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尚植 马潜宇
摘 要: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指导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进行经济建设的思想引领,其继承与发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思想精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前瞻性探索,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7.002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从发展理念、主要矛盾的破解、高質量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在不同维度。“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简单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头脑中的概念,而是深深内嵌于习近平经济思想之中。无论是对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概括,对政策战略的制定部署,还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探索,都贯穿了鲜明的人民导向和人民宗旨,凸显了鲜明的人民属性和人民立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1 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化表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之上,并分别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发展旨在提升发展动力,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人民群众是开展一切创新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同时,人民群众的广大需求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导向作用。协调发展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面均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通过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建设,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以实现普惠人民的奋斗目标。绿色发展旨在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道路。除一般的生态效益之外,绿色发展还能彰显经济效益,使人民在“绿水青山”中拥有“金山银山”。开放发展旨在贯通内外发展空间,满足人民在不断开放中形成的生产与消费需求。人民群众是开放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开放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共享发展旨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最终评判标准就在于是否实现了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是否真正造福了人民群众。
2 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主要矛盾转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其本质仍然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基本出发点,不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一切以人民的需求作为新时代发展的逻辑起点。“主要矛盾转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新定位,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解析经济发展现实、研判经济发展态势、确定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仁不让地成为其价值目标,从根本上讲,这一价值目标来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什么,国家的发展方向就是什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转化成什么,国家就致力于为人民提供什么。在社会主要矛盾中,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成果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使人民的需要进一步上升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除了物质层面以外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破解主要矛盾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握主要矛盾转化,尽管新旧矛盾的表述在变、内涵在变,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没有变。
3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度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产品和服务高品质的发展,是供给和需求高匹配的发展,是资源配置高效率的发展,是新动能不断涌现的发展,是重大风险有效防范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当遵循“稳中求进”的工作策略和方法。“稳”是前提,“进”是目标,在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推进结构性调整和各项改革,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应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发挥人民的创造性和活力,发展为了人民同时也必须依靠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性的本质特征。
4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更是社会主义本质,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面小康,核心在于“全面”。首先,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补足发展中的短板,才能最终建成小康社会。其次,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习近平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多绝对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多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再次,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习近平曾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使发展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让全体人民都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党自从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使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减贫奇迹,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分配公平正义的制度优势。
5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世界维度看,就是要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进步。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坚持“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秉持“先富带动后富”的共享精神,寻求世界各民族不同利益的交汇点,主张不同民族之间开展多层次交流互动,致力于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致力于营造和谐世界的环境和氛围,以实际行动回应“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威胁论”等误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上演化出来的饱含中国智慧并且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好未来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尽管经济全球化本身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从现实要求看,开放合作是助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应然之举,也是中国逐渐走进世界中心舞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0.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7.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