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里,每一个季节开头的一个节气都带有一个“立”字——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里的“立”有开始的意思,如立夏,就说明从这一天起,夏天开始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解释“夏”为“假”,如何理解这个“假”字呢?庄子说,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在假借之中,原本虚幻,这就是《诗经》所说的“假哉天命”。夏,因此是宽纵万物放任其生长,假才能使其狂妄而不顾一切地生长,而令其长大的目的,是为秋天的整肃,整肃才有收成。《礼记》上说:“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意思是说,万物在这一季节里,都要长大,走向成熟。《逸周书·时讯解》中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这句诗最能代表立夏时节的景色。
夏天是一年里最有活力的季节,“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放眼望去,草树青翠欲滴,枝头硕果累累,田野庄稼抽穗,鸟声凋鸣,虫鸣潮起,一派生机勃勃。正如宋代诗人翁卷在《乡村四月》诗中所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立夏属于四月的节气,称“立夏四月节”,但立夏不一定都落在农历四月。据笔者统计,1968~2017 年的50 年中,立夏落在农历四月的有25 年,恰好占一半。唐人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写道:“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仲吕”是古代音律名,古人认为天体运行、季节变化与音律有关系,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的说法,所以“仲吕”成了四月的代称。而“朱明”则是夏季的别称,所以“仲吕启朱明”即“四月开启了夏季”。“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出自《逸周书》:“立夏之日,蝼蛄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王瓜是一种瓜蒌类的药用植物)
夏天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为这个节气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五律诗《立夏日忆京师诸弟》中写道:“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春天刚过去,人们还在怀念往昔的时光,但初夏的景色已展现在眼前了。那浓阴、那山云,都可赏心悦目。诗人希望远在京城做官的兄弟们也能与大自然同乐。刘禹锡《初夏曲》第二首写得好,诗说:“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春天的繁花已谢,花朵变成果实坠于枝头,有几只蝴蝶还在花丛中流连,似在寻觅春天,殊不知已是夏天的开始。唐太宗李世民也有首《初夏》诗:“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诗句细致地描绘了初夏景物的变化:花叶在晚照中已有了层次,鸟声格外响亮,天空出现了闪亮的丝网,鱼儿在船边欢游,燕子在檐前翩飞,一切都体现出初夏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宋代诗人中描写立夏的诗也有很多,较有特色的如司马光《首夏二章呈诸邻》:“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莎径热未剧,晨昏来往宜。”全诗以工笔细致地描绘出初夏的各个特点,用薄如蝉翼的纱做夏衣,将去年的旧扇拿出来再用,夏天开始了,邻里之间正可往来消夏。“麦黄秧碧百家衣,已热犹寒四月时。雨后觅春无一寸,野蔷薇发酽燕脂。”这是杨万里的《初夏》。初夏大地,“麦黄秧碧”斑驳多色,如穿“百家衣”,虽不是春天,然蔷薇花却开得正艳。写尽了人间芳菲四月天的诗情画意。由此想到海德格尔的一句话:“人应该诗意地栖居。”陆游也有《立夏》一诗:“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古代用朱红色代表夏季,故说“赤帜”“朱明”,而“东君”则是司春之神,他要让位给司夏之神南方祝融了。诗最后说,因天太热,已经开始换单衣了。古代官方十分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当天,天子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在仪式上,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用朱红色的,以表达对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对夏粮丰收的企求。
过了立夏这个季节,也就算正式进入夏天了,从这以后气温会明显升高,炎暑即将来临,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农谚称“豌豆到立夏,一夜多一杈”。中国北方,立夏期间正是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的时候,夏收作物的年景基本已有定局,所以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