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鑫 方冰雪
摘 要:选取重庆市永川区“厕所革命”示范镇A镇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深入研究了村民改厕意愿、村民主性体参与程度、厕所后期维护管理情况以及村民对改厕的满意度四方面内容,发现村民主体性参与存在中间环节参与较弱、主体性参与深度不足、主体性参与缺乏持续性等问题,最后为有效发挥村民主体性参与提出了以下建议:(1)建立有效激励机制;(2)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加强厕所后期维护管理;(4)构建整体规划。
关键词:厕所革命;村民主体性参与;改厕意愿;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7.037
0 引言
厕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厕所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生活水平。据新华网报道,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同年7月,总书记在吉林延边考察时要求将“厕所革命”推广到农村地区。自此,农村“厕所革命”得到重视并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2017年11月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到要加快推进农村 “厕所革命”,并特别强调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村民作为农村“厕所革命”的直接受益者,其是否作为主体参与进来,不仅影响“厕所革命”的推行,还影响村民对改造厕所的评价。但是目前农村“厕所革命”中村民主体性参与仍存在参与积极性低、主人翁意识不强等许多问题。本文以重庆市永川区A镇为例研究“厕所革命”中村民主体参与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基层政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供建议,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1 文献综述
从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主体”这一概念,到现在21世纪“以人为本”口号的提出,学界对人的主体性这一问题的探索从未中断(张建玉,2011)。参与,即介入、投入、卷入、浸入,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王升、刘晓鹏,2004)。而关于主体性参与的概念界定,目前国内外学界还未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主体性参与已进行大量研究,其核心议题是:如何有效发挥主体性参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因素分析和中介路径探索两方面。关于有效发挥主体性参与作用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从社区治理方式和公民参与程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社会治理方式角度,第一,陈丽霞(2009)指出行政力垄断和公民参与之间的矛盾是造成主体参与困境的主要原因;第二,“后单位”社会治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创新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认同感(吴卉,2015);从公民参与程度角度,曹煜玲和张军涛在2010年提出主体性参与方式多样化,提倡“公共对话”,加快各种行为主体从个体理性向公共理性的转变进程。关于中介路径探索,多数研究者从村民角度切入,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共同意识层面、政治参与能力层面、治理资源的整合层面三个层面。在共同意识层面,袁方成指出广大农民在社区发展中认同感归属感的形成和责任感荣辱感的塑造等共同意识对其积极参与具有重要影响。在政治参与能力层面,村民政治参与能力结构包含村民素质和公民意识两个要素(叶媛秀、古小明,2010),即村民素质的提高和社区公民性的成长是实现真正村民参与的必需要素(曹煜玲、张军涛,2010)。在治理资源的整合层面,主体性参与应在社会资源的补充与介入基础上,实现权利的委托与利益分配之间的平衡(唐刚、彭英,2016;潜莎娅、黄衫、华晨,2018;唐国建、王辰光,2019)。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推进三个方面。在农村“厕所革命”现状中,沈峥、刘洪波(2019)指出自2015年以来“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所提高 (杨旋、王岩,2019)。在“厕所革命”存在的问题中,范彬、 王洪良在2018年指出在乡村改厕事业进程中仍存在政策的短视性、技术模式的局限性、管理的粗放性等问题;吴宗璇(2018)认为厕所革命实施的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农村居民思想认识水平有待提高、资金投入相對不足、技术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张姣妹、徐聪聪(2019)针对洛阳市农村厕所改革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存在干群联系不密切、宣传不到位、思想观念难以扭转等问题。就农村“厕所革命”推进措施而言,吴宗璇(2018)提出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技术水平;沈峥、刘洪波(2019)认为要推动我国“厕所革命”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重点研发环境友好、节水节电、资源化利用、安全卫生、便于管理的厕所技术,鼓励产学研合作,发展“厕所 革命”龙头企业,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厕所革命”典型示范。
而关于在农村“厕所革命”进程中的村民主体性参与,现有文献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且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村民教育方面,多侧重理论阐述,实证研究和验证较少。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村民主体性参与在农村“厕所革命”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在对重庆市永川区A镇为期长达5个月的调研基础上,本文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找出农村“厕所革命”进程中主体性参与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创新性、可行性的建议。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永川区的实地调研,通过重点调查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重庆市永川区A镇J河村作为调研地点。在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农户分为村委会统一改厕的、村民自行改厕的、没有改厕的三种类型。接着,在全村范围内随机抽取农户并到其家中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共发放问卷60份,最终收取有效问卷52份。
2.2 调研问题
实地走访调研发现,永川区农村 “厕所革命”主要是村委会统一招标进行改厕,区政府出资30%,镇政府和村委会出资剩下的70% ,村民不需要再额外出资,这从很大程度上为村民改厕减轻了负担。在调研中发现自行改厕的村民全程都由自己完成,没改厕的村民则与其相反几乎没参与到改厕过程。因此,本文从改厕前、中、后三个时期重点研究了村委会统一改厕类型下村民的主体性参与情况。
2.2.1 村民改厕意愿
村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着“厕所革命”的推进,“厕所革命”前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调动村民的参与意愿。在村委会统一改厕的这些村民中,有66.67%是在村干部宣讲了当地“厕所革命”的政策后就积极同意进行改厕,另外33.33%的人是在村干部的反复劝说下才同意改厕的。该数据能反映出“厕所革命”前期,村民有主体性参与,但整体上来说参与度不高。
2.2.2 “厕所革命”进程中村民主性体参与程度
村民是农村“厕所革命”的受益主体,更应该成为厕所的建设主体。在调研中发现村委会统一改厕的村民都参与了化粪池选址以及挖坑等村委会规定的必要流程,而参与厕所设计等具体过程的村民仅占3.7%,缺乏深度参与。
2.2.3 厕所后期维护管理
建造一个厕所很容易,但要维护管理好却很难。厕所后期的维护应该是“厕所革命”的重点,维护管理不当则前功尽弃。要加强后期维护管理,经费到底应该由谁承担仍然是个难题。如表1所示,将统一改厕的人与自行改厕的人进行对比发现:村委会统一改厕的村民有66.67%表示由于政府已经帮助修建好厕所,后期维护管理应该自己出资,有29.63%的村民依然想从头到尾都由政府管。相比之下,自行改厕的村民有64.29%希望政府出资以达到对自身改厕的一种补贴或奖励,有28.57%的人认为自己受益应该自行解决。
2.2.4 村民对改厕的满意度
村民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是衡量“厕所革命”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仅要把厕所修好改好,更要让村民用好。如表2所示,有77.87%的村民对改造厕所的评价总体上是满意的,说明村民对 “厕所革命”的认可度较高。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现象:村民由于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做出一个较为具体的评价,只能是大体上做一个判断;存在少部分人在建设过程中参与度低但对产品的期望又过高。
3 村民主体性参与存在的问题
(1)中间环节参与较弱。分析上述调研问题发现,在农村“厕所革命”中,村民虽然整体上主体性参与度都不高,但在中间环节最为明显。中间环节为厕所的改建环节,不仅关乎村民的切身利益,也严重影响着“厕所革命”的完成度。但村民由于传统服从权威观念,大多表现为服从性参与,缺乏主人翁意识。
(2)主体性参与深度不足。村民作为农村“厕所革命”不可或缺的主体,应该在厕所规划、建设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但在永川区的实际情况中,村民更多是以相应的“政策性”参与为主,参与的几乎都为选址、挖坑等规定但又简单的事项,参与不够深入。
(3)主体性参与缺乏持续性。村民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参与只是体现在某一个环节上,而没有贯穿农村“厕所革命”的全过程,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不足,这也加大了“厕所革命”的难度。
4 对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厕所革命推行难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永川区“厕所革命”的发展模式、改厕思路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永川区厕所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但是村民改厕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已经改厕的村民希望得到一定的补偿。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地给予改厕村民补助,以调动其积极性。
(2)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永川区政府可以通过多渠道收集有效数据和信息,增强政策实施的前瞻性,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政策”情况,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
(3)加强厕所后期维护管理。在后期管理建设上,可以与公益组织合作建立专门的服务队伍来负责后续的维护、粪渣的清运回收利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卫生厕所运行保障系统,确保改厕工作能见到实效,持续推进下去。
(4)构建整体规划。从长远来看,农村改厕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而不仅仅是让村民用上卫生厕所。因此,永川区厕所革命从前期的规划到建设过程的资金标准再到后期维护管理,应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而进行合理规划。
5 结语
在农村“厕所革命”中村民主体性参与问题上,本文以重庆市永川区A镇为例,从村民的改厕意愿、主体性参与程度、后期维护管理和满意度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但是本文缺乏对村民主体性参与事项的深入挖掘,希望后续研究可以加强对村民主性体参与具体要参与到哪些环节或事项上去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方面的分析,为政府在真正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提供参考性建议。厕所虽小,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厕所虽隐,也能折射出文明的程度。有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曹煜玲,张军涛.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管理学刊,2010,(04):44-46.
[2]曹永森,王飞.多元主体参与:政府干预式微中的生态治理[J].求实,2011,(11):41-43.
[3]陳云祖.论加强指导厕所革命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投资,2017,(4).
[4]范彬,王洪良,朱仕坤,等.我国乡村“厕所革命”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15,(22):19-24.
[5]郭凤林,沈明明.公共产品类型、绩效与政府满意度差异[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21-26.
[6]梅俊莹.剖析“厕所革命”与提高我国国民旅游素质的研究[J].度假旅游,2016,(05):36-37.
[7]焦彩珍,王升.主体参与的要义、逻辑起点及其境界[J].甘肃社会科学,2014,(6):152-154+151.
[8]卢睿.供给侧背景下厕所革命对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73(06):47-48.
[9]沈峥,刘洪波,张亚雷.中国“厕所革命”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2):45-48.
[10]唐国建,王辰光.回归生活:农村环境整治中村民主体性参与的实现路径——以陕西z镇5个村庄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02):28-41+115.
[11]唐刚,彭英.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15,36(3):12-26.
[12]吴卉.基于村民主体和多元参与理念的陪伴式乡建机制研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9,(01):135-136.
[13]韦铁,鲁若愚.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43-46.
[14]叶媛秀,古小明.浅析村民政治参与的主体障碍[J].农业考古,2010,(3):288-290.
[15]杨婉莹.公共服务视角下“厕所革命”的现状和问题——以江苏省为例[J].管理观察,2019.
[16]张永江,周新群,吴限忠.从人民主体的角度对农村厕所革命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9,(16).
[17]张悦阳,彭雪芹,石丽蓉,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农村“厕所革命”现状研究——以和龙市东城镇为例[J].乡村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