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园建设与实践探索

2020-05-09 13:40李满亮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园高职院校

李满亮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园建设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业能力偏低等问题,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园“一个园区、一个社团、一个支部”“三个一”运行机制,构建创业园“学中创,创中学”实践模式,得出“专业+创业”能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对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园;创新创业社团;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8.032

创业园是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建设优质校、“双高”学校为契机,建立健全创业园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高职院校创业园建设及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设计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高专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与看法、对创业园建设的意见建议等,选取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5所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200份,有效问卷共有190份。通过对190份问卷数据分析得出:

(1)创业园管理主体有差异,管理不规范。一些高职院校创业园由创业学院负责管理,有的分别归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或团委管理,还有的归各别系部来管理,因此创业园各项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层次不齐,创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比较混乱。

(2)高职学生的创业热情比较高,但是创新意识薄弱、创业能力偏低。70%的学生表示“毕业几年后创业的可能性很大”,60%的学生表示“思考过创业计划”,39%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前景比较迷茫”。72%的学生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热情”尤其重要,其次为“专业知识”及“创新意识”,并表示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组织创业实践”“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等工作。学生主要通过“创新创业社团”“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就业指导中心”“媒体报道”等途径了解创业信息。

(3)对创业园“学中创,创中学”模式,近60%的学生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平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充分运用,创业平台变为学习实践平台,提升创业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2 高职院校创业园建设的实践案例

2.1 明确创业园建设定位,成为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于2014年正式建成,由学院团委进行具体指导和管理,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提高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到目前,先后入驻的创业项目共计20余项,其中学生工商注册的校企合作项目1个,参与创业项目学生人数达100多人次,创业实践效果较好。

2.2 创新创业园运行模式,成为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

2.2.1 提出“三个一”运行机制

创业园由学院团委具体指导和管理,采用“一个园区、一个社团、一个支部”运行模式。凡是入驻创业园的创业团队均纳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成为社团成员。社团建团,社团建团支部并设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创业团队不仅遵守园区各项管理制度,还要遵守学院社团管理办法,实行“双重管理”制度。

2.2.2 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

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焕发大学生“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的热情,全面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由电气系汽车和信管系会计17级在校生创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为优化团队组织结构,提高团队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团队传、帮、带的作用,社团采取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方式,并吸纳创业园各入驻创业团队扩大社团影响力,服务更多的创业爱好者。目前,该社团成员20余人,在学院团委指导下,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融入第二课堂活动中,在注重大学生知识储备、价值观塑造、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2.2.3 构建“学中创,创中学”实践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在学院团委及创业导师指导下,遵循“专业+创业”教学思路,开展各类创业活动,构建创业园“学中创,创中学”实践模式,促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实习、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相互融合和有机联动,力求做到“学习促进创业、创业反哺学习”。“学中创”即学习对创业的促进作用,涉及各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核心优势、样本市场、财务分析、未来规划、风险管理等。“创中学”即创业对学习的反哺作用,例如,在创业过程中,平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充分运用,创业平台变为学习实践平台。一方面,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会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专业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会计专业主要开设《财务会计》

《纳税实务》等专业课程,学生通过参加以“小鲜肉—校园生鲜”为主的创业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财务管理、实战营销等实践过程,提升理财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营销技能及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网络专业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PS》《Web》等专业课程,学生通过开发微信小程序、APP及网站等,理论结合实践,提升编程能力、网页制作能力。学院各专业开设《企业管理》课程,学生通过经营管理各创业项目,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现代化管理办法和手段应用到实践中,提升解决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助力第二课堂建设。根据学院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活动主要载体,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2.4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实现通过竞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搭建大学生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在2019年《小鲜肉“学中创 创中学”创业实践模式研究》论文获得“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3 建立健全创业园保障体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局面

(1)经费保障。学院有相关经费保障,院团委负责美化创业园环境,制作相关牌匾,对入驻项目提供相应的办公场地、柜台以及1年期限的免费经营权。

(2)制度保障。学院制订了《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团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创业园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3)条件保障。创业园设在学院教学楼三楼B-D空中走廊,包括木北香打字复印、贴膜小柜、启风逐梦经销部等创业团队,形成创业一条街。创业园不仅为入驻项目提供场地,而且提供项目指导、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服务,为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4)师资保障。对创业园每个入驻项目配备校内指导教师1名,对已工商注册项目另聘请企业指导教师1名。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等战略协作,选聘了8名校外创业导师对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指导、赛事评审、项目评定、现场坐诊、公司注册、财务管理等多种方式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创业。近两年,社团成员多次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自治区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2项。

3 结论

(1)创业园“一个园区、一个社团、一个支部”“三个一”运行机制使创业园的管理更有特色,以创新创业社团和创业项目为载体更有效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使创业园真正成为第二课堂,提高创业园的实用性。

(2)创业园“学中创,创中学”模式遵循了“专业+创业”教学思路,使“学习促进创业、创业反哺学习”,对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剑虹.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8,(15).

[2]吳加权.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建设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5,(6).

[3]曲海洲,吴建设.高职院校创业学院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

[4]王磊,赵振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园高职院校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