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文 张再生
[摘要]立足众创时代特征,运用文献计量对1999—2018年间1 701篇国内外众创文献挖掘分析,探寻众创经济特点主题,探析众创发展知识基础,探求众创研究演进脉络,并获取众创经济视域下核心语句和高频词语,运用扎根理论对抽取的126篇的众创文献样本进行三级编码,进而构建众创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探究众创研究的系统性发展图景。研究表明,众创理论假说大量问世,众创文献热点主题包括六类,众创经济研究存在两种演进趋势,众创经济治理系统理论具有三个维度;未来应关注众创主体思辨性、众创要素系统性和众创技术本土化等专题研究。
[关键词] 众创经济;文献计量;众创治理;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 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20)03-0001-11
一、引 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熄引擎,也是人类发展的境界信仰。2014年众创政策启动至今,中央持续加大众创经济重点领域和众创治理关键环节的改革探索,突出“人工智能+”,原始创新、减税降费、数字经济和人才服务等众创品质革命,并呈现众创规模扩大、众创绩效提升和众创热度持续等特点。 [1]双创蓝皮书(2018)显示,我国众创经济规模效率稳居世界第二,创新创业指数稳居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国内众创环境“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双创发展层次明显,呈现金字塔形,潜力城市与节点城市较多;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呈现集群式众创协同,区域双创能力东部最强,东北最低。总体上看,我国众创经济发展正由新兴赶超迈向高端引领,这与全球众创资源优化布局和我国产学研加速融合密切关联。
面对众创经济新问题,众创治理理论体系如何持续跟进和把脉问诊至关重要。国内学者侧重社会创业教育、社会创新系统和公司治理等视角进行探索性分析。韩炜等(2015)认为治理系统是社会创业的有效前提,而网络治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规模强度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2]黄兆信等(2018)认为社会创业主体是企业或其他组织,而符合众创目标的创业行为需要多方协同的创业生态、社区项目的教育融入和精益求质的理念行动。 [3]相比之下,国外学者更加关注技术创新的范式转移与治理绩效,重点研究突破性创新的权威流动在众创变革中的体系适配问题。Morris(2017)将社会创业的超前行动借用于社会创业组织框架内,探索众创导向自主性、众创竞争进攻性和众创风险多重性之间相关性,突出社会创业利益相关的需求约束和风险兼容。 [4]Gartner(2018)认为结构化治理的环境互动是非均衡和异质的,大众创客认知理论应取代人格分析,用治理体系完全传递社会创新信息和促进众创经济依赖。 [5]为此,有必要拨开众创经济面纱,详细评述众创发展趋势,以期建构适应众创经济变革的众创治理体系。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众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众”是社会“无产者”,即众创不是独角资源而是大众资源,不是精英的专场而是草根的舞台,众创时代是草根创业和人人创新的战场;“创”包含双创之意,亦指创新创业,这不是千疮百孔的焦虑,而是大众试错的选择,屌丝逆袭比比皆是,白手起家亦可一飞冲天,关键在于大众草根想做生产资料的有产者还是创新创业的无产者,关键要看
继续打工还是打拼,是否有商业构想和技术支持。关于社会创新,Harmon等(2015)认为社会创新属于授人以渔的价值再创造,需要构建社会创新合法框架,多域论证众创经济形成机理。 [6]关于社会创业,刘志阳等(2018)提出社会创业定量研究框架,论证社会创业过程、绩效及动因等逻辑关系。通过引入中介变量挖掘社会创业内在机理,增加考量情景包容和动态跟踪。 [7]
众创经济即大众创新创业的经济形态,是基于众创行为形成的经济规范、要素和关系的总和,其应然维度囊括众扶、众筹、众智和众包四维模式。关于众智,解学芳等(2018)认为众创空间是归属于众智模式的集合式概念,应发展“智能创新+孵化器+创客空间”的多维众创空间维度,提升众创空间功能绩效。 [8]关于众包,李燕(2018)认为治理视域下的众包机制是开源式治理,并从“组织-人员-系统”结构层次探索众包的政策要素、治理运行和适用平台。 [9]关于众筹,Moore等(2016)基于多案例构建众筹生态,揭示众筹平台演进规律,提出众筹模式的天赋异禀、系统结构和物种关系等研究结论。 [10]关于众扶,Gasco(2016)基于“HSR”协同众创视域剖析众创增值、众创交互和众创匹配三段论,并解读众创绩效、众创知识、众创资本与众创环境的协同效应。 [11]
众创治理即众创经济治理,是规范众创经济运行的服务管理结构框架的集合。没有良好众创治理的规范,众创经济是长不大的娃娃,其作用机理渗透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下,受到众创政策、众创文化和众创空间等众创网络关系影响。现实中,众创治理表現为组织变迁下的无法人治理、技术更迭下的区块链治理和主体发现下的产消者治理。关于创新治理,胡海鹏(2019)认为创新治理与众创治理能力有序平衡有助于众创经济发展,而创新治理至少包括创新主体、创新激励和创新结构等治理要素。 [12]同时,创新治理应借鉴美国顶层治理决策、德国多层次治理和英国横向创新统筹等经验模式,推动众创治理主体、方式和政策现代化。关于创业治理,朱仁宏等(2018)利用中介模型论证创业治理对初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并认为股权配置、自主配置和收益配置等作用链直接决定众创执行质量。 [13]
三、数据支撑与方法阐述
(一)数据来源
国外众创经济文献主要从WOS数据库获取,该数据库是ISI机构的著名产品,主要包括学术期刊(SCIE)、学术资源(BIOSIS Previews)、学术会议(ISI Proceedings)、学术社区(ISI HighlyCitedcom)以及学术分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等重要学术信息。众创经济研究重点选取WOS数据库下SSCI及SCIEXPANDED文献数据,检索“social innovation” OR “makerspaces”OR“social entrepreneurship”OR“incubator”等主题词,时间跨度为1999—2018年,文献类别定为article。先期检索得到众创经济英文文献1 363篇,核心文献主要汇集于“public innovation policy(众创政策)”“sharing economy(共享经济)”及“social capital(社会资本)”等研究领域,集中发表在《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世界商业杂志)、《ORGANIZATION SCIENCE》(组织科学)、《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战略创业杂志)等重要期刊。因此,众创经济研究重点围绕技术创新与社会创业等议题展开,甄别清洗无效文献447篇,系统筛出有效文献916篇,包含引文10 530篇。
国内众创经济文献主要从CSSCI数据库获取,该中文社科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研制且在国内最具权威,其采取综合评价法从全国5 000余个社科期刊中遴选出533种来源期刊,189种扩展期刊以及145种集刊收录,并具备统计影响因子、检索逻辑组配、挖掘学科热点和分析被引频次等重要功能。众创经济研究重点选取CNKI数据库下CSSCI及其扩展版期刊数据,利用知网高级检索主题“大众创业”或含“万众创新”或者关键词“众创”或含“孵化器”,时间跨度为1999—2018年,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20日。先期检索得到众创经济中文文献872篇,直接清除征稿启事、社科年鉴和会议通知等无关文献,最终筛出有效文献785篇。初筛发现,中文文献主要汇集于众创(publ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双创(double creation)及众创空间(makerspaces)等研究领域,集中发表于《管理世界》等重要期刊。
通过对1999—2018年国内外众创经济研究发文趋势整理(见图1),呈现的柱状图反映出国内外众创经济发文走势,折线图反映出各自众创经济发文量的百分比。具体来看,国外众创经济论文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1999年鲜有研究到2006年逐步超越我国,并于2016年达到155篇峰值,但自2017年后呈回落趋势,研究热度略有降低。国内众创经济论文自2014年前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年均发文量低于20篇,但于2015年开始急速增长,2018年达到158篇峰值。对比发现,2014年之前国外众创经济研究热度增幅明显,并逐步超越领先我国,而自2014年中央强力推动众创政策、人工智能、創新40等国家战略,倡导众创经济运维,使得双创研究持续升温,众创经济更受关注。 [14]
(二)研究方法
众创经济研究述评主要采用文献计量与扎根理论两种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是以文献内容数理统计为基础,研究目标文献的数量特征、前沿趋势、变化规律和分布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众创经济文献计量不是简单的“数数”,而是文献的解剖,主要包括三块内容:其一,引文分析,即运用数理统计对众创经济文献进行引证分析,揭示引证数量、集散规律、耦合自引和国别类型等逻辑特征,进而探索众创经济文献的图论集合、引证程度和测度结果等相关关系;其二,共引分析,即两篇文献因多维标度、主题亲疏和聚类关联等因素被第N篇文献引用(N≥1),则这一动态网络具有共引关系,而共引强度N能够直接测度文献类群的知识图谱相关度;其三,词频分析,即对目标文献关键词进行加权检索和统计分析,通过规则识别来输出共现矩阵和出现频率,用以挖掘众创经济的研究热点及切分内容。当然,文献计量存在替代计量问题,主要触及引文指标捕获不到的领域,比如人文社科专著指标、学术博客影响评价和学科数据重用效率等,需要完善文献计量基础定律和检索统计。
扎根理论是基于后实证主义的定性研究,研究者从原始资料入手不带任何理论假设地开展经验观察和概念归纳,以获取素材内理论性命题和本质性构念。扎根理论属于从下而上的质性研究,主要包括三级的逐级编码,但这不只是机械的和经验的语言编码,而是通过证伪理论命题和保持理论敏感,建构理论模型和开展理论编码,并利用构念重组概念类属和提炼相关关系。其一,开放性编码,是从碎片的众创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和进行初始命名,并悬置研究定见和个人偏见,以写下类属关系和理论维度;其二,关联式编码,是发现归类概念类属的情境、功能、语义、结构等关联联系,深度分析每组类属相关关系,建构一个以互动取向为轴心的理论雏形;其三,选择性编码(即三级编码、核心编码),是发掘经验资料的故事线,从若干主范畴中提炼核心范畴,提纲挈领核心类属,通过下属类属内部变异构建核心概念。
四、问题探讨与脉络演进
(一)众创经济研究热点探讨
高被引论文和高频关键词是众创经济研究热点的具体写实和生动概括,科学反映众创经济热点主题,紧密追踪众创经济演进脉络。表1与表2是1999—2018年国内外众创经济领域高被引论文(各取前10),其中国外高被引众创文献主要涉及社会创新、社会创业和孵化器等领域,出版跨度在2005—2010年间,且多刊发于《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这一期刊。高被引的国外众创文献由Mair J等(2006)完成,刊发于《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总被引876次。 [15]同时,国内高被引众[JP+1]创文献主要涉及众创概念、众创教育、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领域,出刊期刊集中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和教育类CSSCI期刊,且出版跨度集中在2009年后,特别是2015年后研究热度高频,反映出我国启动众创政策对众创经济研究的引领激励作用较为突出。高被引的国内众创文献由钱平凡、李志能(2000)完成,刊发于《管理世界》,总被引278次。 [16]
结合高被引众创文献(见表1与见表2),并借助CiteSpaceⅤ绘制众创经济热点主题图谱(见图2),综合归纳众创经济研究热点涉及六类主题:①探讨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及其精神的解释、测度和同构; [17]②探究众创政府、众创政策等众创政治因素对众创效率的影响; [18]③探析社会资本、风险投资等众筹融资的运行模式、绩效影响和规制机制; [19]④探索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众智平台的理论框架、结构特征和管理模式; [20]⑤探求技术创新、创业效率等范式领域的模型、方向及未来; [21]⑥探寻众创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等众创生态系统发展的趋势前瞻和导向评价。 [22]从表1和图2还可以看出,国外众创经济研究是基于企业家、官产学、孵化器和技术控等议题展开的,对三螺旋主体在社会创新创业中的交互作用高度关注,而国内众创经济研究是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创新40战略展开的,并积极回应“强国富民”和“十创九死”等现实议题。
(二)众创经济研究知识基础
知识基础是通过关系链接而成的结构化网状引文共引轨迹,并将理论模式建立于信息数据之上,通过整理分类信息实现信息检索,利用知识合并和引擎链接实现关系抽取、知识识别和属性抽取。由于创新创业理论起步于西方,且国内众创文献无法进行共引分析,文章运用CiteSpaceⅤ仅绘制外国众创经济知识基础图谱(见图3),操作中将916篇导入CiteSpaceⅤ软件,Time Slicing设为1999—2018年,阀值阈值设为[DK2]:(3,2,20)、(2,2,20)、(4,2,20),选择出现20个高频词。图3中,众创经济研究的共被引结构涵盖20个节点和76条连线,网络密度0294,其中圆圈代表众创经济的高共被引文献节点,圆圈及对应字号越大,说明对应作者及众创文献共被引频次越高,众创知识基础显示度越大。
基于图2和图3分析,众创经济研究大致经历从2000—2009年,再由2009—2015年的理论演进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众创理论假说问世,支撑众创研究深入推进。概言之,Shane、Baker和Davidsson等学者代表于20世纪初提出魔岛理论、需求引致理论和天才创意理论等众创理论知识基础,使得众创理论从传统企业众创向现代社会众创发展。2009年以来,Zahra、Thornton等学者提出三螺旋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等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不断丰富社会创新创业理论,持续推进众创经济研究。此外,基于图3共被引网络分析,Dacin PA、Phillips、Maclean、Dawson和Shaw等学者的中心度最高,节点识别度最大,说明其众创经济成果影响较大。尽管现有众创经济研究文献多基于企业家、技术创新或孵化器等视角展开,但是学界已经意识到社会大众在众创经济及众创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众创经济对规制大企业病和虹吸眾创人力的重要作用。
(三)众创经济研究演进脉络
运用CiteSpaceⅤ软件从916篇英文众创文献中抽取高共被引前10的众创文献,从而厘清众创经济的知识聚类、知识转移和知识流动,明确众创文献的研究重点、关键节点和知识拐点。表3所示,美国知名创业学者Zahra在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上发表文章《A Typolog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共被引频次值62,中心度017,两个关键数值均居首,反映出Zahra在众创经济领域具有较高地位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而Dacin PA在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上发表文章《Social Entrepreneurship: Why We Don′t Need a New Theory and How We Move Forward From Here》,频次值60,中心度008,仅次于Zahra,其他共被引众创文献与Zahra、Dacin PA存在一定差距。透过高共被引众创文献主题可知,2006—2012年间众创经济研究存在两种演进趋势:一是范式领域探索社会企业家类型、动机和同构,分析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评论、积极理论和伦理自反;二是研究主线从社会[JP2]创新创业的过去贡献、现实批判和未来机会,到众创经济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和治理策略。此外,高共被引众创文献与众创知识基础图谱的作者部分存在交叉重复,如Dacin PA,说明这些学者在众创经济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声望影响。
运用CiteSpaceⅤ软件对众创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形成Time Line图谱(见图4),能够准确切入众创领域观察众创研究演进脉络。其中,网络模块度0850 8,该值接近1,说明众创文献被引聚类强度大,众创经济研究子领域划分质量好;平均轮廓值0229 3,该值在-1—1间偏中间值之上,说明众创文献凝聚度较高,利于对众创文献群目求得聚类最优解。同时,右侧众创经济文献关键词按照众创文献聚类规模依次排序,编号越小显示靠上则说明众创经济文献聚类度越高,而在多条Time Line横轴上,实线表示各众创文献关键词在对应年份的研究状态递增,虚线则表示对应众创研究趋势递减。分析众创经济关键节点,可以看出#0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和#1 social captial是众创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Zahra、Dacin PA、Nicholls和Short等学者的文献处于众创经济研究最前沿,代表大众创新创业发展潮流。
(四)众创经济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是对海量关键词信息进行两两亲疏统计,以浓缩提炼众创文献核心热点、学科结构和主题变化的内容聚类分析。运用CiteSpaceⅤ对1999—2018年间国内外众创经济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词频排序和突变检测,如图5所示演进过程,并结合节点文章阅读发现如下词频突变。国外众创研究大
致分为两个阶段:①1999—2008年,众创研究重点关注企业众创,研究主题集中在企业家、孵化器、科技园、企业组织和员工表现等因素对企业众创的影响; [23] ②2008—2015年,众创研究重点关注社会众创,研究主题集中在社会创新、社会网络、社会创业、众创空间和众创政策等因素对社会众创的影响。 [24]同时,国内众创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①1999—2013年,众创研究重点关注企业众创,研究热点集中在企业管理、孵化器、科技园、孵化技术、孵化设备和技术创新等议题;②2013—2018年,众创研究重点关注大众创新创业,研究热点集中在众创空间、双创教育、创新驱动、众创绩效和众创模式等议题,起步时间和关注焦点与我国众创政策实施高度吻合。
高频关键词是对众创文献共词网络的集中锁定和优化概括。表4是基于词频聚类分析获取的众创经济高频词,时间跨度为1999—2018年,频次排序因版面所限仅将国内外众创高频词各取前2。如表4所示,国外众创研究高频词排名前3依次为Technology(178次)、Makerspaces(86次)、Innovation(72次);众创经济前因变量包括Organization platform(47次)、Policy(40次)、R&D(39次)、Entrepreneurship(32次)、Organization(28次)等;研究对象涉及Investment(31次)、Networks(24次)、Innovation ability(17次)、Innovation policy(12次)等。
国内众创研究高频词排名前3依次为孵化器(203次)、科技企业孵化(153次)、众创空间(94次);众创经济影响因素包括众筹(37次)、众包(28次)、政府(16次)、协同创新(7次)、创新生态系统(4次)等;众创经济研究对象涵盖在孵企业(23次)、科技企业(16次)、中小企业(13次)、大学科技园(8次);此外,技术创新(23次)、创新创业教育(17次)、文化创意(13次)等议题也是众创经济研究热点。
通过对历年国内外众创经济高频词计量分析,发现20年来众创研究演进呈现四大特点:①众创经济研究的主线都是围绕众创政策即时展开的,高度关注政府、公共部门、三螺旋、众创政策绩效等,如Government、Innovation policy、Triple-helix、Performance等高频词;②关于众创经济研究分支都是从社会创业与社会创新两个层面展开,既包括创业教育、创业绩效、风险投资等,也包括技术创新、创新平台、创新绩效等,如Innovation network、Entrepreneurial strategy、Entrepreneurship;③国内外众创经济研究都紧密伴随众创治理体系建构,高度关注众创政治、众创文化等治理要素的影响评价,如Government、Innovation system、Open-innovation、Social network等;④众创研究特别关注众创生态这一众创治理要素,主要研究运用众创方式治理生态环境,如Green-innov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public funding等。
(一)众创经济研究主题分类
扎根理论是从经验材料入手运用系统化程序归纳概括,并通过实际观察提炼理论概念和典型关系,进而建构理论模型和寻求现象本质的质性研究法。可见,扎根理论属于后实证范式,注重抽象而非经验,强调证伪而非证实,没有理论假设,只有实际观察。众创文献扎根过程分为文本抽样和编码分析,即基于众创经济高频词筛别,从国内外1 701篇众创经济文献抽取126篇代表文献,并获取众创经济视域下核心语句和高频词语,运用扎根理论对众创文献样本进行三级编码,进而构建众创经济的整合性理论框架,探究众创经济的系统性发展图景。其中,众创文献抽样直到没有众创概念相关的文本出现,且众创经济的机理属性和概念维度已经完备,各众创经济要素典型关系证实可信,直至众创概念达到饱和。
扎根理论主要以众创经济文献为基点,逐一呈现众创经济实体因素,基本步骤依次为文献抽样、初始编码、主轴编码与核心编码。其中,初始编码主要从126篇众创文献中获取846条原始语句,逐句对众创文献片段抽象化,并将众创概念标签聚拢形成34个初始概念;主轴编码主要基于概念层次归类挖掘,搭建各初始概念间潜在范畴联系,形成11个主轴编码,构建众创经济系统主范畴框架;核心编码即发掘众创经济的脉络联系和范畴关联,形成3个核心编码,以此梳理众创经济故事线,建构众创经济实质理论,最终形成 34个初始编码、11个主轴编码和 3个核心编码,众创经济扎根编码如表5所示。概言之,核心范畴是众创经济系统建构,故事线是国家治理体系下大众创新创业持续升级,通过实现众创主体、众创要素和众创技术动态平衡,达到众创经济帕累托最优。
(二)众创经济理论框架建构
基于众创文献计量和扎根理论分析,构建起众创经济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众创主体、众创要素和众创技术等影响因素,其中众创主体直接影响众创要素,众创技术起到调节效应,而整个众创经济系统置于众创治理体系内,众创治理具有中介效应,理论模型与典型关系如图6所示。具体来说,众创经济系统三层维度如下:
其一,众创主体包括众创范围、众创价值和众创目标等三个维度。众创主体范围具有大眾性、无法人和去中心等特征,众创经济是社会草根的创新创业,而非小众精英的主导平台;是去中心化的多中心舞台,而非单一中心的强制控制;是无法人的组织结构,而非有法人的传统疆界。众创主体价值在于维护众创行为的公平正义、众创经济的共同的善和众创系统的正和博弈,而众创价值核心要义在于联系的共建共享和互惠的利益分配。同时,众创经济的主体空间是在解放大众草根和扬弃人的联系中获得重组再造的,并在众创技术实在解构中实现人的发展。此外,典型关系中,众创主体直接影响众创要素,体现众创主体对众创经济的能动作用,并从众创治理中实现众创主体的发展盈余。
其二,众创要素契合并置于五位一体的众创治理体系内。众创治理具有中介效应,既是对众创主体的服务管理,也是对众创要素的规制规范,还是对众创技术的引导监管。众创治理框架下,众创经济具有众创要素的一般功能,凸显四维结构的众创技术,并统领众创要素的无意识活动和无法人进程。众创政治是以众创经济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实体统治,包括完善的众创政策、有限的众创政府和先进的众创政党。众创社会是超越自然的众创关系集合体,包括利他的众创社会理性、优质的众创社会资源和成熟的众创社会信用。众创文化是基于大众创新创业的精神形态总和,包括开源的共享文化、风投的硅谷文化和定制的DIY文化。众创生态是运用众创技术治理生态的行为规范总和,包括规范的众创环境融资、务实的众创环境创意和协同的众创环境赋权。
其三,众创技术包括众包众智与众扶众筹等四个维度。众创技术是专属于众创经济的技术特征,并在众创主体与众创要素的典型关系间发挥调节效应。其中,众包是将众创任务交由组织外草根群众完成的委托交易模式,既包括生活类的知识服务众包和生活内容众包等,也包括生产类的研发运维众包和制造创意众包等。众筹是初创项目资本由众人力量筹集的众创筹资方式,包括股权、债权与实物等众筹模式。众智是专注数据技术整合的众创平台,一站式服务众创经济,云计算普惠众创服务,包括众创空间,企业内创和网络平台等。众扶是基于协同创新创业的融合众创模式,汇聚多要素参与产学研,集成多主体跨界创造,包括企业分享扶持、大众草根互助和社会行业众扶等。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讨论
(一)研究结论
运用文献计量对1999—2018年间1 701篇国内外众创文献挖掘分析,探寻众创经济特点主题,探析众创发展知识基础,探求众创研究演进脉络,并获取众创经济视域下核心语句和高频词语,运用扎根理论对抽取126篇的众创文献样本进行三级编码,进而构建众创经济的整合性理论框架,探究众创经济的系统性发展图景。
研究表明:①高被引众创文献反映的热点主题包括六类:一是探讨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及其精神的解释、测度和同构;二是探究众创政府、众创政策等众创政治因素对众创效率的影响;三是探析社会资本、风险投资等众筹融资的运行模式、绩效影响和规制机制;四是探索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众智平台的理论框架、结构特征和管理模式;五是探求技术创新、创业效率等范式领域的模型、方向及未来;六是探寻众创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等众创生态系统发展的趋势前瞻和导向评价。②1999—2018年间众创理论假说大量问世,支撑众创研究深入推进,众创研究知识基础从传统企业众创向现代社会众创发展,主要理论有魔岛理论、需求引致理论、三螺旋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等。③众创经济研究存在两种演进趋势:一是范式领域探索社会企业家类型、动机和同构,分析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评论、积极理论和伦理自反;二是研究主线从社会创新创业的过去贡献、现实批判和未来机会,到众创经济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和治理策略。④众创经济研究主题包括 34个初始编码、11个主轴编码和 3个核心编码,建构起众创经济治理系统理论,体现为众创主体、众创技术和众创要素三个维度。
(二)研究展望
众创经济研究能够揭示出人类创新创业的一般规律和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但相关研究不能局限于初创企业,还应关注到企业家和大众创客,不仅要突出众创内容,而且要突出众创治理,未来众创经济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第一,探索众创主体思辨性研究。众创经济既是大众的制度经济,也是草根的技术经济,与众创经济不谋而合,建构众创治理体系需要有众创主体的思辨考量、归因分析和价值判断。因此,要探索非企业化、非精英化和非小众化的众创主体范围架构,探究大众草根在众创经济发展中的初创优势和主力群体,关注众创经济去中心化的理论走势、内涵外延和冲击影响,分析众创经济无法人化的利益博弈、商业模式和规制手段,探究如何应对众创经济未来不确定性的技术把控。应探析众创经济主体的价值方位,研究如何丰富众创经济公平正义,如何解释众创经济共同的善,如何推动众创经济正和博弈,促进众创治理理性回归。应明确众创经济的主体目标,探求如何理解众创经济人的扬弃,如何推动众创社群人的解放,如何实现众创治理人的发展。
第二,探析众创要素系统性研究。众创经济发展要搭好众创治理结构,众创治理系统出问题,众创经济很难独善其身。因此,要谋划好众创政治方略,协助阅研如何优化众创治理政策,打造高效众创政府,形成良的好众创政治生态。应关注如何打造众创社会氛围,秉持怎样的众创社会理性,调动哪些众创社会资源,如何完善众创社会信用,如何把众创社会发展纳入区域、国家和全球众创治理层面考量,如何把众创治理焦点汇聚到个体、群体和国家发展机遇空间,做大众创经济朋友圈。应关注众创文化建设,探索众创文化维度分类,提出我国DIY文化培育措施,研究本土共享文化传承教育。应研究众创生态落地政策,关注如何实施生态项目融资、怎样形成生态创意运维、何如推动生态赋权协同,探索众创手段植入众创治理方略途径。
第三,探析众创技术本土化研究。众创经济条件下,传统治理技术难以维系,将“四众”模式植入众创治理体系,生成多维众创格局,既是众创经济匠心制造,也是众创治理众望所归。因此,应关注如何实现众创技术标准化建设,形成众创产业闭环链条,打造出本土众创经济品牌;针对众智平台“虛胖”和众创空间“同质”,如何打造双创升级 “国家队”实现一揽子方案补短板,怎样走出主题式、特色化、精品型众智发展轨迹;哪些场景可以挖掘众包潜力和生成众包编队,如何改善众包技术应用场域,怎样形成众包竞赛、社区生产等多级架构;“所想即所得”众筹模式如何加速落地,众筹平台风险痼疾如何预控规制;众扶模式如何聚焦关键技术,形成高端引领的协同众创道路。
囿于作者精力、时间跨度等因素影响,本文存在以下不足:①文章将众创经济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考量,文献选取创新创业文献较多,但缺乏众创治理文献系统梳理,缺乏众创政治、众创生态和众创社会等治理门类文献分析,未来亟待拓展众创治理相关文献研究;②众创文献选取时间为过去20年,且受国内众创研究2014年起步所限,众创理论模型建构偏重国外众创文献,缺乏国内众创文献系统支撑,未来亟待加大国内众创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数据挖掘,同时需要拓展众创文献选取时间,加大国内外众创文献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博文,张再生众创、众创经济与众创治理 [J]社会科学,2019(2):58-70
[2]韩炜,杨婉毓创业网络治理机制、网络结构与新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 [J]管理评论,2015(12):65-79
[3]黄兆信,李炎炎社会创业教育的理念与行动 [J]教育研究,2018(7):103-109
[4]MORRIS M,WEBB J & FRANKLIN R Understand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n the non profit context[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1,35(5):947- 971
[5]GARTNER W B Who is an entrepreneur is the wrong quest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2018,12(4):1-22
[6]HARMON D J,GREEN S E,GOODNIGHT G T A model of rhetorical legitimation: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underlying institutional maintenance and chan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40(1):76-95
[7]劉志阳,庄欣荷社会创业定量研究: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2):123-135
[8]解学芳,刘芹良创新20时代众创空间的生态模式——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J]科学学研究,2018(4):577-585
[9]李燕公共管理中的众包机制: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J]探索,2018(5):147-161
[10]MOORE J 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6,71(3) : 75-83
[11]GASCO MLiving labsa: implementing open innov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6,34(1) : 90-98
[12]胡海鹏,袁永,康捷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J]科学管理研究,2019(1):113-116
[13]朱仁宏,周琦,伍兆祥创业团队契约治理真能促进新创企业绩效吗——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南开管理评论,2018(5):30-40
[14]周博文,张再生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众创政策量化分析 [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62-71
[15]MAIR J,MARTI I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 source of explanation, prediction, and delight[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6,10(2):57-72
[16]钱平凡,李志能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对策 [J]管理世界,2000(6):35-52
[17]SHORT J C,MOSS T W,LUMPKIN G TResearch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ast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9,69(10):101-123
[18]DACIN P A,DACIN M T,MATEAR MSocial entrepreneurship: why we don′t need a new theory and how we move forward from here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0,24(3):37-56
[19]NICHOLLS AThe legitimac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flexive isomorphism in a preparadigmatic field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0,37(10):611-633
[20]陈夙,项丽瑶,俞荣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特征、结构、机制与策略——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1):35-43
[21]刘志迎,陈青祥,徐毅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2):52-61
[22]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J]教育研究,2015(7):34-39
[23]DACIN M T,PETER A TRACEY, PAUL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critique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16,73(10):1287-1298
[24]王宏起,李婧媛,李玥基于政策文本的“双创”政策量化研究 [J]情报杂志,2018(1):59-6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政治责任的分析框架、评估方法和实现机制研究》(18CGL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自由贸易区人力资本聚集及优化配置中交易成本作用机制研究》(17BGL104)。
作者简介: 周博文(1983—),男,江苏南京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治理创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张再生(1968—),男,山东嘉祥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治理创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Mass Creative Economy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Bibliometrics and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Zhou Bowen,Zhang Zaisheng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mass creation, this paper uses bibliometrics to analyze 1 701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on mass creation from 1999 to 2018 so a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reation economy, the knowledg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creation, and the evolutionary context of mass creation research The core sentences and highfrequency words are sought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creation economy This paper encodes the 126 samples of mass creation literature at three levels Then, it constructs the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asscreated economy and explores th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ass creative economy using grounded theory The research finds out the following Firs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hypotheses about the theory of mass creation Second, there are six hot topics in the literature of mass creation Third, there are two evolutionary trends in the research of mass creation economy Fourth, the theory of mass creation economy governance system has three dimensions Finally,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hematic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 mass creatio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mass creation factors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mass cre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mass creation economy; bibliometrics; mass creation governance; grounded theory
(責任编辑:张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