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20-05-09 10:34王海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家科学

王海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类的基础性学科,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本文主要阐述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科学信息进而转变为教学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策略。

一、渗透丰富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在语文教材中,每册都编有科普类文章,涉及生物、化学、天文等科学领域。《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让学生明白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被称为“孪生兄弟”,并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留下水并孕育出生命而水星却不能;《神奇的克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神奇的克隆知识及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人类的老师》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受到启发,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认识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告诉我们海洋是个聚宝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密切,人类应珍惜海洋资源;《夜晚的实验》通过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研究蝙蝠飞行的奥秘,介绍了超声波的相关知识。

对于这一类文章,如果只对文字进行精讲分析,而忽视对学生科学思想的培养,势必造成对教材资源的浪费,遏制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教育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相应的科学知识,接受科学教育的熏陶和感染。这样,不仅可以活化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树立科学家榜样,弘扬科学精神

在语文教材中,还编入了不少著名科学家的动人事迹,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最好素材。

在《天火之谜》中,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终于揭开天火之谜——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所谓“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并且,他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富兰克林不迷信不盲从、大胆实验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深受启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时,引导学生思考:街道上散步的并不止是一个人,为什么唯独他一个人思考这个问题呢?学生逐渐明白了,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是斯帕拉捷成功的法宝。在《轮椅上的霍金》中,霍金面对身体的残疾、命运的不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成为世界有名的科学巨匠,学生对此钦佩不已。在《诺贝尔》中,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研究炸药,多次受伤,仍不放弃,他那种精益求精、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也令学生折服。

诸如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他们都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真理、敢于质疑、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更要号召学生向榜样学习,在学习和模仿中,科学家们的精神品质也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良好精神品质。

三、体会语言的精准,培养科学的态度

科普类文章的语言准确严谨,用词精当、贴切,是进行语言训练和科学态度培养的好素材。

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等具体的数据说明了矿产资源的形成来之不易,而人類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再如,“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其中的“40万亿千米”以列数字的方式,一方面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另一方面也说明“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确定,说明了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的不可能性,对宇宙的探索仍将继续。除了准确的数字列举外,文中的模糊词的运用,如“据说”“大约”“估计”“可能”等,也都说明了作者用语的严谨。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体会科普类文章语言的精准,并进行一定的语言表达训练,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四、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掌握科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能力训练点,合理拓展延伸,设计有效且可操作的实践活动。

例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学生都深知“地球只有一个”,且地球资源日益减少,精心保护地球已迫在眉睫。那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呢?我在班内开展以“拯救家园计划”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自然,发现身边环境的忧患问题,将搜集的资料图片整合;然后选择一个环保问题,或上网查询,或请教专业人士,制订出合理可行的计划,组织学生实施计划,真正地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如《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文中提供的准确的科学资料截至1975年,那么,在最近的40多年里,科学家们对火星的研究又有了哪些新的进展呢?于是,我设计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网上去搜集近年来与火星有关的新的科研成果,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整理记录,最后学习小组以科技小报、科学新闻播报等形式在班内展示。

教学中,设计出合理可操作的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能有效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从而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信息,因“课”制宜地进行科学教育,渗透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在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语文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和谐共进。

【作者单位: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家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与科学家面对面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