨论学习,深刻领会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重要性、意义。为了能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缺陷,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并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制定出适合自身管理需求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优化绩效管理理念。第二,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专业培训、组织相关责任人进行深造。尤其对执行预算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预算绩效编制人员,更应该强化关于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方面的培训。第三,利用单位OA平台、公告栏等宣传媒介,使单位所有员工能充分、及时了解预算绩效管理及其方案,让大家明确以往的预算绩效出现的弊端,从而树立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評体系,根据财政部和市财政局相关文件,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细则,对重要指标进行细化,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由事业单位根据年度预算和年度计划制定全面、细致的个性指标,结合共性指标,科学量化绩效评价指标。笔者单位不仅结合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进行了管理层、部门整体与单位员工的绩效评价标准确立,更是根据近几年绩效目标设立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对绩效评价标准进行了量化,并将弹性方法运用于绩效评价标准。通过多次调整,绩效评价标准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在实际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相关的绩效评价结果的可参考性也大为增强。
(三)加强预算与绩效的全过程应用
在新形势下,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事业单位还需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和发展,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自下而上、逐层上报的预算绩效申报,加强对全面预算的执行管理,从源头上把制定的预算落到实处,并实时地对项目绩效进行管控,加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监控制度,提高财政政策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事业单位应对照自评和重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促进政策管理、合理安排预算、提高财政预算绩效。单位应对奖惩制度加以修订:对近三年绩效完成情况较好的项目优先予以资金上的保障;对绩效完成情况一般的项目要督促整改;对低效或无效的项目应削减或取消预算资金安排;对长期沉淀在账上且超过两年未使用的财政资金按相关规定予以收回,并将业务部门履职与部门评优、部门预算资金使用规模变动联系起来,要求部门主任对部门的绩效评价目标达成负责。不但如此,还可将企业中平衡计分卡引入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机制中,将业务部门的发展、员工个人的发展和预算绩效评价有机结合,进而扩大影响。
四、结语
新形势下,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政府治理和预算管理变革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促进事业单位和谐发展、强化资金预算,探索建立起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从而继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
参考文献:
[1][2]王霞.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