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诗
摘 要: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货币进行探究,货币不是思考或协商的产物,作为交换的中介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货币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其超越物质实体发展为绝对抽象的存在。货币被理想化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和一种关系,对象的价值投射到货币概念的形而上学的统一体中进行表达。货币的异化表现为货币在人的主观价值序列中不断上升,嬗变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货币;抽象;异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51
1 货币的本质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四章论述了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是比其他商品不容易损坏的金属;而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是交换便利的价值符号;赛尔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实在,这种社会实在来源于所有人都一致地把某种东西当作货币。马克思则认为人类的生产、分工和交换使货币得以产生和发展。起初,原始社会部落之间存在着偶然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劳动分工又促进了交换,使这种交换不断经常反复不断扩大,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马克思认为“简单的商品形式是货币的胚胎”,为了交换,社会活动使一种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成为一般等价物,其他一切商品通过这种特定的商品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这一交换形式逐渐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这种交换中的等价形式与某种特定的商品结合在一起,这种特定的商品就社会化为货币商品,或者说它开始具有了货币的职能。
马克思在它的著作中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货币的本质进行剖析。“从货币产生的根源和历史过程来看,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货币所表现的商品价值同人类的一般劳动时间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和物化”;“从货币在货币流通的作用来看,货币可以相对地说没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纸币等来作为记号或象征,因此,货币的本质又是表征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符号和象征”;“从货币同人的社会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以物的形式表现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因此,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劳动交换中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它的价值实体是人们的社会劳动。
2 货币的内部矛盾
货币的交换价值源于人的主观需要的价值感觉和价值判断,它之所以有交换价值是其已有的使用价值已被确定的存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在货币行驶交换价值职能的时候,它就不具有使用价值,在货币具有使用价值时,它就放弃了交换价值。货币的内部矛盾表现为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既对立又同一,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货币内部的矛盾推动着其运动发展。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两个价值形式的相互制约克服了有限性达到无限性,从有形到无形。交换的形式与内容脱节,使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越来越纯粹,逐渐脱离了它的物质基础,并把物质性消解于它的运动和功能之中。社会互动越广泛、稳定和可靠,它的消解运动准备的就越充分,直到货币单作为符号就能发挥其作用。
主体的需要和情感是交换的动力,交换的客体可以借助于货币这一客体有效地表达它们的相对价值。交换目的实现了,物体的价值也超越了客观的需要超越了其固有的实在性,只为了获得另一个价值而交换。并且人的需要的心理结构在绝大部分时候被满足时,客体也就成了可以被忽略漠视的东西。货币具有价值不再因为它的质料价值,而是由其度量功能服务并且迎合人的需要而具有价值。货币逐渐被其度量功能同化,货币的质消融于在量中,货币的意义限制在其量上,它的质也就是它的量。“只有形而上学才能够造出完全没有质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根据纯粹的算术关系完成这个世界的游戏。但是在经验的世界里只有货币才能把脱开任何质的束缚而只受量的支配。”
货币在W1—G—W2流通形式中,商品转化为货币,同一货币再购买不同的商品,货币本身存在的意义在于被花掉。货币在G1—W—G2流通形式中,货币和商品相交换,同一商品再和货币相交换。从G1开始到G2结束于更多货币,二者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也就是说G2大于G1,是该形式的目的,货币的交换价值本身成为目的。从质的方面说,货币充当交换的中介能和任何商品相交换,它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是无限的;从量上说,现实存在的货币数额总是确定的,能购买得到的商品总是有限的。这种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推动着货币被积累贮藏。贮藏的货币被保存下来静止不动,就阻止了其流通,也就否定了其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货币本身表现着自我消灭的矛盾,导致货币自身消灭的矛盾。
3 手段僭越为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在绝对运动之中找到一个稳定的超越偶然的临时的存在,代表着价值并对其有决定性的对应物,相互依赖发展到自足。货币的可互换性和无特质性也就决定了它的价值恒定永远不会被消融,货币作为绝对价值,可以与任何物体相交换。交换以商品的价值和一定数量的货币的价值对等进行,质的差异性平均化为数量的同一性,漠视了交换实体内在价值特殊性。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货币对于人的客观性即普遍有效性,使货币成为判定一切的通则、尺度。货币是“一切价值的公分母”,任何实体的价值依赖货币数量的多寡来表征。货币迫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把质的價值转化为量的价值,促进了人价值观的量化,它把事物的内在价值抽象为数量形式进行评估及计算。依据钱的尺度被规定的对象越来越多,货币也成为衡量人的价值与能力的尺度,客观上人的能力和成就以获得和支配的货币量来衡量。比如人的智慧、能力、技术等都必须通过货币量化来评价。把人的价值化约为一种金钱,把种种个人价值转化为非个人的形式实为对人的尊严和人格的贬低。货币表征的价值世界高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货币形式就像柏拉图的理念,是共相,是存在的根据,万物分有它最终变现为货币价格的形式得以存在。我们对事物价值的感知更依赖于货币的度量,我们生活内容似乎只有通过货币这一抽象价值的代表的符号表达才有意义。
货币本作为交换的中介,但它作为一般等价物对商品世界拥有绝对的统一性。货币能把我们的欲望与想象变成客观现实的存在,我们用钱可以轻易买到因为有用而对我们来说有价值的事物,货币就好像拥有了可以支配这件事物的力量。因此,货币在人的主观价值序列中不断上升,货币在人的心理上逐渐凝练为一种力量和意义,拥有的货币越多,力量就越大。富人能够收获敬意仿佛就是因为货币的无限可能性,拥有了货币就拥有了他能够去做什么事情的可能,西美尔称此现象为货币的“自然增值”即“为了巨大的财富,‘能够去做某事。在这些可能性中,只有少数能够得以实现,但却在心理上给人们的思维带来影响。它们所传达的是一种无形力量予人的感觉。”货币带给我们可以用钱购买到的东西的预期的快乐,拥有货币能够使我们感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可以用钱购买得到的预期的快乐,物品的吸引力也就转移到对货币的追求上。人们相信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们对货币的追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货币由手段嬗变成目的,金钱成了一切价值的共同交汇点,我们寻找的本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物质力量,现在好像已经凌驾于我们之上。“从来还没有这样的东西能够像货币一样如此畅通无阻地、毫无保留地发展成为一种绝对的心理性价值,一种控制我们实践意识、牵动我们全部注意力的终极目的……货币本质的内在两极性有两个原因: 一是货币是一个绝对的手段;二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货币因此在心理上成为一个绝对目的。”
货币到处被视为目的,而那些原本是目的的事物降格为手段。因此人们现在的生活观点建立在货币基础之上,人们为金钱而奋斗是享受福乐的先决条件。拥有货币就像拥有了一切,但又好像什么东西也不曾拥有。货币这一抽象价值符号的无任何特性和内容的空洞,将金钱视为我们的终极目标,它取缔了我们完整生命的体验,以致生命内容的减少与失去,生命感觉的丧失萎缩,生命质地的稀薄使一切都显得空洞和无谓。
4 总结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货币带来的异化现象,人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工人的活动不是他自己的活动,而是属于其他人的活动,代表了他自身的丧失。”马克思指出:“它把在生产中以财富的各种物质要素作为承担者的社会关系,变成这些物本身的属性(商品),并且更直截了当地把生产关系本身变成物(货币)。一切已经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社会形态,都有这种颠倒。”人与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被排除在他们的劳动产物之外,即被排除在商品和资本之外。人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由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扩大,货币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逐渐与人相独立并且变成一种支配人的主体,货币本来是人的创造物,人通过自己的交换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给予了货币,本来是人本质力量体现的货币却变成一种非人格化的力量,反而成为“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力量。”即“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个人劳动被从人类的利益,即社会中异化了出来;它本能代表人类的利益。异化的劳动把“人从人”中异化出来;它是从人类社会分离出来的劳动。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社会关系在以货币、资本为中轴的社会里,由人与人的关系变为物与物的关系之后,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支配着人的意识,并且进一步支配人的行为的社会力量。”
即使货币异化带来了一系列现象,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它。货币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等价交换的互动形成了平等的经济关系,意味着参与双方互相尊重以致各自利益的实现。人在交换中获得平等也获得了自由。货币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性,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劳动关系上看,奴隶制时期,役务人的劳动形式由领主决定且其存在及劳动能力完全属于领主;雇佣劳动时期,领薪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役务人身束缚关系,工人和雇主的关系由从属关系转变为货币维系的客观关系,工人可以选择从事的劳动个人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个人意志从而获得了自由和尊严。货币推动了我们人来历史文明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创造着条件。货币带来的一系列异化现象证明了我们处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进程中。人始终是能动的社会主体,我们完全有智慧,也有能力实现对货币符号的超越与驾驭。生活要素的不可通约性和不可对比性才使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丰富性和魅力,人个体生命的自豪感恰恰是因为个人的相关价值的不可衡量而同步增长的。
參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西美尔.货币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